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 教学拾零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精选14篇)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
在网上看到梅花图时,眼前忽然一亮,一幅幅图片怎是一个美字了得,又怎是一个美不胜收所能形容。如何把学生带入这种美的意境,让学生体味梅花山梅花的那种晶莹剔透呢!我做以下一点尝试。
课伊始,我说,春来了,带来了翠绿向上的春笋,让我们感受了春雨的快乐可爱,更从小池塘里看到了一个五彩的世界,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南京的梅花山,看看春姑娘给这山带去了什么?请同学们边随老师参观,边想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词语?
这时候,我逐一出示梅花图,孩子们在下面是一片惊嘘声:哇,这么漂亮哦!
是呀,看到如此美景你想到了哪些词?我随机板书:
五颜六色的梅花 (让具体说说刚才所见到的画面,说说有哪些颜色?)
五彩的世界(看来,学生还蛮聪明,还能用上刚从上课学到的词语,赞赏一番)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我觉得很热闹,他们好像说着悄悄话)这个答案出自们去年那个大家最不受欢迎的小家伙,不过在我的“诱骗”下还是很听话了。我走过去做了一个挨的姿势,大家知道“挨”是什么意思吗?(靠)
是呀,我们两朵小梅花说着悄悄话呢?(我趁机表扬了那个小家伙,看他那得意劲)
来,看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
是呀,看这些梅花都亲热,他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远远看去,像什么呢?(学生交流: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理解彩云,指导练读))
还想到了什么?
晶莹透亮。
(师:你还有什么感觉?)
(生:我看着这花,好像闻到了淡淡的香气)
师:真让人陶醉,你能来读读吗?(学生练读)
这儿的花多吗?你想用什么词来说说(满山的梅花。指导朗读)
这些花都怎么样了?(理解:盛开,指导朗读)
看着看着,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说想把这些句子读得美美的)(有的说要把它拍下来)(还有的想画画让梅花留在画册上)
我急呀,怎么没有小朋友说想去看看哦~
看着兴致勃勃的孩子,我说:你们知道我最想做什么呢?(学生摇头,几个学生猜了也不对)
于是,我又播放了那张有很多的人的图片,你们看到我了吗?我就在里面呢?(理解:涌动的人流,练读)
这第一课时虽然有点零碎,但是学生把主要的内容都讲出来,看看图,让学生的朗读也入情入境)
〔反思〕怎么样吸引学生去读?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感知的机会。借助图片,通过预习时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从课文中搜索词语,培养了概括能力和想像能力。这样的初读课文既激发了兴趣,在读懂了字词的基础上,对课文也大致有了初步的了解,完成了第一课时阅读的教学目标。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3
生:(有感情地齐读):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师:小朋友仔细想想,这里的海洋指的是真的海洋吗?
生:不是,是指来看梅花的人很多。
师:欢乐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知道,梅花山上现在很热闹。
师:小朋友真聪明!想象一下,梅花山上为什么会这样热闹?
(一学生站起来):老师,让我说,看花的人们一边看梅花一边在说话。
师:好,请小朋友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甲:(用手作梅花状,鼻子凑上前)这里的梅花真香啊!
生乙:这里的梅花不但花多,而且颜色也多,就像天上的彩云一样。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说,真了不起。
生(丙):我要把这漂亮的梅花拍下来,带回家好好看看。
生(丁):我来用鼻子闻一下,把它的香味留在心中。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这里的梅花又香又漂亮,我真想一直留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春天一到,来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人们一边看一边在赞美梅花的美和清香,所以梅花山成了――(学生齐说)欢乐的海洋。
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从“欢乐的海洋”入手,让学生利用挂图充分理解春天的梅花山是欢乐的海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看到的、从图上观察到的、想到的,这样做,进一步揭示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这句的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
2.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梅花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感知,以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为主要任务,融识字学词于读书活动之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读书中学习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教师板书:梅春到花山(学生仔细看老师写字,相机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梅花):开火车读。大家读好词语,才能拿到游览梅花山的通行证,努力吧!
