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15篇 教案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通用15篇)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重难点 : 1.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课件 教学过程 :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想想写话,深化理解 1、出示课件: 课文中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导入到新授 1、出示: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试画出相关的词句,写出感受。 2、说说看鲁宾逊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找出原句。(聪明机智、有坚强毅力、勇敢顽强)结合课文谈理解。 1、“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13和14自然段,试画出相关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的理解。 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3)教师小结:其实,课文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2、作者喜欢这本书的里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子?找出原句。(一个探索者、发明家、创造者) 3、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出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其实,这也是爷爷和爸爸寄予我的希望。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4、出示讨论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出示:如果你是作者,你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些什么? 1、交流 2、汇报学习收获。(先读有关词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1)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28年的历险生活。) (2)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指名读这句话。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齐读,体会。 读 讨论 分组讨论,交流观点。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聪明机智 读读故事梗概 坚强毅力 感受人物特点 品品书中名言 学会生存 学会坚强 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发挥丰富想象 教后反思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其作家笛福的情况。
(3)能写出阅读文学书的真切感受。
2、过程和方法设计
(1)教学过程围绕“课题四读”展开。教学结构分两大块设计,一是了解《鲁滨逊漂流记》写了什么;二是理解为什么说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读与品味,体会到鲁滨逊的机智勇敢和坚强的形象。
(3)通过例举学生生活经历加深理解课文名言;学写阅读感言的实践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点
(1)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2)让学生渐渐喜欢阅读名著的兴趣,明白名著是经历千百年沉淀的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父亲的要求;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名著的兴趣。
2、教学难点:理解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自带一本平时喜欢读过的文学书。
2、多媒体运用设计:一张装束打扮的鲁滨逊画像;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题明任务
1、导入揭题。上堂课初步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笛福名著,明白长辈赠书目的。板书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齐读课题,谈话: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说男孩子必读?(教师边讲边在“书”“必读”下打上问号“?”)
(二)二读课题析内容
1、屏幕打出图片(《鲁滨逊漂流记》)
2、引言:我们再读课题,这本书写了什么内容呢?请自读课文七到十三小节。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3、出示思考题继续研读。
(1)鲁滨逊在孤岛上是怎么做的?按吃、穿、住、玩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2)你觉得鲁滨逊生活幸福吗?为什么?
(3)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师生交流
(1)讨论前先播放大海里孤岛的影像资料,将学生的情绪带向一望无际、大浪滔滔的海洋。
出示句子a: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学生边读这个情节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会动的立体画。从“把沉船上的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体会食物多么缺乏;从“ 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体会住宿困难。)
(引导学生先将体会写在文字旁边,这叫“批注” ,看出鲁滨逊克服困难的举动,表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出示句子c: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这是一句原作上的话,课文里没有。旨在激起学生阅读原作的兴趣。请学生读读这句话,感悟到空想家永远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产生求生的欲望与动力。)
(2)小组合作先自由说说,最后得出: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从中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3)简介笛福:(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出示笛福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如:晚上父母不在家一个人睡觉,怕吗?谈谈体会。
5、小结
鲁滨逊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凭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最后终于获救。
(三)三读课题悟原因
1、过渡:刚才我们讨论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致内容,那么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呢?齐读课题。注意用坚定的语气读出主人公的顽强精神。
2、学生速读课文第一到六小节。思考:爸爸、爷爷是怎么对待那本书的?为什么要我认真阅读?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先在书上圈划词语。(很旧很旧、胶带粘补、泛黄)讨论后悟出:培养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坚持与困难作斗争的品质的重要性。
(四)四读课题写感受
1、再读课题。问:同学们当你们读到鲁滨逊,有没有出现鲁滨逊的形象呢?
2、屏幕打出:提枪别斧的鲁滨逊。指读第十四小节。
(1)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2)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明白爷爷、父亲赠书目的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想“我”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哪些赠言?
