小伙伴 精选14篇 教案设计
《小伙伴》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学过的“餐、丢”等生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部动画片,可惜没有声音,今天,我就要从你们中间挑选出朗读高手来给我的动画片配音,你们愿意吗?
2、那么,配音的内容是什么?这一切的答案都在我们的课文之中。
二、复习巩固
1、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读出来(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全班齐读。
2、把语文书翻到123页,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开火车读)
三、学习新课
1、师:在课文中,大家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啊?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旁白。他起到了讲述故事的作用。谁愿意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一段
(1)用上“午餐很丰盛``````有``````有``````还有``````”说句子。
(2)是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的饱餐一顿吗?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3)指导朗读
3、到底玛莎遇到了什么麻烦了呢?你是从哪一段中知道的?(请两生读)
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段话的后面还有六个小点儿,它叫——(省略号)。这说明玛莎当时还有话要说呢,那么玛莎还想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
4、别小看这些标点,它也能帮我们读出感情来。下面你们就抓住标点符号练习朗读2、4两段维加说的话。(大家自由练习)
(1)生读第二自然段。
你抓住了这段的哪个标点来读的?(我抓住了问号。)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练的?
(2)第四自然段
糟糕?什么事让维加大喊糟糕?那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出示: ,这可真糟糕啊!)
想想当时的心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哪!)
刚才我们抓住标点符号练习朗读,现在我们发现抓住重要的词语也是读出感情的一种好方法。你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练习朗读。(男女生合作朗读2---4段)
5、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安娜和玛莎对话的段落吗?
(1)现在请你把这三个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告诉他,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同桌交流)
(2)你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吗?
玛莎:抓住什么 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安哪:粗心,安娜是用什么语气,除了责备,安娜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什么建议从课文中找一找。(小组赛读)
6、安东的语言是最少的,仅仅四个字。看来这个安东最不关心马莎(生争议)
(1)读一读
(2)安东做了什么动作。(再读)这些动作又说明什么呢?
(3)一个小细节你发现了吗?当他把“大一点儿”面包递出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4)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7、现在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我要选出朗读高手来给我的动画片配音了。
四、课外拓展
课文中的安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说说伙伴之间要做些什么,你在生活中得到过伙伴的帮助吗?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需要帮助,尤其是小伙伴之间,都应你帮我,我帮你,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2
执教:乔溪小学 李深德
记录整理:东林小学 周滢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来读一读黑板上的字,会读吗?
(生齐读:小伙伴)
师:同学们在集体中生活,你能说说你的小伙伴是谁吗?你经常跟他做什么?
生:我的小伙伴是陈凯,我经常和他玩。
师:玩什么?
生:玩捉迷藏。
生:我的小伙伴是沈晨杰,我经常和他玩跑步。
生:我的小伙伴是宋洁,我经常和她玩捉迷藏。
师:我们来写一写“伙伴”这两个字,大家跟老师一起写。
(师在田字格板书,生跟着书空)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是谁,经常跟他做什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 “小伙伴”一词,学生理解起来就很简单轻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四个新的小伙伴。(课件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
生:喜欢。
师:这四个小伙伴就在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中,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第一次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我觉得要仔细。
生:我觉得声音要响一点。
生:我觉得要把字读准。
师:对了,第一次读的时候要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确,还要读通顺。
(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词语)
师: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带大家读?
(指名几个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你觉得读的时候哪几个字要注意?
生:我觉得“午餐”的“餐”不要读成“chan”。
生:“矿泉水”的“水”是翘舌音。
师:小朋友看着拼音会读了,那么去掉拼音会读吗?
(指名学生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师:小朋友们会读生字吗?咱们来开小火车读。
(生开火车读,师随机正音)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
[评析:在这里,我觉得先学词语,再学生字没有必要,可以先指名学生领读,再开小火车读,用多种形式的读来学习词语,而生字可以在词语中用红色标出,穿插到词语中去学。]
三、再读课文,认识人物
师:这四位小伙伴是谁呢?你觉得应该怎样来介绍这四个小伙伴?我们再读一读课文,
把这四个小伙伴的名字圈出来。
(生自由读、圈)
师:你圈出了哪个名字?
(师板书:维加 安娜 安东 玛莎)
师: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好,安东。
生:你好,安娜。
师:你能介绍他们吗?想想怎样介绍他们。
(出示:春游 午餐 背包 丢了 小伙伴 帮助)
师: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这四个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吗?
生:维加、安娜、安东、玛莎他们四个小伙伴去春游,玛莎把午餐放在背包里丢了,她哭了起来,小伙伴们帮助她。
师:你最喜欢谁?最想认识谁?
生:我最喜欢安娜。
生:我最喜欢安东。
生:我最喜欢维加。
师:每个小朋友喜欢的都不一样,我们先来认识安东,好吗?
[评析:让学生说“你喜欢谁,最想认识谁?”这和前面圈划四个小伙伴的名字有些重复,而且,当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时,教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而是直接让学生跟着教师去认识“安东”,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师:你能找到写安东怎么做的句子吗?
(出示:这时,安东走到玛莎跟前,把手中的面包掰成两半,把大的一半放到玛莎手里,说:“赶快吃吧!”)
师:谁来读一读安东的话?