早春 寒气 还没有 退尽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散发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欢乐的海洋
(第一、二、三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四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三、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过渡:春姐姐还带来许多漂亮的梅花图片,谁学得好,读得好,就奖励给他,(出示图片)漂亮吗?那就加油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姐姐的脚步,边赏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播放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1、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气候怎么样?读读整句话。现在已进入春天的第二个月,今年春节刚过,还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那时已经立春了,春天刚到,人们还穿着毛衣、棉袄,天气还很冷。就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梅花就开了,山上山下,左左右右,都是梅花。(出示图片:雪中盛开的梅花),看到了吗?梅花是不怕冷的。再读这句话,读出梅花不怕冷的精神来。
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3)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看图片,满山盛开的梅花)
板书:满山的梅花
(4)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读第2句,说说梅花山上梅花开放是怎样的景象?
(1)交流学习所得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自由读。“你、我”都指什么?“挨”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个动作告诉大家?(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体会到梅花的多。)
(3)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什么?
(4)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有粉的、白的、红的,就像天空中飘来的彩云,好看极了。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认识梅花的颜色多。)
(5)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仿佛看见了一朵朵、密密麻麻的梅花。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一枝梅花特写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4)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5)教师与学生赛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出示幻灯片,“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的在___,有的在___,还有的在___,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试着填一填。
如果是你在梅花山上,你会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5、是啊,梅花山花多,人多,看花的人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连连不断,照相的、摄影的到处都是,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此时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跟随春姐姐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听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配乐读全文)其实梅花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都写诗词赞美梅花,课后同学们收集一些,好好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2个生字,出示生字,“还、发”让学生认读。(多媒体演示笔顺)
(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多媒体演示生字的笔顺,仔细看老师的行笔,学习写字。学生描红,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想一想讲了什么?
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
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
"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你喜欢吗?
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
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
5、指导朗读
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
7、学生配乐朗读。
三、学习生字:
1、挨:注意右边"矣"的写法。
2、息:认识"心",说说怎样记住它?
3、休:你怎样记住它?注意木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旁。
4、淡:注意左边的"火"中"捺"的变化。
四、写字。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剩余的4个生字及有关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学生响亮地回答“会”!)真的?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满山遍野的梅花):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早春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第一、二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三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三、细读课文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小结: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课文,好不好啊?(学生肯定会大声地说“好”,接着我就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师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那刚才宣老师读的是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
(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1、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山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这里我只要让孩子能够抓住“早春”或“满山”来回答。)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学生在以前的课文中,理解过“深秋”、“初冬”的意思,我想对于“早春”,他们能说出大概意思。)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山的梅花
(5)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时词语变换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呀?那梅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
(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2个人)(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渗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2个人)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5、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
(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等方式,让学生多读几遍)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来说给大家听吧!
四、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三个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寒:认识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片:教师要强调书写笔顺。教师先板书,再让学生描红。
息:这个字谁来教?(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走之底:( )( )( )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三、教学准备: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走之底:( )( )( )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9
一、激情导入课文:
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激情导入)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摇曳生姿,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读悟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了第一句,知道梅花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开放的。那时候,盛开的花很少,人们觉得梅花特别漂亮。)
(生:我读到“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我好象看到整座山上都是梅花。梅花很多很多,美极了!)
2、指导交流、朗读第一句。
(生:我喜欢“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霞。”梅花多得挤在了一起。)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靠在一起,挤在一起,一定很热闹。)
(生:我好象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有鲜红鲜红的梅花,有雪白雪白的梅花,还有粉红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一片彩色的云。)
3、指导交流、朗读第二句
(生:我读到“晶莹透亮”,觉得梅花像玉那样透明的,闪着亮晶晶的光。)
(生:我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好象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生:我读了第三句,我闻到了梅花很淡的,令人舒服的香味。)
4、指导交流、朗读第三句
三、读悟第二段:
1、师:我太喜欢梅花山上的梅花了!如果我是南京人,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一到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梅花山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去看看吧。读读第二段,说说。
(生:我从“喜爱”这个词中知道人们喜爱梅花。)
(生:“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化的人流。”人多得像水流一样,还涌来涌去。梅花山真热闹,真美!)