3、小结
当你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有很深刻的原因。拿出准备的书,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寻找受赠同学。
(五)总结布置求拓展
1、课文写了什么?(根据板书完成内容的整体巩固)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在书的扉页写上“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把书好好珍藏,等自己有了儿子,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男孩子确实必读,那么女孩子需要读吗?(同样需要,因为书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生活需要强者。)
2、激发阅读名著兴趣。《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影响巨大、流传百年的经典名著。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平时加强阅读中外名著,给自己的收获一定很大。举办一个小型读书回报会。
附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笛福: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鲁滨逊:学会生存、学会坚强、聪明才智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1、查找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资料。
2、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进入课文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
2、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幻灯片:
1、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1)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学生回答
(2)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幻灯片:扉页 惬意 粘补 驯养 背一个筐子 栖身 】——扉页就是书的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一页,也指封面或封底前与书皮相连的那个空白页。
——背一个筐子,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第一声,再跟老师念一遍。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1)学生讨论:根据每段段意,哪些自然段可以分为一段,段意是什么。
(2)交流:
第一段(1—6):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一家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段(7—12):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段(13—14):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段(15):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3)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怎样读呢?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边读边想,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是啊,这本书三带相传,肯定非常珍贵,在书的扉页上有爷爷写给爸爸的话“ 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4
课题: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7个生字,理解“触礁”等词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重点与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交流导入 1、喜欢读书吗?最喜爱哪些类别的书? 2、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3、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4、对于题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对哪个词语感兴趣?必读、男孩子 学生提问。 齐读课题。 通过讲故事,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布置自学 1.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集体交流 学生自读思考。 学生读课文。理解词语。(1)我是吴缅,这本书是我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又传给我的。 (2)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三部分内容。 根据字词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忆,扫除课文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展示评议 学生写字 能写好本课生字。 四、 作业 1、 读熟课文。 2、 抄写课文生字词。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认真完成作业。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课题: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并能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产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课外阅读的大门。(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前准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三、我的收获 四、理解课题,深化感悟 五、读写结合,促进发展 昨天我们一起读了杨红缨笔下吴缅同学写的读书笔记《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谁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3.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与坚强毅力 4.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的呢? (2)我们的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 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1.吴缅的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要把书传给吴缅呢?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吗?这本书女孩子不能读吗? 1.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日记,而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习了课文我们能不能说说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围绕哪些方面来展开的?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个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 ※ 这是一本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本让人学会生存的书。 ※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 ※ 这是一本让吴缅爱不释手的书。 学生读课文思考。 交流。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七至十一小节,画出能够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1)一开始鲁滨逊以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又如何?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学生思考,回答。 (1)很喜欢迪福在书中的名言。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学生自由交流。 读一读课文的十四节。描述鲁滨逊的样子。 表述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1)学生交流讨论 (2)全体交流 (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 通过互动,能回忆之前所学知识,并引出下面对课文的解读。 总结鲁滨逊形象的特征,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分析课文题目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能谈谈自己的收获。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明确鲁滨逊为什么值得男孩学习。 能明确写作特色,学会写读书笔记。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探究“为什么说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
2、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鲁宾逊漂流记》是一本“我”家三代单传、很旧很旧的书,封面上有爷爷和爸爸的亲笔题名。爷爷为什么在题词中写到“这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搞清这个问题。
二、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出示: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想想:概括地说一说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克服的?试画出相关的词句,写出感受。
2、汇报学习收获。(先读有关词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1)这部分的故事内容(鲁滨逊在荒岛28年的历险生活。)
(2)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的。
孤 独:荒无人烟——养鹦鹉作伴,还做了家具,驯化星期五。
住宿困难: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息之地。
3、说说看鲁宾逊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找出原句。(聪明机智、有坚强毅力、勇敢顽强)结合课文谈理解。
三、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1、“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13和14自然段,试画出相关的词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的理解。
出示: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指名读这句话。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3)教师小结:其实,课文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解释。
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齐读,体会。
2、作者喜欢这本书的里一个原因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在他的想象中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子?找出原句。(一个探索者、发明家、创造者)
3、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出示:(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其实,这也是爷爷和爸爸寄予我的希望。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4、出示讨论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分组讨论,交流观点。
四、想想写话,深化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出示:如果你是作者,你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会在扉页上写些什么?你会怎样讲给你的孩子听?请快速构思写一小段话。
3、指名读写话内容。
4、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请大家课后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请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心得报告会。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教学程序:
一、名言导入,了解人物与书。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指名说)