师:这句话里有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老师把它圈出来。你能把它表演出来吗?
生:能!
师:请小朋友在下面练习一下,一个小朋友说,一个小朋友做。
(指名说、表演)
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指名读)
师:你觉得安东这个小朋友怎样?
生:我觉得他很爱帮助人。
生:我觉得他很好。
生:我觉得他很善良。
[评析:教师把这句话里的四个动词划出来,让学生来表演,本意是让学生理解这四个动词,并通过这四个动词的理解来认识安东的美好品质,但教师可能没注意这四个词语除了“掰、放”可以表演理解,“走、说”不适合表演,这里值得商榷。而同时,教师却忽略了句子中“把大的一半放到玛莎手里”的理解,这是引导学生感受安东美好品质的很好的文本材料。
四、念儿歌结束
听课体会: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当看到执教的老师是一位男老师时,我感到既新鲜又惊讶,因为很少有男老师上一年级的语文课。我很想听听男老师怎样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课,会不会很别扭?听下来,这位男老师上一年级的课还是挺自然的。听得出李老师在语言上下了工夫,比较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比如:“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真会发现!”
这样的语言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是谁,经常跟他做什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
“小伙伴”一词,让学生表演动词,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有时很简单,有时又超出你的想象,经常会在课堂上出乎你的意料之外,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但在这堂课上,可能还有所不够,比如,当李老师问学生:“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要仔细。”有的说:“要响亮。”就是没有学生说教师想要的答案:“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这时,李老师有些着急了,但并没有好的措施,一直到有学生说:“把字读准。”李老师才松了口气。但这时的课堂气氛就受到了影响,显得有点沉闷了。象这样的例子,在整堂课上比较多。
另外,在处理教材时,我觉得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不够,比如教师让学生说“你喜欢谁,最想认识谁?”当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时,教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而是直接让学生跟着教师去认识“安东”,“强迫”学生跟着老师去认识“安东”了,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还有,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安东时,自己直接把四个动词划了出来,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去挖掘体会,这些都和新课标有所相背。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粗陋的看法,如果有不太恰当的地方,请各位教师同行指正!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小伙伴,请你说一说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小伙伴》(板书课题)看看文中的小伙伴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进行谈话,学生对“伙伴”之意有了初步了解,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在学生读谁字音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的朗读,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合作识字,交流汇报:
1、圈出文中要求会认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学。
2、小组内学习。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交流识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通读课文。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读读课文?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小老师”形式活泼,学生有浓厚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使识字效果大大提高。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五、指导写字:
1、出示“问、间、伙、伴”四个字。引导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说说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有了针对性,写字会加以注意,提高了写字实效。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并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找出小伙伴不同表现读一读。(教师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内练习四个小伙伴的对话。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通过分角色朗读加以体现,激发学生的读书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演读课文: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3、 汇报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极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深地体验情感。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2、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共、汽"两个字,引导认读,组词。
2、 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3、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切入,创设了情境,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识字环节,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实践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
2、以读为本,将朗读贯穿始终。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朗读,形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3、注重学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联。切入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始的。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与小伙伴发生的事,促进学生感受与小伙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进而明确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小伙伴,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4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一
《小伙伴》一文讲了三个小伙伴关心玛莎的事。让学生明白:要乐于助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小伙伴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丢失背包后的玛莎的关心。谁的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我提出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你们最喜欢谁?”
“安东!”
“我喜欢安东!”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边高高地举起小手,一边兴奋地大声说自己喜欢安东。是啊,学生对安东将自己一大半的面包分给玛莎这一行为,都从内心给予了认可,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都被这一行为所感动。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这一问,不少同学的手收了回去,有的望望周围同学,有的又将目光转到课本上,有的笑着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可又没有勇气站起来,只有几位同学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这一场景与我备课时预想的差不多。因为此时学生通过阅读,只是很直观地感悟到安东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好的,但如果让他们站起来用语言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他们需要有一段时间来组织语言。于是我微笑着说:“这样吧,先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待会儿再说给大家听!”这下子可热闹了,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说开来。不一会儿,不少同学的手又陆续举了起来。
“请你先来说说看!”我请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今天举起手的学生。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安东,因为他助人为乐,”她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觉得他做得最好。”
“我也喜欢安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他知道玛莎这时候肚子一定很饿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所以他就把自己的面包掰了一大半给玛莎吃!”