(生:我还从这句话里知道,人们太喜欢梅花了,一有时间就去看梅花。)
(生:因为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书上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人们一定会一边看梅花,一边笑着赞美梅花。他们说“……”)
2、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师总结课文
析: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0
一、复习导入。
1、师:小朋友,想去梅花山看梅花吗?先来读一读该课的词语,读对了词语,咱们就去看梅花。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开火车”读生词,齐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
1、过渡:现在,就让咱们跟随小作者去看梅花吧。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红笔标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读句子。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想)
【评: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机械的阅读为思考性的阅读】
⑵小朋友,你们读了这句话想到了什么?说说看。
指名说。师生交流:(出示课件)
①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盛开”完全开放,“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说花非常之多之密,“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是说花儿色彩绚丽,开遍山坡。
②“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晶莹透亮”写出梅花的光亮可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写出梅花的香味雅而不俗,沁人心脾。联想到那首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暗香有来。“暗香”就是指这淡淡的清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红笔标出“片片”、“清香”、“淡淡”、“彩云”、“晶莹特亮”、“挨着”。
【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学生生动化的语言,教师机智地引导,让学生从文本对话中再现生动形象的梅花山画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眼中构建了一个美丽的梅花山,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⑶指导朗读
①师:小朋友们想象中的梅花上可真是美不胜收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配音录像)
【评:先在文本对话中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自我艺术世界的构建,再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完善艺术世界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出示课件)
梅花多吗?美吗?
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想不想和老师比一比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评:教师范读,声情并茂,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时深吸一口气,无形中使学生身临到花香环绕的梅花山中,以读感人,由读悟情。恰当地配之以音乐,激发学生的感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
⑴出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师:“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意思。人们为什么喜爱报春的梅花呢?答案就在第一自然段。
指名回答。
⑵出示: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师:早春的天气怎么样?“春寒料峭”之时,梅花就开放了,是一朵梅花开了,是一株吗?是一片?是什么?“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你觉得这梅花怎样?
指名回答。
就像那首《梅花》中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⑶师:凌寒独放就是它!老师听出来你们对梅花精神的赞美,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再读读这一句:人们喜爱这报春的梅花。
小结:读书,就应该这样,把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才能读好书。
【评:知识之间融汇贯通,温故而知新,借古诗从单纯地感受梅花的外表,而转向体会梅花所体现出的内在精神,提升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师于该环节中也教予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⑷师:人们怎么喜爱梅花?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是一般的喜爱吗?不急着回答,好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非常”。
⑸你们是通过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涌动的人流”?看图,人多,。
“欢乐的海洋”?看图,小朋友,在这梅花的世界里,人们边走边看,一路欢声笑语,他们会说些什么?
谁能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
【评:课文讲解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上下文相联系进行思考,于细微处理解课文。】
(6) 你想对梅花说些什么?
指名说。
人们很留恋梅花,就像我们上学期学到的《看菊花》中一样,在《看菊花》中是怎样描写的阿?(“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7)人们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什么?
指名说。
大家说的都对,人们喜爱梅花,喜爱梅花的姿态,喜爱梅花的清香,更喜爱梅花凌寒独放的精神。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的赞美。
【评: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升华了主题。】
师:小朋友们书读得是声情并茂,相信字也是写得端正入体。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发、休、息、欢,指名读(出示课件)
2、这四个字中,教师觉得只有一个字需要特别留意一下,它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字,猜一猜!
要注意什么?
3、写“发”(就像一个小朋友歪着脑袋思考,想出了一个好点子)
【评:形象地描述,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行间巡视。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儿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你喜欢什么花?
师:你知道,最早向人们报春的是什么花吗?(梅花)
师:对,梅花很特别,它不怕寒冷,独自开放在风雪之中,向人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共同去认识梅花、了解梅花、并爱上梅花吧!(板书课题:4.春到梅花山)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来到梅花山上,那里会有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读书。
1、遇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遇到不好读的句子要反复的、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
我们学课文,只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白课文的意思。请大家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边想:
课文中哪个小节是描写梅花盛开的情景?
哪个小节是描写人们赏花的情景?
反馈。
师:都判断对了!同学们会读书、会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梅花盛开的情景呢?请大家默读第一小节,看看第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再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仔细品一品,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默读课文后,反馈。
师:你喜欢哪句话?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看课文。(指名读)
师:从他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梅花开得很美。)(板书:美)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这句话把梅花比作了彩云,彩云很美,所以我感受到梅花也是美的!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梅花很美。)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的孩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吗?
指导感情读书
师:把彩云一般色彩绚丽的梅花读进你的心里!
再指名感情读书。
师:读书的时候要把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才能把书读得更有感情呢!谁能用这种方法再试着读一读。
指名感情朗读。
师:梅花开得真是绚丽多姿,惹人喜爱!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什么?