师:遇到危险害怕,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名言.我们来读一读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小黑板出示齐读: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师:《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长篇历险小说,读过这本书吗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过触礁,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那时孤立无援的他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指名说) (荒凉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师:面对这意外的灾难,鲁滨逊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在危险的境地中,在那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28年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由日记改编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齐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二、精读第二部分,体会人物品格。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二自然段,看看鲁滨逊在荒岛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大家可以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你读后的感受,并 用“ ”画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读)。
师: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指名说)
1、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师: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聪明机智,毅力坚强)
师:鲁滨逊凭着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消除了重重危险,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由此可见,危险本身有时并不可怕,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三、读出感受,加深名言理解。
1、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我"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找出文中“我”的感受。(指名说)
(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师:课文中的“我"”也就是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这句名言,他是怎样理解的呢?用“ ”标出。(指名说,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你的理解.(再次出示名言,指名说) (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这是非常可怕的。面对危险,如果你害怕危险,悲观退缩,那么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怕危险,勇往直前,想法面对,那么你将有可能成功。)
师:你积累了哪些意志顽强,不怕困难的名言?(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师: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读一读课文的第十四小节.(引读) 我想象中鲁滨逊的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只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
师:鲁滨逊的坚强毅力,鲁滨逊的冒险进取精神吸引并鼓励着吴缅,因此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这句话:(引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师:正因为鲁滨逊在遇到危险,遇到困难时坚强,机智,所以才得以生存下来.由此我们知道危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危险的勇气.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四、回顾开头,理解课题。
1、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什么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希望男(女)孩子像鲁宾逊一样聪明机智、毅力坚强,不怕困难,学会生存。)这么一本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的书有什么魅力吸引着祖孙三代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们的理解.(学生默读,指名说)(因为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板书:学会独立生存)
2、师:爷爷和爸爸送给吴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的什么希望呢?(指名说)(希望他们的子孙都像鲁宾逊一样聪明机智、毅力坚强,不怕困难,学会生存。)
五、总结启发,多读益书。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催人奋进的经典著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培养……
同学们,你们下周就要离开父母去海边实践基地,你们能不能像鲁滨逊一样独立生活?(学生交流)
六、练习作业,加深理解。
同学们,接下来请你们做填空题和判断题,看看这课的知识掌握的怎样?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意思是女孩子没有必要读。
2、鲁滨逊养鹦鹉是为了杀肉吃。
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 )
4、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下一个俘虏,给他取名叫做“星期六。”( )
(二)填空题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指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的(笛福)。这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智,毅力坚强)的鲁滨逊。
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名言是(笛福)说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你所积累的意志顽强,不怕困难的名言是:(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课外】
给材料作文训练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确实如此,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一人在家,或者一人外出,你有没有害怕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的?选择一件事有条理具体写下来,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聪明机智,毅力坚强
学会独立生存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7
这篇课文点明了作者读的一本《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作者喜爱的书中名言和书中人物,突出了作者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点示了作者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为: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3.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针对以上三个目标,我进行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从重点入手,直奔文章主题
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人公的“聪明机智”和“具有坚强毅力”想想他的样子,接着品味书中的名言,以此来证实作者对数的喜爱。最后再回到课文第一部分了解这本书的来历,以此来突出书的珍贵,要“珍藏”。这样的思路打破了以往按课文段落结构,呆板的满堂灌,使得课堂活跃起来。
二、从课后习题入手,进行有效训练。
课后习题要求理解名言并讨论:一本男孩必读的书,女孩子
要不要读?在备课时,我注意学把这两个问题不着痕迹地穿插在课堂中,出示名言,让孩子思考,主人公是在什么时候说这句话的,你的理解是什么?又联系生活实际,把“危险”改成“困难”,让孩子们明白自信、坚强可以使我们挑战一切。至于“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一题我换了个问法:如果作者生了女儿,这本书还会传下去么?这样拓展孩子们的思路,使他们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三、从培养能力入手,加强素质教育。
语文的课堂是开放的,孩子动手、动脑、动口,各方面能力
都得到充分地锻炼。这节课,我努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自己动脑的基础上团结合作,解决问题。既开口说了,又动手做了。课堂上不再死气沉沉。特别是最后的作业,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写法的基础上向大家介绍一本自己喜爱读的书,他们也觉得不难,自己能做的很出色。
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发现,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学会记读书笔记,提高了阅读效果。使课堂高效率,让学生高吸收。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质疑。
1、世界文化宝库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也有许多国外的名篇名著。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2、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小结: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第二,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二、自主阅读、交流。
1.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作者得到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 的书。出示1
提醒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
交流:——这是一本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板书:学会生存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爱不释手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三、细读故事情节,交流。
1、可是这放在我抽屉里的书却是一点都不起眼的,相反,它很旧很旧,封面已经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可它偏偏是我家三代相传的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而且我才读几行,就已经爱不释手了。这到底是怎样的书,这么具有魅力,你们想读吗?
2、要想短时间内了解这本书,你们的经验是什么?板书:读读故事梗概
“梗概”意思是大略的内容和情节。
认真读读7-12节,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就可以像刚才这样先读读书的主要内容,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我们在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要把主要内容概括成几句话,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试一试。
(讲鲁宾逊一次独自一人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他克服重重困难,度过长达28年野人般的生活,最后终于获救。)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在28年的漫长岁月里,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跟外界一点联系也没有。
(1)你们想想,鲁滨逊在岛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没东西吃、没安全的地方住,孤独、寂寞、恐惧,处境是很危险的。)
(2)是怎么克服的?拿笔画画。师相机点评
5、我们可以想象,鲁滨逊在这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栖身的艰辛与面对的危险。但是他却能勇敢地一一克服。他靠的是什么?