瞧!孩子们多会分析呀!看着还有不少高举的小手,我想,此时我再说些什么不就是多余了吗?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针对我班同学课下爱打架现象,在此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是最好不过的了。“同学们你们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学生纷纷说出帮助别人的事。有的说我借别人铅笔了。有的说我帮别人扫的了等等。“你喜欢和什么样同学交伙伴?”学生挺有思想的。有的说喜欢和遵守纪律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学习好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助人为乐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诚实的同学交伙伴等等。“咱们班谁是你的伙伴呢?”学生说完后,我说:“请你和你的伙伴拉拉手。”学生都和自己的伙伴拉了手。只有我班王晨同学没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我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和王晨交朋友呢?”学生说:“因为他平时爱打我们。”我说:“大家给你提出意见,你一定要虚心接受。能做到吗?”他大声的说:“能!”这时同学们都和他交伙伴。他也高兴的笑了。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二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揭示了儿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读。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一、换位思考,帮助学生理解
我请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玛莎,你的包丢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这时候自己就是玛莎了,他们会说出各种的心情:我很难过。我很伤心。我很着急。我又着急又难过。如果你是玛莎你愿意接受谁的帮助,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孩子的共鸣。换位思考的结果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课文。
二、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运用词语。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是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的阶段目标。
《小伙伴》这一课中,“糟糕”这个词语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读了带有“糟糕”的这句话后,我奇怪地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这可真糟糕啊!)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学生在补白说话中明白了“糟糕”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顺水推舟,又随即问道:“那在你们的身上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孩子们纷纷联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听到学生准确而生动的表述,我就引导“想想自己当时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糟糕”词语的教学到此,从课堂呈现出来的效果看,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运用“糟糕”说一句话,而且还体会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
三、注重学法的指导,促进学生自读自悟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代讲,读思结合”。从指导维加和玛莎的对话入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抓住标点符号读出感情。利用标点符号进行有机拓展,而后又反回来促进朗读的提高。(2)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感情。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词句为重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将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再分角色读,进一步读懂课文。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则用行动去关心。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玛莎以及小伙伴的询问、责怪、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来。通过比较、朗读,发现安东具有助人为乐、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质。读后又针对学法让学生自行选择这两种方法练习朗读安娜和玛莎的对话,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四、以读代讲,读思结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悟出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朗读永远是课堂不变的主旋律。教学活动中,我将读贯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配音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出感情”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师生共同读等。使学生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去体会感情,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地语言熏陶。这篇课文里有好几个人物,让学生分角色来读,学生们非常的喜欢这种读书的方法,所以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三
接到要在区课改实验教研活动(阅读专题)中上一节研讨课的任务时,我既高兴又担心,因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绝佳机会,然而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上,我对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困惑。有幸在备课之前看到了崔峦老师的这段话:“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读的过程。”这段话恰好给我指明了低段阅读教学的方向。
于是我选择了《小伙伴》这一课,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的教学要求,开展了教学活动。研讨课结束后,与会同行、教研员对我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如果说本节研讨课尚还成功,反思课堂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突现教学的整体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给动画片找配音演员”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主要分成这样几个步骤来把它贯彻始终:
1、提出评选要求:声音响亮,说话流利、有感情。
2、挑选最佳旁白。
3、挑选最佳玛莎和维加。
4、最佳配音演员给动画片配音。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
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课的学习目的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⑵ 使整堂课的所有教学环节有机统一,而不显得支离破碎。
认生字是为了把课文读准,分段读课文是为了把课文读通,体会人物的心情是为了把课文读出感情。从课堂情况来看,我的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恰当的,是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的。
二、通过同桌互助,帮助学生读准生字词
识字教学仍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而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又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因此,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或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自己圈出来的词语和生字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助正音。最后用老师考考小朋友的方法,来集体交流,巩固字音。这个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自主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教给朗读的方法,促进学生自读自悟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自悟自读”。为了避免老师讲得多,提问多,引导得多,我运用学习小伙伴的口吻,用浅显的语言把练习朗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当我知道了,玛莎和维加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同桌交流,使学生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去体会感情,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地语言熏陶。