(我从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一点感受到梅花开得很多。)(板书:多)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真了不起!相信你也能通过朗读把这么多的梅花带到我们眼前,试试看!
生读第二句话。
师:哦!我听出来了,你通过把这两个词语(挨着、挨着)重读,表达出了你的喜爱之情!真有方法!再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真是开得挨挨挤挤!你来试试!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真是开得亲密无间!你来!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开得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师:梅花山的梅花真多!真美啊!
师:除了第二句话,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梅花特别多?(一朵一朵这个词语感受到梅花很多)
指名读!
师:花儿多可以用一朵一朵的梅花,星星多呢?小河多呢?
师:自己试着说一个。
(一块一块的麦田;一座一座的山;一盏一盏的灯;一朵一朵的白云…)
师:学以致用,才能长本领!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数也数不清!谁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这花的世界!
(看屏幕读)
个别读!齐读!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晶莹透亮。)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事物也是晶莹透亮的?
生各抒己见。
师: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对你的学习大有帮助呢!这些晶莹透亮的事物会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让人喜爱!
师:是啊,草叶上的小露珠,晶莹透亮;水晶钻石(等待…学生接话)
生:晶莹透亮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生:晶莹透亮)
师:真的是美妙绝伦,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晶莹透亮的梅花,用心闻一闻,哟!梅花的清香仿佛迎面而来。听老师读这句话,再次感受梅花的多、梅花的美、梅花的香。
师范读。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我们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吧!(女生、男生)
师:梅花真美呀!让人喜爱,让我们屏住呼吸,仔细闻一闻,梅花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
读第三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师: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一朵一朵;这么美,晶莹透亮,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真是惹人喜爱!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从大家的激情洋溢朗读中,期盼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你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山的向往。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回味语言文字的美,想象梅花的美!随音乐慢慢睁开眼睛。让我们置身花海!尽情地欣赏吧!(播放幻灯片)
师:观察课文插图中游人的穿戴,让我们再来品品第一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梅花开得特别早。
生:我感受到梅花是在天气还比较冷的时候的开放了!
师:是啊,寒气犹存,人们需用帽子、围巾来御寒。可是,梅花却不怕寒冷,朵朵怒放!望着这雪中的梅花,你想说什么?
师:此情此景,老师想到一首诗:《梅花》(感染学生跟着一起背)
师:古往今来,梅花以他不畏严寒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通过写梅花、画梅花、诵梅花,表达着对梅花的敬佩之情。此时,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敬佩,再读!(屏幕出示第一小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愿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梅花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不怕困苦的孩子。
师: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来梅花山赏梅的人可真多呀!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还有小伙儿。请大家自由的轻声读读第二小节,思考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人们喜爱梅花?
反馈。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呢?
句子:第二句话中“一到……便……”。
(指导朗读)
词:人流 涌动(指导朗读)
齐读第二节。
师:(小结)此时的梅花山,花儿欢乐,人也欢乐,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山峦之中,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人们尽情的享受着美好的春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祖国处处是春天,处处是欢乐!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吧!
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梅花、了解了梅花,喜爱梅花、赞叹梅花。最后,让我们再次美美的朗读课文回顾整篇课文,让梅花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四、自主学习 识写生字
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师点拨指导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指读)你读的真美,谁也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好!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学生齐读)
多媒体课件出梅花山图。师读简介梅花山。春天到了,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词语
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
1、多媒体出示词语:早春 盛开 挨着 寒气 退尽 满山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地理解词语做铺垫)。
过渡:词语难不倒同学们,下面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指名)。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样?用一两句话说说”。(学生根据老师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句子,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读课文不仅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梅花山的梅花多美,以及看梅花的人多。那我们就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读课文吧!
四、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第一段,看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有几句话。
1、指读第一句,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读懂的?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学生只能要能够抓住早春、满山来回答即可)
(1)早春是什么时候?指名说
这个时候天气怎样?
多媒体出示梅花图,师小结:是的,春天刚到,还有点冷,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真早啊!
(2)这句话你还读懂什么?指名说
(指导学生抓住满山,理解梅花的多)
(3)你从哪个词知道梅花多?指名回答,满山什么意思?
(“满山”指山脚、山腰、山顶到处者是开满了梅花,学生说不到位,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来理解)
板书满山的梅花。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抓住句子中的早春、满山理解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如果学生早春读到位:你读得真好,我一听就知道梅花在早春开放。如果“满山”读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呀!)