让学生随机板书:聪明机智、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热爱劳动、具有坚强毅力……
小结:读书就要在欣赏一些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特点。板书
四、欣赏名言获得启示。
1、作者喜欢这本书,还从书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他从书中读到了一些非常简短却蕴含道理,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板书:品品书中名言
出示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请你读读这句名言。谁能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惧怕危险)
(一个人如果从心理上被打垮了,那么他就没有机会去战胜任何困难。如果鲁滨逊被这突来的灾难,被经历的危险与困难打垮的话,他就不能活下去,即使完全有机会生存,他也由于精神上被打垮而无法生存。)
文中有一句话就是对此句的最好解释。指名读,齐读。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帮我们丰富了对这本书,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理解。
2、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出示3: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请你读读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谁能联系课文向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空想是不可能现实的,空想家永远做不成想做的事情。鲁滨逊明白这个道理,更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只幻想着生活出现奇迹,总坐着幻想现实的改变,自己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产生求生的欲望与动力。)这句话也是可以激励我们每个人的名言,其实这样的名言书中很多。
3、小结: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样一双慧眼,去发现这样的能给我们启示的精练的名言,从而获得启迪。
4、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板书)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宾逊的样子,指名读。
再读,闭眼想象。
5、作者为什么会把鲁宾逊想象成这个样子?(鲁宾逊身上的每件东西都是为了克服困难准备的。从这身装束表明鲁宾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作者也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板书:学会创造
五、总结交流
1、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在书的扉页写上“一个男孩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把书好好珍藏,等自己有了儿子,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那如果是你,如果你要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儿子,你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什么呢?小练笔
交流。同学们写得非常精彩,其实这扉页上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读完书之后的最真切的感受,最大的收获。读完一本书,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2、爷爷和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还寄托着一种希望)是什么希望呢?(像鲁宾逊一样……
3、表面看来,我们一家三代是在传一本书,而实际上是在传承
出示4
4、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师适当补充:我觉得男孩子要真正长大,要有一些磨难,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可能像鲁滨逊那样过那种孤岛生活,但我们可以通过读小说,来实现心理成长,在心里上先成熟起来。所以男孩子一定得读,不能错过。
5、讨论: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女孩子也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要去面对、解决困难。看到这本书,她们同样会受到启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个成功者。
6、同学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叙事语言通俗易懂,这部名著风靡当时且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这本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小说,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著作。
这个富有离奇色彩的故事绝对不是我们一堂课所能读完的,想看整本书吗?你想了解什么?
交流(后来又有哪些奇特的经历呢?28年的漫长岁月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读过的、手上有正在读的、后面想要读的举手示意。
六、课堂小结:
《鲁滨逊漂流记》里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会让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更加丰满,里边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品味的名言,这些名言需要我们反复地咀嚼,用鲁滨逊的经历去咀嚼,甚至用我们自己的生活去咀嚼。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书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七、作业:出示5
1、制订计划,读好《鲁滨逊漂流记》,并写一篇读后感。
2、已读过的借阅《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设计: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聪明机智 学会生存
不怕困难 学会坚强
勇敢顽强 学会创造
热爱劳动 ……
具有坚强毅力
渗透:
读读故事梗概
感受人物特点
品品书中名言
发挥丰富想象
教后反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真正为学生的有效阅读奠基。让学生在自读、自我交流、自主板书的过程中读懂故事情节,读懂了主人公的内在精神,读出了长辈对幼辈的期望,教师在适当处的巧妙点拨,又体现了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写话设计较好,“如果你把书传给儿子,你准备写什么?”既是对文章的总结,又是对内容的升华。同时两道精妙的填空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深处,使学生对文本感悟地更深更透。
需要改进之处:时间把握不够合理,第三环节细读故事情节,交流,第四环节欣赏名言获得启示所花时间相对较多,以致第五环节对几个关键问题的总结交流由于时间仓促,讨论不够深入,如:如果是你,如果你要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儿子,你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什么呢?表面看来,我们一家三代是在传一本书,而实际上是在传承 。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这些问题学生可能领会还不够深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相当于是一节读物推荐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教师在课外还要做好大量的工作,开展好后续活动。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读到这本书,班上只有十多本,如何漂流?为保证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坚持看。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效监督并指导方法,如引导学生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制作读书卡片,确保读书的效果。要开展好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9
教学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本课的设计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他们一生需要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鲁滨逊漂流记》产生阅读期待,课后努力去阅读这本书;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向别人推荐书。另外,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和感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籍。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概括课文内容,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过程:
一、师“检查预习”——生“汇报自学”
1.检查字词认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鲁滨逊漂流记》,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了吗?谁来读:胶带 粘补 触礁 一艘 小锯 筐子 丑陋
2.交流阅读情况
(1)师引说: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名叫——吴冕,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吴冕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师概括:吴冕向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的感想。
(3)生分段:谁来说一说文中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3.交流生成问题
你们真不简单,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设计意图: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自我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已知,引导他们巩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探究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问,让问题成为他们阅读动力;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符合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师“引读赏析”——生“自读探究”
(一)了解书的来历(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指名分节读文
2.回顾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通过吴冕的这一番介绍,我们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板书:三代相传)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
(二)精读故事
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
1.学习第七节
(1)齐读课文
(2)理解词句:讨论问题,板书“爱不释手”,理解什么叫“爱不释手”。
(3)再生问题: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
【设计意图: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2.学习吴冕介绍的书的主要内容。
(1)引导概括:这段话告诉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主要内容就是——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扩展阅读:幸亏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才得以存活下来。对于这个场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讨论交流:读了这段原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是的,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看来需要读原文。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这一段就用了七百多字;吴冕只用了8个字,像吴冕这种写法叫——概括。咱们今后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海浪把鲁滨逊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想象出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会是一座怎样的小岛吗?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呢?