在上课过程中,正是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我体会到了令我激动的气息:学生自由阅读,灵活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如读到“你怎么不吃呀?” 这句话时,有的学生抓住问号,迁移以往学过的知识,体会它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进行朗读练习;有的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维加当时的想法,读出他非常奇怪的语气。尽管大家练习朗读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远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经过点拨,孩子们都感悟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绘声绘色地读出了人物说话的语气。
四、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运用词语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是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的阶段目标。
《小伙伴》这一课中,“糟糕”这个词语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读了带有“糟糕”的这句话后,我奇怪地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这可真糟糕啊!)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玛莎把背包丢了,她得饿肚子了,这可真糟糕啊!”“离回到家还有好长的时间,玛莎的肚子要饿好久哪,这可真糟糕啊!”“玛莎回到家,可能要被妈妈批评了,这可真糟糕啊!”学生在补白说话中明白了“糟糕”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顺水推舟,又随即问道:“那在你们的身上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孩子们纷纷联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的说:“我去上学,可是忘了带书包,这可真糟糕啊!”有的说:“我忘了把开水带到学校里来了,今天上完体育课没水喝,这可真糟糕啊!”有的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这可真糟糕啊!”……听到学生准确而生动的表述,我就势引导“想想自己当时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这时,孩子们都皱着小眉头,把句子读得抑扬顿挫。“糟糕”词语的教学到此,从课堂呈现出来的效果看,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运用“糟糕”说一句话,而且还体会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五、遗憾之处
这堂课从开始的教学设计到最后的研讨课结束,都让我收益非浅:它让我更加潜心地研究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让我有机会得到更多老师和专家的指点和帮助;让我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得以完善。然而,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也存在许许多多不尽人意之处,也是我今后努力和思考的方向:
1、这堂课的识字教学虽然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导致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
2、在这堂课的朗读教学中,老师的评价较多,学生的评价较少。如何指导学生评价,并且让学生的评价评到点上,起到和老师评价同等的作用?这是我今后要思考和摸索的问题。
3、这堂课的写字指导和学生的课堂书写都在匆忙之中完成。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大课堂书写的比重,不让它留于一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中学好字,写好字。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四
今天是我关注孩子如何“读通”教材的第三天。由于一天教学一篇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伙伴》一课。
昨天,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我先就“你在课前是如何读通课文”这个问题组织孩子进行交流。由于周一上课时,孩子们已形成了共识,对于在预习阶段尚不能读准的个别字音可在字的下面做个记号,“带”到班上进行交流。一检查书本,发现有不少孩子的书上尚有做记号的标志。于是,在接触文本之前,我鼓励孩子提出尚读得不准确的生字,并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给予解决。这过程中,经常会随机请助人的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读准这些字音的,将识记的最佳方法与同伴分享。可能是孩子在预习时不太用心,当我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通读全文后,再指名分段接读教材时,发现有一部分孩子还是无法较为流畅地读通全文。对此,我有点不解。后来一想,问题可能就出在预习要求上。预习时,允许孩子不必读通全文,可将尚读得不太准确的字带进课堂,接受同伴的互助,老师的指导,或许这就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
于是,在昨天的课堂上,我又临时对于预习作业做了些小调整,鼓励孩子采取多种方法向难读的不易读准的生字挑战,挑战成功后,及时将所做的标记进行美化。怎么美化呢?比如,孩子们在难读准的生字下面画的记号是一个圆圈加一个问号,问号的半圆躲在圆圈里,其余的伸出圆圈下。当挑战成功后,即能很流利地读出该字字音后,就可以将圆圈外的痕迹擦干净,随后,绕着圆圈缀上一圈小花瓣,变成一朵漂亮的小花了。
看来,孩子们都是爱花人。今天,在交流是否能“读通”教材这个环节时,我发现孩子的书上出现了一朵朵漂亮的小花了,花上的生字也出现了一个比较令人感兴趣的现象,往往是一个孩子提出,“我给这个生字画上了一朵花,。马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就给予呼应,“我画的也是这个生字啊。”像“餐”这样笔画数较多的生字以及“背只”等多音字,往往就是孩子们不易读准识记的生字。呵,孩子们已经逐步掌握读通课文的方法了,这对我是个极大的鼓舞。
当然,我想做的不仅仅是如何让孩子在课前就能自主“读通”课文,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保持这股自主学习的兴趣,既而走进广泛的阅读天地。
当孩子们初步掌握了如何读通一篇课文的方法后,就该把如何读懂一篇课文的问题摆在首位。当然,如何提高读通一篇教材的效率与保持长久地自主阅读的兴趣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还需长期给予关注。
由于这两天的上午,我得带着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在农村支点校开展教研活动,只得将课程调整至下午上。下午的课原本是不好上的,特别是在春夏之交的季节。可能是调整的次数多了,孩子们适应了,这两天感觉孩子的课堂学习状态相当不错。
下午,我和孩子们继续和《小伙伴》“交朋友”。板书完课题,我请全班孩子一起请出教材中的四个小伙伴: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如何来学习这篇课文呢?我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请大家畅所欲言。因为,之前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有几个孩子提出:1、可按顺序一段一段学习;2、看图结合课文学习;3、抓住疑难问题结合文本学习。当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孩子来解决时,孩子们倒没有花多长时间就统一了意见——结合文中插图来学习课文。
师: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生1:我认为结合插图来学习比较合适。
师:为什么呢?
生1:文中的插图说的就是整个故事的内容了。
生2:四个小伙伴都在图中,而且他们的表现都不一样。
师(感兴趣地):怎么个不一样?能否跟大家说说呢?
生2:他们手中拿的东西都不一样,从中我可以判断出谁是谁了?
师:谢谢你为大家指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学习本课的方法。这样吧,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认识认识文中的四个小朋友,然后在图中四个小伙伴的头上写出他们各自的名字。
(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师:谁来说说你认识了哪个小伙伴?
生3:那个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低着头,双手交*握在一起的就是玛莎小朋友。
全班(齐答):是的,她就是玛莎。
师:说话要有根有据。为什么认为她就是玛莎呢?
生3:文中第7段讲到,玛莎小声地回答了安娜的问话后,就难过地低下了头。我就很容易地从图中找到她了。
师:你刚才说到玛莎时,用了“难过”一词。你怎么知道她难过呢?
生3:她不像其他三位小伙伴,而是低着头,心里肯定很难受。
师:你想扮演这时候的玛莎吗?
生3:我愿意。
(生3语气低沉地朗读着第7段。全班走进角色中感情朗读着。)
生4:我也知道她就是玛莎。因为,别的小伙伴此时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两手空空的。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
生4:文中第1段和第3段告诉了我。
(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师:谁能迅速从第1段中找到一个词,这个词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那位空着双手的小女孩就是玛莎。
生5:我找到了,是“只有”这个词吧。
(师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还从“只有”一词读懂了什么?
生6:全班就是玛莎遇到问题了。
生7:只有玛莎跟小伙伴不一样,她丢掉了装着食物和饮料的背包该有多伤心啊!