2、你喜欢盛开的梅花吗?请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小组交流
(让学生自由读,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随机指导、评价)
(2)指读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子的呀?指名说。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簇一簇的梅花,学生看图,师讲解,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没有空隙这就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理解梅花多。)
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就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4)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彩图。请学生远远地看老师的书,那梅花彩云在哪儿?(让学生在书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有一片,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下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5)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2名。)
梅花真多,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看梅花,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1)指名读第3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日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读了这句你知道什么?
晶莹透亮什么意思?指名说。
(学生说不到位,多媒体出示带有冰雪、露珠的梅花图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让学生理解晶莹透亮,非常美)。
(2)同学们,你们闻到梅花的清香了吗?指名读这句话。(让学生通过朗读,图片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个时候你最想干什么?(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说)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很喜欢这里的梅花,能读出你对梅花的喜爱吗?(指名读,2名)
(5)那你能不能把2、3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呢?(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段你想说些什么呢?从哪儿知道人多?指名说,人流什么样?涌动什么意思?
3、多媒体课件出示:
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都来到梅花山,这就是涌动的人流。这么多人置身于梅花山中,你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
(指名说,让学生充分说,学生会说照相、闻花香、画下来……)假如你到梅花山你想干什么呢?(指名说)
(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
4、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让学生多读几遍)
5、你能读出梅花山欢乐的情景吗?(指读、齐读)
(三)总结
今天,我们来到梅花山,欣赏了梅花的盛开的动人景象,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吧!(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历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欢梅花,以梅花为题写诗作画,来赞美梅花。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诗画,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课件出示。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很喜欢梅花,他写过一首有名的词《卜算子.咏梅》,请同学们欣赏。多媒体出示,师读给学生听。
六、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满山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注意句子与句子、段与段的停顿。背诵课文。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和利用在脑中放电影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到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随文利用部件组合法、联想、换偏旁等识字法学会本课6个汉字。认识四个偏旁,注意“又”做偏旁后的书写变化。
4、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关键笔画,教给学生书写方法,如:点如水滴、如瓜子,捺先写一点点横再平写最后出脚,撇捺在一起要写展开像双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站位,把字写匀称。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理解、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作业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书写姿势。
三、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走之底:( )( )( )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春到梅花山》教学拾零--由木水清 篇14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激qing导入:春天到了,南京的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你们想不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啊?
2、春姑娘说,要想到梅花山上看梅花,就要开动小脑筋,先过字词关。投影,指名认读:
寒气 退尽 挨着 休息 散发 涌动 人流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二、精读课文
1、你们顺利闯过了字词关,春姑娘这就领你们去赏梅啦!(配乐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梅花)
2、哇,梅花山上的梅花这么美啊!老师看到小朋友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嘴里不时发出赞叹声,都看得入迷了!
3、课文中是怎样写这美丽的梅花的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的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数一数这段共有几句话,想想看每一句写了什么?
4、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5、分组重点读一句话: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第三组读第三句。反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6、逐句交流:
第一句: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主要理解“早春”,体会到梅花的不怕冷、多)
填空:( )的梅花
第二句:步骤基本同上
(抓住“挨着”“片片彩云”体会到梅花的多、颜色美)欣赏图片
第三句:看图理解“晶莹透亮”
指导读好“淡淡的清香”(梅香好像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7、刚才小朋友们自己读书体会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不怕冷,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了,而且那么多那么美,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现在让我们拿起书再一起把第一段美美地读一遍!
8、听你们读书,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像片片彩云的梅花,闻到了淡淡的清香。美丽的梅花闻名中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说说看到了什么?(出示词语:人流)
想象一下赏梅的人在这里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9、前来赏梅的人真多啊!课文中是怎样写的?自己读读第二段,看看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指名读,自由交流
10、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又那么多,说说笑笑,热闹非凡,所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齐读最后一段。
11、看黑板总结:
课文第一段写了梅花盛开,第二段写来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男女生各读一段。
12、学完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吗?
例如:我知道人们喜爱
梅花散发出
板书设计: 春到梅花山
梅花 人们
开得早 喜爱
多美香 多、乐
上一篇:春到梅花山 精选13篇
下一篇:精选17篇 春到梅花山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