出示: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 ,可能 ,还可能 。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你会了解到什么?
(4)了解兴趣: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这些问题真值得探究!咱们不妨先猜一猜,然后再到原著中去验证,从中你一定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5)小结介绍:根据吴冕的介绍,我们可以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自己读一读原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概括”让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引导了解这段内容的意思。“扩展阅读”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他们学习“具体写”和“概括写”两种写作方法,还扩大课堂教学的阅读量,努力实现阅读教学超越文本的构想。“想象说话”既让学生想象荒岛的艰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又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了解兴趣”、“小结介绍”都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
(三)品读名言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1.阅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理解说话:笛福为什么这样说?谁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
出示句式说: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 ,那么他 。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 ,所以他 。
学生说后,师概括:因此笛福说——(读名言)
瞧,名言就是这样从人物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读上去简简单单,但却能给人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2.理解名言:吴冕读后就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让学生读)是呀,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所以吴冕说——
这是吴冕从中悟出的,你能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进一步理解名言,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名言来历的感悟,还促进他们把生活引向课堂。】
3.创作名言: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没有危险,但你能结合生活把这句话改写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害怕 的心理比 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我们也不妨想想自己说的这句名言。
【设计意图: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他们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4.扩展阅读: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我们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四)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
1.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三、师“引导总结”——生“升华理解”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
四、师“引导阅读”——生“学习阅读”
1.激发阅读原著:课后我们千万别错过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
2.指导推荐好书: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吴冕的介绍,我们结识了一本好书——《鲁滨逊漂流记》。如果,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你会如何推荐呢?课后,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附: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代相传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总评:
本教学过程中明确。“三条线”是:一、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主旨,每一项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二、以问题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问”和“自探”中实现教学目标。三、以语文训练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教学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三条线”平行展开,“三线并举”,有机结合。
教学反思
“简单”,这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再读却不“简单”:(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2)杨红樱创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乐于接受。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除了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还应该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如主人公鲁滨迅如何种植大麦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来又是如何离开孤岛的?请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本书的同学相机介绍。因为开学初就布置了对本书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介绍得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其他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从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读过书的同学无比羡慕。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2)欣赏名言以指导读书方法。在师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名言,让学生品读理解。相机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学会用慧眼发现佳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要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3)领悟送书目的以获得人生启示。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爷爷把书赠给爸爸,爸爸又把书赠给我呢?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爷爷和爸爸写在扉页上的文字,让学生同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实一家三代之间并不只是在传递一本书,而且还在传承一种精神: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这本书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吗,在本书中你还会有怎么样的收获,就请学生课后认真阅读,还可以与读过的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听讲,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鲁滨迅,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最大的遗憾是在学完本文之后的一个阶段,没有及时和学生开展《鲁滨迅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反思写到这里,突然又冒出一个不“简单”:杨红樱真是个不简单的作家,总是以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却能给孩子们带来不简单的收获,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0
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鲁滨逊漂流记》。它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三百多年来在世界各地读者中广泛流传,历久不衰。
该书以1708年一名苏格兰水手航海遇险,最后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这一真实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逊得以返回故乡。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上帝也许会抛弃你,但自己永远不要抛弃自己!
本课比较简单,我的教学步骤是:一、学生回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做好笔记。二、老师简单介绍本书。三、精彩部分欣赏。四、拓展。
一、谈话交流
1、老师布置大家回去读《鲁滨逊漂流记》,大家读后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读课文,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2、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五、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1)一开始鲁滨逊靠什么为生,他做了些什么?
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这些食物非常有限,为了维持生活鲁滨逊又做了些什么?
3)后来生活怎样?
4)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怎样?你觉得他的生活幸福吗?
(体会鲁滨逊从一开始的孤独、艰难到后来充实而幸福的生活,理解他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5)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的内容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六、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2、理解“名言”。
1)你能说说这几句名言吗?这些名言给了你什么启迪?