(相机指导朗读文本1、3、5自然段,不仅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而且深深地走进了玛莎的内心世界里。)
(接着,继续结合文本采用给插图人物找姓名的方法学习课文,因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兴趣盎然。)
这种给插图人物找姓名的变序教学法相信还少有老师尝试过。我很庆幸,因为我的大胆放手,才有了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人,才使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有了互动的过程,有了诸多美妙的生成,也才使课堂呈现出灵动的美感。我想,这节课不仅仅是孩子有收获,我也收获满满。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5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们语文组的七位老师商量选择了这一课。起初,我们认为这篇课文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也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整篇课文应该很好把握。可是,等到真正备起课来才发觉并非想象中的简单。这是一篇叙事的课文,而且是发生在几个孩子之间的事。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但是蕴含的东西却很多。这样的课文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内容既不有趣,道理又不明显,很难让他们感兴趣,要想上得精彩不容易。
编写教案之前的两天我不停地读课文,一点一点地分析、感受。每个人物,每句话,每个标点,都一点一点地品味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想越觉得问题多,越品越觉得内容丰富。我设计了好几个方案,可是每每写起教案来却无法进行到底,总是写到中途就把握不准了。直到上汇报课的前两天才理清思路,确定了教案。课上完之后,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反思这一课的备课过程,我觉得我在备课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吃透教材,准确定位。
这篇课文看起来简单,可是越仔细琢磨却越觉得不好把握。首先,很容易把课文的重点放到教育孩子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上,上成思想品德课。其次,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的定位把握不准。我们组的七位语文老师一起分析,维加和安娜虽然只是口头上的询问、担心,但是也是对玛莎的关心。如果简单地褒贬,对于他们来说不公平。同时,在生活中,这样的关心也是存在的,必要的。并且从题目上看,“小伙伴”是指的这四个人物,指的是一个群体,不能突出一部分,淡化一部分。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觉得在教学课文时首先要确定这是一堂语文课,而不是思想品德课,要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味就要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还是要关注语言文字,通过读、思、品、议去感悟语言文字,去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在教学中应该传达给孩子“这几个小伙伴从不同的方面关心帮助自己的伙伴”这样一个信息。然后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其中的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于是我以“三个小伙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个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孩子在读中感受三个小伙伴对玛莎的关心。并且通过比较知道维加和安娜是通过“问、说”的形式表示对玛莎的关心,而安东是通过行动来表示对玛莎的关心。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关心,都值得肯定。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孩子通过各种形式体会到安东的帮助对于玛莎来说是最需要的。这样让孩子自然地懂得了课文中的道理。这样也给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准确的定位。
二、以读为本,渗透训练。
要想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就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素养。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没有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把它和朗读结合到了一起。
备课时,我发现在这篇课文中几个标点符号非常值得研究。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句子来说,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出现了“?、!、。” ,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心情,要想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关注这几个标点符号,同时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所以有了如下的设计:
出示:
“你怎么不吃呀?”
“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师:谁来当当维加,读一读。
(一生来读语气比较平淡)
师:注意标点符号,想一想维加会怎样说,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出语气。
(一生来读明显有了语气)(师引读:维加关心地问____维加奇怪地问_____维加急切地问_____)
师:我们要想读出语气就要注意标点符号,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
(再请一生读维加说的第一句话,读得更好了)
师:你读得真好!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维加复杂的心理活动。
通过这样的训练,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又进行了标点符号的训练,同时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
再有,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中,我抓住安东的几个动作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体会安东对玛莎的帮助和关心,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安东的关心和帮助是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渗透了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三、转换角色,帮助理解。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是比较困难的。而在这一课中,如果不能让学生理解维加和安娜的内心思想,只是读他们说的话的话,他们是很难理解他们对玛莎的关心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角色转换的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人物。在学生在初步读出人物语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使他变成维加或安娜,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时维加和安娜是怎样想的,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当成维加或安娜,把自己放到那个情境中去,自然得就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想法。如:
(指名读:“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呢!” )
师:你读得真棒,把这两个感叹号的语气都读出来了。你现在就是维加,那老师要问问你,为什么你觉得很糟糕?
生:因为玛莎把包丢了,离回家还有好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很糟糕。
师:你这是在为玛莎——
生:担心。
师:你担心玛莎什么?
生:担心玛莎的肚子会很饿。
师:看来你是非常关心玛莎的,对吗?
生:对。
通过转换角色,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维加是在为玛莎担心,他是关心玛莎的。
反思教学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整堂课的时间分配不太合理,识字教学耗时太长,导致后面的品读感悟不够深入,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感觉有些不到位,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上处理不够好,效果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
(生:我的小伙伴是蒋雨阳,我的小伙伴是张春------)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投影出示生字,学生自读。
2、同桌同学互读。(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互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交流识字方法。(生:餐这个字和食物有关,下面是个食字底;米字旁加上曹操的曹就是糟------)
(二)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五、指导书写"问、间"两个字。
(一)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要写的高一点,宽一点。)
(二)教师示范书写。
(三)学生书写。
[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六、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这是怎么回事?(生:因为玛莎把背包弄丢了,所以站在一边。)
看图,想想玛莎的心情,再练习朗读。
师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维加关心、询问,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练习朗读。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七、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7
师:读了课文之后,大家认识了哪些小伙伴啊?
