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 通用15篇 关于对 一课点评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通用15篇)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
八百垧八小 崔淑清
我认为一小的王亚丽老师的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主要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生喜欢读哪句话就读哪句,分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互读以及质疑、解疑等。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王老师让学生充分进行阅读实践,并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课中王老师多次在范读长句子、课文;设计在场所有的人起立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收集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以及让学生谈一谈对北京的印象等环节。
3、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王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同学收集的图片,并让学生把自己到过北京的名胜古迹的地方,说给大家听。
几点建议:
1、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充分自学、合作学习的时间及空间。
2、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学生采取的不同评价方式。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长句子的读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说话训练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
3、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出示课题)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师范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了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3、同桌对读,分角色,等会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好?
4、朗读比赛,同桌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中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快。
(2)出示词语,生自由读。
(3)比一比(开火车、挑战读、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全班齐读。
(4)师抽读。
(5)小组学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四、读诗歌
1、小组分角色读
2、全班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背诵诗歌
1、看了天安门广场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指导感情朗读(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3、背诵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4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 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 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 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f、每天早晨,当*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 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 指名读
⑶ 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 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 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 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 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 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时,学生们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国歌。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品读时,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课题的循环呼应,释放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读读课文,谈谈感受的话,学生的情感就难于释放出来,因而,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课一开始读课题,课中读课题,课结束再读课题,一次又一次使学生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5
一、导入之趣美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里?试着说一说:
我去过,那里有。
2、大家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你还想去哪里?我还想去,那里有。
3、这是大家的愿望。有两个小男孩,他们也有自己的心愿,他们想去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多想去看看》,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心愿。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想”:这是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为什么是心字底呢?
二、互助之和美
1、师范读,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也可小声跟读。
2、自读课文,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学习伙伴,注意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画出生词,学习伙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三、展示之丰美
1、(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多种方式朗读:
(1)指名读,其余学生做评委,如果正确,全体跟读两遍;如果错误,及时纠正后再齐读两遍。
(2)开火车读。
(3)男女生赛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我抢我答。
3、游戏:摘星星。(沿着弯弯的小路,把这些词都读准了,摘下星星,你就到达北京城了。)
四、点拨之妙美
(一)读好句子,读懂句子
1、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还认识它吗?快来读读课文吧!
2、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读好短语:
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2)把短语放进句子,读好句子。
3、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从天山到北京,相隔千山万水,如果坐火车就得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这么远的距离,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遥远。
4、借助视频,理解“壮观”。
(1)播放视频,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2)看到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观看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场面非常——壮观。
(3)给“非常”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4)再读短语:非常壮观壮观的升旗仪式
(二)了解首都北京
1、到北京去,除了非看不可的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北京还有很多美景。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我们先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2)接着我们来到了北海公园,这里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3)再来看看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让我们满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五、指导写字
1、教师导学:书写“北京”是我们的另一个学习任务。
2、教师强调怎样记住“北”“京”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学生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查指导。
(3)师生共同评价书写,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么不同。
(4)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体展示,共同评价。
六、课堂小结
1、根据板书,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2、带着满满的收获,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北京之旅。下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坐上旅游大巴,沿着宽宽的公路,去游新疆。同学们再见!
七、作业超市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搜集天山的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下节课介绍新疆美丽的风光。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6
【教材分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去遥远的北京城,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旨在引领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富强,升旗仪式的壮观,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我班有50名活泼可爱的学生,经过近半年的校园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方法,能就某一问题展开合作交流,并能用比较通顺的语言来汇报组内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标,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4各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再过两个月就寒假了,如果爸爸妈妈想在寒假里带你去外地旅游,你最想去哪里? 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他想去啊看什么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学一学11课《我多想去看看》,齐读。多想什么意思?
(特别想,非常想)
1、他那么想去看看,到底要看什么?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识字
如果你亲自读一遍课文,你会知道得更多
1、看拼音,轻声自由读这首诗,遇生字把它画下来,把它读得正确、流利。
2、看汉字读课文,遇生字把它画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3、检查生字:
同桌之间──开火车──组词领读──怎么记住它的。
4、你们会这么多的识字方法,把生字认得这么好,我相信这首诗读得更好,是吗?
黙读这首诗,用铅笔标出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
5、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你最喜欢哪句话?
6、请你仔细读读你最喜欢的那句话,在小组内说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第1句:
⑴ 住在大山里。从哪个词知道的?