2)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的内容是什么?我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3)我们大家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结合自己经历或读过的书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师觉得读书的时候还要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吴缅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勾画出鲁滨逊的样子,让我们来读读课文14段。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从这身装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吗?
七、理解课题
1、吴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呢?
2、吴缅爷爷为什么要把书传给他的爸爸,他爸爸为什么又把书传给吴缅呢?
3、现在我们能不能说说课文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这本书男孩子能读吗?
八、读些结合
1、这篇课文不仅是日记,而且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学了课文能不能说读书笔记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的?(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读书的感受三方面)
2、我们也选择一本书,认真阅读,围绕这三方面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准备开一个读书报告会。九、课后作业:写一篇读书笔记。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宝贵知识财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愿意读名著。因为他们觉得,在名著中找不到会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名著所描写的东西,离他们太遥远。名著名著,就是在经过时间与历史的磨练所遗留下来的真品。它里面所写的,离孩子们已经有了时间的距离,它之中的生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经历着的社会,它所写的穷与富,同样在我们这个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这类描写是以前的社会,是以前的压迫,是以前的表达。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它的人物形象,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比得了的。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我的宗旨就是让孩子渐渐开始喜欢名著。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1
一、复习导入:齐读课题 这本是叫——
二、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课文中的“我”是谁? 他是怎样得到《鲁兵逊漂流记》这本书的?
三、《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呢?
四、在28年的漫长时间里,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跟外界一点联系也没有,你们想想,鲁滨逊在岛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2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鲁滨逊遇到困难的词句。
五、质疑:鲁滨逊在孤岛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六、精读:
-----这些举动表现了鲁滨逊的机智勇敢。
八、吴缅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1.2.3.画出来
九、理解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十、“我”对名言的理解: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表明了“我”从中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十一、卓老师对名言的理解:面对危险,人可以用勇气、智慧、行动去改变险境,而一旦有“害怕危险的心理”,就会萎缩不前,最后将一事无成,无所作为。正如“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首诗一般。
十二、爸爸送给“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他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寄托着他的希望,希望他的儿子能像鲁滨逊一样不怕困难,学会生存,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十三、讨论一下: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
----女孩子也要读,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要变得勇敢、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各成功者。
十四、读书笔记的格式 (书的来历—书的内容—读的感受)
十五、展示学生自己喜欢的书。
十六、鲁滨逊在荒岛上曾遇到过的问题: 住在哪儿? 怎么盖房子? 怎么把房子隐蔽起来? 怎么制作储藏室? 怎么把大船上的物品运到荒岛上? 怎样制作工具? 怎样捉山羊? 怎样养山羊? 怎样种小麦? 怎么防止被野人发现和怎样教野人学习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最后是怎样解救被反叛水手押到这个荒岛上的船长,和怎样逃出荒岛?
十七、作业:写读书笔记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2
教学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长,本课的设计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关注他们一生需要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鲁滨逊漂流记》产生阅读期待,课后努力去阅读这本书;同时,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向别人推荐书。另外,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和感受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也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学会生存的方式,领悟学会生存的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籍。
4.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概括课文内容,如何品味名言,如何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教学过程:
一、师“检查预习”——生“汇报自学”
1.检查字词认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1课《鲁滨逊漂流记》,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了吗?谁来读:胶带 粘补 触礁 一艘 小锯 筐子 丑陋
2.交流阅读情况
(1)师引说: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名叫——吴冕,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吴冕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
(2)师概括:吴冕向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的感想。
(3)生分段:谁来说一说文中哪几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3.交流生成问题
你们真不简单,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你脑海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
【设计意图:把预习引到课外,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己探究问题,自我学习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已知,引导他们巩固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探究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设问,让学生学会问,让问题成为他们阅读动力;同时,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符合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师“引读赏析”——生“自读探究”
(一)了解书的来历(学习课文1-6自然段)
1.指名分节读文
2.回顾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说:通过吴冕的这一番介绍,我们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板书:三代相传)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朗读预习情况,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
(二)精读故事
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
1.学习第七节
(1)齐读课文
(2)理解词句:讨论问题,板书“爱不释手”,理解什么叫“爱不释手”。
(3)再生问题: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
【设计意图: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2.学习吴冕介绍的书的主要内容。
(1)引导概括:这段话告诉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故事的起因是——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主要内容就是——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2)扩展阅读:幸亏海浪把鲁滨逊卷上了岸,他才得以存活下来。对于这个场景,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出示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讨论交流:读了这段原文,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是的,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看来需要读原文。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这一段就用了七百多字;吴冕只用了8个字,像吴冕这种写法叫——概括。咱们今后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海浪把鲁滨逊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能想象出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会是一座怎样的小岛吗?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呢?
出示: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 ,可能 ,还可能 。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你会了解到什么?