生:我认识了安娜、安东、玛莎和维加。
师:(出示:四位小伙伴的名字)让我们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生:玛莎、维加、安娜、安东你们好!
师:那我们需要几名配音演员呢?
生:四名。
师: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旁白。(出示:旁白)他起到了讲述故事的作用。现在就让我们先选出最出色的旁白。请你先试着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读?
生读。(在读的过程中皱起了眉头)
师:你读得真好。可是为什么你读着读着就皱起了你的眉头?(在评价中进行朗读指导)
生:因为我觉得很奇怪,大家在吃东西,而玛莎没有吃。
师:你说得真棒。“大家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多奇怪啊!谁再来读读,读出当时的奇怪。
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来了,你一定是奇怪极了。让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来读一读吧!
齐读。
师:谁想来竞选旁白?(好多学生都举手了)这么多啊,这样吧,认为自己能读好的小朋友,请你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全班都站起来了)
生读。
师:大家读得太棒了!老师都不知道该选谁了,觉得你们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旁白。现在我要挑选维加和玛莎的配音演员了。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对话的段落吗?
建立句子概念
生:第二、三自然段。
师:对话就是一个说完一个说,一个说完一个说。大家再找找。
生: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对了。刚刚,我们已经把这几个段落读通顺了。现在,我们要把他们的对话读出感情来。让我们先来听听学习小伙伴都用了哪些好办法来练习朗读的?
(出示:学习小伙伴。a、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b、当我知道了,玛莎和维加心里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学习方法指导
师:他们的方法多棒啊!你可以用他们的方法来练习朗读。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开始吧!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练习完毕了?现在请你把这三个自然段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告诉他,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
(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练习的成果?
师:你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
生:第三自然段。
师:好,他要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大家认真听。开始吧!
生读。
读前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读后又针对学法进行自我评价,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师:你读得真好。你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练习朗读的吗?
生:我是知道了玛莎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他把背包丢了,他心里非常的难过。
抓标点进行有机拓展,而后又反回来促进朗读的提高。
师:是呀,我从你刚刚的朗读中感受到了玛莎的难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段话的后面还有六个小点儿,它叫——(省略号)。这说明玛莎当时还有话要说呢,那么玛莎还想说些什么呢?
生:她还想说:我的背包里还有巧克力呢!
生:她想说:我把面包和矿泉水丢了,我要饿肚子了。
生:我把我最心爱的洋娃娃也丢了。
生:我把我昨天刚买的娃哈哈都丢了。
生:我回到家要被我妈妈批评了。
师:是呀,玛莎多担心、多难过、多伤心啊!请你再读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
生读。
师:我看到你的两根眉毛都皱到一块儿了,一定是伤心极了。谁再来读?(在评价中进行朗读指导)
生读。
师:这位玛莎伤心得都快哭了。那个小组愿意来读?
小组读。
师: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齐读。
师:还有两个自然段,谁来读?
师:你读哪个自然段?
读前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读后又针对学法进行自我评价,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生: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读的?
生:我抓住了问号。
师:你真会读书。那么,维加当时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会想:真奇怪,玛莎为什么不吃呀?
师:你说得真好。那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一定是奇怪极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还有第四自然段谁来读?
生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
师:我听出来了,你一定是抓住了“糟糕”这个词语来练习朗读的,对不对?
生:对。
师: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有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 ,这可真糟糕啊!)
生:玛莎的背包丢了,这可真糟糕啊!
生:玛莎把背包丢了,她得饿肚子了,这可真糟糕啊!
生:离回家还有好长时间呢,她要饿很长时间的肚子,这可真糟糕啊!
师:的确,这真是糟糕透了。那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
生:我去上学,可是忘了带书包,这可真糟糕啊!
生:我忘了把开水带到学校里来了,今天上完体育课没水喝,这可真糟糕啊!
生: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这可真糟糕啊!
师:想想当时的心情,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真糟糕!离回到家还有好长时间哪!)体现了设计目的得多重性:1、联系生活落实糟糕词语教学;2、联系生活体验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练习)
师:谁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真棒!我们男女同学来比一比吧!
男女同学比赛读。
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你为什么不同意啊?又将目标转向对文本的关注。
师:大家读得真好。呀,我觉得维加真是一个关心小伙伴的好孩子,你同意吗?(多数同学同意,个别同学不同意。)
师:你为什么不同意啊?
生:他只想到自己吃,根本没想到把吃的分一点儿给玛莎吃。
师:你还有补充?