⑵ 沿着走是怎么走?
⑶ 怎么读才能把大山离北京的遥远读出来,老师想提示你一下,你再试一试。
2、第2句:
⑴ 遥远什么意思?从哪到哪很遥远?
⑵ 遥远的北京城什么样啊,你找到关于北京的资料了吗?
(播放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 想说点什么?
⑶ 播放申奥成功的影视资料,谈谈感受。
⑷ 播放升旗仪式的录像,体会“壮观”一词。
3、第3句:给“多”换个词,练习读,师指导朗读。
四、说话训练
遥远的北京城, 有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
五、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共同表这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热爱北京,热爱祖国,表达爱方式有很多,可以画一张画,可以唱一首歌,可以编一首小诗,回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妈表达一下你对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二、初读课文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互相帮助。
2、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
3、“我当小老师”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要求:小老师要提醒大家:请大家跟我读!还要把识字的方法教给大家。
4、经过小老师帮助,大家一定学会了许多,让我们比比,谁学得好?
指名抽读,找找游戏(一生读字,其他小朋友举出相应卡片)
5、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快。(巩固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
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
四、生字书写
1、请你当小侦探,好好研究一下这些生字。
2、小侦探门,快快来提醒老师应该怎样写?
3、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近竖中线起笔。)
4、“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5、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五、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8
一、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激情,利用这种激情,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三、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四、教学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孩子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须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北京的图片,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又请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通过音乐、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形成巨大的内驱力,驱使学生冲破现有时空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如果你在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活动之后,我又借势请学生再次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那个孩子和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们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孩子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说教法、学法: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说教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我认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他会很自然地就问:我写的是谁呀?多想去哪儿看看?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看看呢?我紧抓这个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方法的契机,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就问:多想什么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读读吗?为后面情感的激发打好伏笔。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呢?仔细读读课文,试试自己行不行,好吗?学生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
二、品读课文
读中感悟学生现在的拼音掌握得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于是我首先采用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认为难读准的字或难读通的句子标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再小组合作读,把你刚才还没读准的地方提出来向别人请教,或者你会读了就帮帮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指名读、范读,跟老师比读、小组赛读,学生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感情。
三、感悟交流
探究内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提问:通过刚才朗读练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随机板书:北京城(遥远)、门、升旗仪式(壮观)。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四、创设情境,强化感受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冲破现有时空的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的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带上记者证,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谈谈感受:你觉得北京门广场升旗仪式怎样?你看了之后,心情怎样?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想对五星红旗说些什么?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孩子的心愿,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最后,利用听音乐《国旗,国旗多美丽》,当念到敬礼、敬礼、敬礼时,我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让我们也庄严地向国旗敬礼!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0
【教材简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 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利用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教学目标】
巩固13个生字、8个词语及2个偏旁;会写“足、走”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孩子们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必须创设情境,带孩子们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话说:情之萌生离不开“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须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北京的图片,配以优美的语调讲解北京的各景点,并配以悠扬的乐曲,之后我又请孩子们静静地聆听《我多想去看看》这首诗歌。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我通过音乐、图画、语言描绘等手段,强化了学生的感受,从而激起了他们热烈的情绪。在热烈情绪的带动下,学生便被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
二、以情育情,引发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表情朗读,表达抒情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一旦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便会形成巨大的内驱力,驱使学生冲破现有时空束缚,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带到更加遥远的意境中。在《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中,理解“壮观”一词时,我请学生一起观看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对于大部分没有亲眼见过升旗场面的孩子们来说,此时,他们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们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看完录像,我借情续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我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如果你在升旗仪式的现场,你会怎么做。活动之后,我又借势请学生再次欣赏北京的其他著名的美景,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现在,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谈自己的感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那个孩子和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想去北京看看。孩子们的情感再次与课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诵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此时无声胜有声,爱国主义情感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情感的升华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安排了一个环节 :看谁能把山里孩子的心愿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在孩子们的情感和课文情感多次发生共鸣之后,孩子们已经完全置身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北京的向往。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足、走”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⑴ 这首诗歌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⑵ 在课件中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⑶ 自由练读词语。
⑷ 比一比。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 认读生字
⑴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⑵ 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⑶ 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⑷ 教师抽查卡片。(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⑸ 听音找卡片。
⑹ 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⑺ 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
⑻ 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范写、书空)
四、说话训练
1、出示课件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
⑴ 我国的首都是( )。
⑵ 我国的国旗是 ( )。
五、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六、写字“广、升”
3、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
⑴ 第一笔所在的位置;