(4)了解兴趣: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部小说有吸引力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这些问题真值得探究!咱们不妨先猜一猜,然后再到原著中去验证,从中你一定会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5)小结介绍:根据吴冕的介绍,我们可以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自己读一读原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概括”让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引导了解这段内容的意思。“扩展阅读”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他们学习“具体写”和“概括写”两种写作方法,还扩大课堂教学的阅读量,努力实现阅读教学超越文本的构想。“想象说话”既让学生想象荒岛的艰难,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又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了解兴趣”、“小结介绍”都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
(三)品读名言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1.阅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1)理解说话:笛福为什么这样说?谁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
出示句式说: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 ,那么他 。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 ,所以他 。
学生说后,师概括:因此笛福说——(读名言)
瞧,名言就是这样从人物的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读上去简简单单,但却能给人很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2.理解名言:吴冕读后就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出示句子让学生读)是呀,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所以吴冕说——
这是吴冕从中悟出的,你能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联系课文或生活进一步理解名言,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引导他们对名言来历的感悟,还促进他们把生活引向课堂。】
3.创作名言:我们今天的生活也许没有危险,但你能结合生活把这句话改写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吗?
害怕 的心理比 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时,我们也不妨想想自己说的这句名言。
【设计意图: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他们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4.扩展阅读: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请你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我们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类似的话书中还有很多,读的时候,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设计意图: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四)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
1.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三、师“引导总结”——生“升华理解”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
四、师“引导阅读”——生“学习阅读”
1.激发阅读原著:课后我们千万别错过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
2.指导推荐好书: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吴冕的介绍,我们结识了一本好书——《鲁滨逊漂流记》。如果,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你会如何推荐呢?课后,我们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附: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代相传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总评:
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紧扣“一个目标”,突出“双边活动”,围绕“三条主线”。“一个目标”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也想读这一本书”;在此基础上,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书。“双边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作了明确的设计。“三条线”是:一、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主旨,每一项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二、以问题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问”和“自探”中实现教学目标。三、以语文训练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教学的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三条线”平行展开,“三线并举”,有机结合。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反思
“简单”,这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初读课文,觉得它的简单在于:(1)与前三篇《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这三篇文章不同,本文似乎没有歌颂伟大的人物,也似乎没有十分难懂的哲理。(2)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让我一读就一下子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就思考:这样的文章该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似乎浅显易懂,似乎没也什么地方值得细细探究的!带着疑惑,我再一次细细阅读课文,随着对作者杨红樱的进一步了解,对《鲁滨迅漂流记》的阅读,又翻阅了教学参考用书,又上网浏览了相关教学辅助资料,才逐渐改并了最初对它的认识。它很不“简单”:(1)它是一篇文中文,是杨红樱作品《男生日记》中主人公吴缅的一则日记。它除了是一则日记之外,还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2)杨红樱创作本文,是借孩子的口向孩子们推荐好书,这样更容易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乐于接受。想到这儿,我豁然开朗,除了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上,还应该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如主人公鲁滨迅如何种植大麦和水稻,如何救下星期五?他后来又是如何离开孤岛的?请正在阅读或已经阅读本书的同学相机介绍。因为开学初就布置了对本书的阅读。所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介绍得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其他同学听得也津津有味。从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读过书的同学无比羡慕。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2)欣赏名言以指导读书方法。在师生共同品析本文的名言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的名言,让学生品读理解。相机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学会用慧眼发现佳句,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下来。要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不能只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3)领悟送书目的以获得人生启示。提出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爷爷把书赠给爸爸,爸爸又把书赠给我呢?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爷爷和爸爸写在扉页上的文字,让学生同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其实一家三代之间并不只是在传递一本书,而且还在传承一种精神: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这本书真的有么大的作用吗,在本书中你还会有怎么样的收获,就请学生课后认真阅读,还可以与读过的同学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学本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听讲,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课文,走进了鲁滨迅,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最大的遗憾是在学完本文之后的一个阶段,没有及时和学生开展《鲁滨迅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反思写到这里,突然又冒出一个不“简单”:杨红樱真是个不简单的作家,她总是以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的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却能给孩子们带来不简单的收获,她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这难道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学习的吗?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3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奋斗与生存”中的第3课即第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说说教材分析,吃透文本,明确要求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奋斗与生存”这个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课文讲述了《鲁宾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课文点明了“我”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我”喜爱的书中名言和书中人物,突出了“我”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表达“我”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故事告诉我们此书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书。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对叙事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写作手法仍缺乏理解。
结合本文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其中,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目标3“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是教学难点。