生:他关心玛莎只是嘴上说说,而没有用行动。
师:你们说得真好。你们看维加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一边说。根本就没想到把手上的面包分一点儿给玛莎吃。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的这一自然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棒!请你读。
生读。
师:你的这口面包咬得可真大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8
一、 说教材
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
故事从春游那天的午餐讲起。当小伙伴们发现玛莎不吃午餐时,都从不同的方面表示了关心。有的说没有午餐吃将是很难受的事,有的说背包可能丢在哪里。而安东把一大半面包放在玛莎手里,他关心的是玛莎需要吃午餐了。这些关心,玛莎最需要的是什么呢?这个故事童趣盎然,旨在说明一个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材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三个小伙伴对待玛莎丢了书包后的不同表现。教学中若能图文结合,可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学生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不懂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小故事,通过讨论、反复朗读、联系生活谈感受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着自己喜爱的故事中产生了与帮助他人的愿望。
三、说目标
本课我打算用两课教时教学。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的设置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2、初步感知课文,知道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训练字词、指导书写。
教学的重难点是:主要是情感方面,即引导学生体会出要给自己的小伙伴最需要的帮助。
今天我将重点说一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四、说策略。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以读代讲,悟出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课题“小伙伴”的理解和感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可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谈、读读、演演、议议,通过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课文蕴含的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
(一) 谈谈“小伙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整个课堂进程的兴奋剂,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与否是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身边的人物事物比较感兴趣。上课伊始,我就在黑板上板书:小伙伴,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有小伙伴,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待你的?学生可能会说:“关心我,帮助我。”我就接着问:“玛莎遇到了困难,他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课文。
(二) 以读代讲,读思结合,体味“小伙伴”
1、看图读文。一年级学生对插图情有独钟,教学中先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看后指出哪个是文中的三个小伙伴??这样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引领学生读文。
2、读思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看完插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划出他们说的话和动作,并引导思考,他们中谁的做法对玛莎更有帮助?以此落实本单元训练项目:强化边读边想的习惯。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9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一
《小伙伴》一文讲了三个小伙伴关心玛莎的事。让学生明白:要乐于助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这篇课文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小伙伴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丢失背包后的玛莎的关心。谁的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我提出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你们最喜欢谁?”
“安东!”
“我喜欢安东!”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边高高地举起小手,一边兴奋地大声说自己喜欢安东。是啊,学生对安东将自己一大半的面包分给玛莎这一行为,都从内心给予了认可,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都被这一行为所感动。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这一问,不少同学的手收了回去,有的望望周围同学,有的又将目光转到课本上,有的笑着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可又没有勇气站起来,只有几位同学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这一场景与我备课时预想的差不多。因为此时学生通过阅读,只是很直观地感悟到安东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好的,但如果让他们站起来用语言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他们需要有一段时间来组织语言。于是我微笑着说:“这样吧,先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待会儿再说给大家听!”这下子可热闹了,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说开来。不一会儿,不少同学的手又陆续举了起来。
“请你先来说说看!”我请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今天举起手的学生。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安东,因为他助人为乐,”她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觉得他做得。”
“我也喜欢安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他知道玛莎这时候肚子一定很饿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所以他就把自己的面包掰了一大半给玛莎吃!”
瞧!孩子们多会分析呀!看着还有不少高举的小手,我想,此时我再说些什么不就是多余了吗?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针对我班同学课下爱打架现象,在此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是不过的了。“同学们你们有过帮助别人的事吗?”学生纷纷说出帮助别人的事。有的说我借别人铅笔了。有的说我帮别人扫的了等等。“你喜欢和什么样同学交伙伴?”学生挺有思想的。有的说喜欢和遵守纪律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学习好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助人为乐的同学交伙伴。有的说我喜欢和诚实的同学交伙伴等等。“咱们班谁是你的伙伴呢?”学生说完后,我说:“请你和你的伙伴拉拉手。”学生都和自己的伙伴拉了手。只有我班王晨同学没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我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和王晨交朋友呢?”学生说:“因为他平时爱打我们。”我说:“大家给你提出意见,你一定要虚心接受。能做到吗?”他大声的说:“能!”这时同学们都和他交伙伴。他也高兴的笑了。
《小伙伴》教学反思之二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揭示了儿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读。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0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本课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等等。正因为关注了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去体验,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非常高涨。
朗读永远是课堂不变的主旋律。教学活动中,我将读贯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边读边看图,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合作读,师生共同读等,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涵着的情感及道理。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差异的,而我的要求总是想达到一致,此时又忘掉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28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
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儿童的生活,揭示了儿童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读。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已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例中,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教师用多媒体画面、贴图、充满激qing的话语、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等等。教师关注着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二、以“读”为主线,落实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
朗读是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教学活动中将“读”的练习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本案例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如,边读文边看图,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读,师生共同读,等等,并在读后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三、本案例有机地进行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画面中优美的自然风光,小伙伴美好的心灵,激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唤起了他们对高尚情操及高尚行为的追求。
文中人物玛莎在多媒体画面中多次出现,让她带学生一起去春游,并让她和学生直接对话,把他们带入情境中,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到了“玛莎”就是自己的小伙伴,就是小朋友的当中的一员,让学生从内心认可这一角色,从而产生了较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有机地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了整合,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如,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不应该要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的方式。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1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wèn shí jiān huǒ bàn ɡònɡ tónɡ qì chē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安东走到玛莎跟前,什么也没_____,把夹着黄油的面包_____成两半,把_____一点儿的给了她。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进入角色朗读。
3、培养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和角色朗读,朗读感悟文中的不同心情。
三、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说说你对“小伙伴”是怎么理解的?(让生自由说)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28小伙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①找出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作上记号,多读几遍。②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读准字音。③同桌互相指认生字。
2、请几位同学试着读一读课文,大家评价。(重点评价:读音准确)
3、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读生字卡片。(集体正音)
4、去掉拼音让学生识记,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读词——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早餐 铜矿 糟糕 蛋糕 粗细 丢三落四
大概 共同日记保安 管理
6、写字——指导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问、间”是包围结构的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伙、伴”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新课前玩“猜猜看”的游戏。)
丢失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自由说)
2、让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几个小伙伴说的话分别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呆会儿把你读得最满意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读后,师与学生共同评价,适当指导朗读)(可让学生自己推荐别人读,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
2、结合看插图指导朗读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学生读到最后一段话时就可出示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动脑筋:安东看到玛莎丢了吃的,又听了伙伴们的话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玛莎吃,当时他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3、读书活动:(读最后一段话)读一读这段话,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引导发现安东话说得少,动作多。)让孩子加上动作读一读、演一演。
4、分角色朗读:①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给小伙伴提一提建议。朗读熟练后,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表情表演。②全班分角色读一读。
5、议一议: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得最好?能把你的理由告诉大家吗?其他小朋友就不关心玛莎吗?