⑵ 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会写“足、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⑴ 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⑵ 找找它们的家:出示zou su sheng bei ,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出示转盘,开火车
三、朗读、背诵诗歌
1、观看升旗录象。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4、诗歌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分角色背诵──全班齐背)
四、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
五、写字
1、 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板书】
11、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 一座
遥远的 北京城
升旗仪式 壮观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2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视线,却隔不断“我”对山外世界的向往。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动着作者的情。
【学情分析】
学生对首都北京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要点燃这种,引导学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诵中感受北京。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风光,向学生讲一讲北京的风光,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
【教学理念】
1、从“封闭”走向“开放”。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3、重视情感的正确指向,让学生感悟自己强烈而朴实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对祖国纯真的爱。
【预设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广、升”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像片等。
【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1、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自由叫叫他们的名字。
出示三个笑脸,猜猜每个笑脸后面藏着哪个字。要求讲清是第几排第几个什么字。
2、复习词语:多想、告诉、小路、不能、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
指名读、带读──齐读。
二、学习一、二两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女孩子一起读一读。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
⑴理解“遥远”
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离大山很远很远,从大山那边坐火车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北京,北京城实在太遥远了。
出示词语:(遥远)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⑵山里的孩子即使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车去北京还要很长时间。
出示句子: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读──齐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⑶理解“壮观”
出示词语,读词语。
北京虽然非常遥远,但它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都很向往的地方,特别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参加这个升旗仪式吧!
播放录象:升旗仪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听到嘹亮的国歌声,你还想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和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比有什么不一样?f、每天早晨,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工人、农民、学生都注视着红旗,向我们的国旗致敬,广场上人是那么多,解放军是那么威武,这场面是多么壮观呀!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
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男女生比赛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和这位山里的孩子一样是多么渴望能亲眼看看天安门广场上那壮观的升旗仪式啊!
1、指名多生说,你想去看看吗?
2、我们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出示课题齐读: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们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天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还想去看什么?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确实很多,老师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逐一出示图片,配以教师的讲解:
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香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央电视台
5、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先和同桌相互读读这句话,比一比谁更能把心里的渴望读出来。
⑵指名读
⑶想读的站起来读
⑷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吧。齐读。
四、配乐诵读全文
多么强烈的渴望啊!让我们拿起书,把全文深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
过渡: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了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与向往,又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此时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对你说。
自由说──指名说。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们爱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的游客。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到时北京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让我们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让我们再一次道出我们的心声:
出示课题,读题:
⑴让我们男孩子从心底里大声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⑵女孩子甜甜地对北京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
⑶我们一起怀着对北京的无限热爱,无限向往,一齐说。
六、写字
指导书写“广、升”。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
教学理念:
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课件)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突出“多想”。(课件)
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识记,同时学习“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课件)
二、初读课文:
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五、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
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六、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4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喷发出创新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的动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根据这种教学理念,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文中读字音,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学的“口”和“土”来进行识记;自己学笔顺,利用描红掌握字的整体框架,最后落实写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理念,我是这样来开展教学的:首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研读:”我“是谁?他想去看什么?突破难点,理解”壮观“及”心愿“一词,然后,探究为什么要去看看?练习”我会读“中的句子,最后,”我“会怎么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组长找几个能读的来读一读。
三、背诵课文,进行实践。
1、谁能有感情地来背一背课文?
2、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3、自由实践: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请去过北京的学生当小导游,接受北京美丽的风光,也可用我”我想________“说或写上几句话。
语文教学提倡”做、说、写“相结合,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应立足与生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篇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看升旗仪式的强烈愿望,感情真挚。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本课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国旗,热爱北京首都的情感教育,以求达到“以境唤情,以文悟情,情文相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为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用录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
2、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
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行,学生齐读第二、三行。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评析: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小男孩想去北京的迫切心情。)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评析:在学生熟悉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乐曲声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读课文更能入情入境。)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说说“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是——”)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评析:拓展延伸,补充材料,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通过你读懂了什么,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的补充课外阅读、北京风光介绍等,不但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北京,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延续。达到“课已尽,而意未了”的境界)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