6、让学生在维加、安娜、安东、玛莎之间用上“小伙伴”这个词说话。
7、维加和安娜看到安东的表现后,它们又会是怎么想?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小伙伴
玛莎
维加 安娜 安东
三、指导练写
共 汽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写时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可能会设计类似这样作业)
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朋友听。
2、聪明屋给你提供两个故事:《蓝树叶》、《好朋友》。
3、做摘苹果游戏。
4、玩猜猜看游戏。
5、分角色表演。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小组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适当范读)
2、课文有( )个自然段。
3、生自由读文圈出下列生字,同桌交流哪些易错并相互纠正读会记会。
餐 丢 矿 糟 糕 粗 概
共 汽 记 保 管 夹
(读准: “糟 和 糕”的音。)
二、合作探究
1、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完成习题。
餐 丢 矿 糟 糕 粗 概
共 汽 记 保 管 夹
左右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的生字
独体字
2、正确读出下面词语。(以组为单位,全班展示)
午餐 丢失 矿泉水 糟糕 粗心
大概 公共汽车 保管 夹着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展示。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读后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
(1)轻声朗读4~8自然段。
边读边想,玛莎的午餐丢失了,维加、安娜、安东分别说了什么,把相关的语句用“──”画出来。安东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2)玛莎的午餐丢了,三个小伙伴对玛莎的关心是不同的,你认为谁做得呢?为什么?
(3)安东看到玛莎丢了吃的,又听了小伙伴们的话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玛莎吃,当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三、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午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做呢?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四、课堂检测
我会分类。
餐 丢 矿 糟 糕 粗 概
共 汽 记 保 管 夹
左右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的生字
独体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问 间 伙 伴 共 汽”6个生字。
一、自主学习
1、组内检测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同桌分析结构。
问 间 伙 伴 共 汽
半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内观察探究我会写的字(交流笔顺)。
问 共( )画,组词( )。
间 共( )画,组词( )。
伙 共( )画,组词( )。
伴 共( )画,组词( )。
共 共( )画,组词( )。
汽 共( )画,组词( )。
2、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个别字,生认真观察感悟(生生交流易错点)
强调:“汽”右边字的正确书写方法,与“吃”进行区分。
3、生在书上描红,写后进行组内评议。
三、课堂检测
1、我会填。
“问” 共( )画,第一笔是( ),组词( )。
“间” 共( )画,第六笔是( ),组词( )。
“伙” 共( )画,第二笔是( ),组词( )。
“伴” 共( )画,第五笔是( ),组词( )。
“共” 共( )画,第四笔是( ),组词( )。
“汽”共( )画,第三笔是( ),组词( )。
2、比一比,再组词。
问( ) 伙( )
间( ) 伴( )
共( ) 汽( )
公( ) 吃( )
《小伙伴》教案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13个生字。学写“伙”、“伴”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课件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13个生字,会写“伙、伴”两个字。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小伙伴)
2、我们生活在集体里,大家都有很多小伙伴,用上下面这个句式。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课件出示: 我的小伙伴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激发学习兴趣。
3、书写“伙伴”两个生字(“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出示读书要求。做到四不: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不重复,标上节号。
2、反馈:共有八个小节,八个小朋友,一人读一段,其余生评议。
3、同桌合作,读好课文,一人一节。反馈:你的同桌读得怎么样?。
4、再一次读课文,说说是谁丢了背包,哪些人来关心她?
出示课件:春游那天, 的背包丢了,她的小伙伴都很关心她。
三、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你们看,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
1、(课文插图)说说他们分别是谁?为什么?
特别留意课文中他们说的话和动作,用铅笔作上记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课文语句,随机进行感情指导。
2、让我们来扮演这四个小朋友,来分角色读一下。
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留意标点符号。
3、反馈:学生评一评。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结合读书要求。
4、老师做旁白,一组扮演一个角色。
5、直接对话。
6、再出示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其他小朋友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7、请你夸夸安东。你还想对其他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8、师总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光在旁边询问或是责备,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他。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比如小伙伴的铅笔没了,你会怎么办?(借给他)
五、结尾: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老师希望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能像安东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的小伙伴,你们能做到吗?(能)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上一篇:通用15篇 小伙伴 教学反思
下一篇:小伙伴教学设计 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