吃透教材,确立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说说我的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应注重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在阅读中披文入境,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再现文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文本的主旨。
此文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文章大致写作内容: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这三部分。教学首先围绕鲁滨逊28年传奇生活经历展开,体会他聪明机智和坚强的毅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见解,“我”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收获,做出怎样的决定。最后能理解这本书成为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原因。领悟阅读对成长的重要性。
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
课标中对小学高学段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领会课文的内容,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结合教材理解需要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
1.疑问。古人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逐步懂得在阅读中怎么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思路。
2.研读。
阅读过程是学生在阅读时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是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本节课的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这种阅读的过程,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自主研读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研读过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体验真情。
3.对话。《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力求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经历阅读的亲近、内化、超越的过程,感受与文本对话的充实。只有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受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读,大胆地说,自由地想,不断感悟实践,才能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再说说教学设计
基于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整节课围绕上述三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本课时的教学,在学生回答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谈话并以抒情性的语言引出课题,然后指导读题,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第二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最后,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说说本文所写的事情,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作业则安排学生熟读课文并完成词语的抄写。
以上是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环境熏陶,为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抓住“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和“面对可能,如何克服”这样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想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回顾内容,温故知新;引读赏析,自读探究;引导总结,升华理解;引导阅读,学习阅读。
第一环节:回顾内容,温故知新
上课伊始,我设计通过检查字词认读,交流阅读情况入手,引导学生交流课后自主阅读的收获,搞清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以及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明确这本书为何被称为“男孩子必读的书”?激起学习兴趣,为下面的读中悟情奠定基础。由此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启发思考,并以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主线统领教学,引导学生勾画、感悟、讨论。
第二环节:引读赏析,自读探究
第一,引领赏读,了解来历。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能反映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三代相传的来历,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明白这本书是——吴冕的爷爷送给了吴冕的爸爸,吴冕的爸爸又把书送给了吴冕。这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哇!
第二,抓住关键,精读故事,圈点批注,潜心会文。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本三代相传的书是一本什么书呢?书中的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吴冕看了感觉如何?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引导学生精读故事,圈点文中的关键词语探究并用文中的词来概括。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7——12 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紧扣中心词语组织教学,思路清晰。抓住重点词语设问,既让学生学习问,又引出下面的教学内容,还让他们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引领概括,扩展阅读。
(1)引导概括:在学生精读故事、了解了书的内容的前提下,我进一步引领学生再读课文7——12 自然段,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这段话进行概括,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主人公吴冕是怎样把书中故事的起因、主人公鲁滨逊怎样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以及他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等内容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介绍给读者;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
(2)扩展阅读:接下来,我给学生播放了《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再读一读课文的原文,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趁势进行小结,启发学生懂得原文生动传神的描绘,牵动着我们的心,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想对书中内容深刻了解,需要精读原文。但原文描写的比较“具体”,我们有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一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一种写作方法;也就是课文中吴冕用的这种写法——概括。由此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写作时既要学会“具体写”,也要学会“概括写”。
(3)想象说话: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课文7——12自然段,想象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的艰难和鲁滨逊在这座荒岛上生活会面临哪些困难和危险,培养他们的想象和生活认识能力;然后进行说话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阅读原著。练习过程中,可以相机出示问题:在这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 ,可能 ,还可能 。面对这些困难,鲁滨逊又是如何克服的呢?吴冕在文中向我们简要地介绍这方面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些内容?
(4)了解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在想象说话和再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对这部小说的看法,是否有吸引力?能不能激起你的阅读兴趣?是否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由此激发起学生读书的乐趣。
(5)交流、小结:在即将结束本环节教学时,师生合作交流,进行小结,让学生感觉到《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而离奇,怪不得吴冕“爱不释手”。随后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外自己努力去探究。布置学生课后读一读原著,以获得更深刻的感受。
第四、品读名言
1.理解“名言”。有了上面引领概括,扩展阅读的基础,在学生激起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品读作者笛福的名言,让学生懂得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还因为他很喜欢作者笛福在书中的“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通过指名朗读名言,引导学生读懂名言的意思,同时,让他们明白写名言不是难事,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品读时教师利用班班通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一是理解说话:让学生想一想笛福为什么这样说?并能结合鲁滨逊当时的处境说一说?二是通过练习填空:如果鲁滨逊面对危险 ,那么他 。正因为鲁滨逊面对危险 ,所以他 。
2.讨论人物形象。通过理解名言,指导学生讨论吴缅心目中的鲁滨逊是什么样子的? 让学生透过课文进一步理解名言,明确鲁滨逊就是一个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证明:他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然后让学生联系文章内容或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吗?
从思维训练角度看,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既理解名言,有明确了人物形象;从语文能力角度看,引导他们平时注重对生活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学写名言;从名言功能看,名言将引导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3.扩展阅读:老师用自己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的一句话:“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引导学生读读这句话,然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向说说鲁滨逊为什么会这样说?从这句话中又能感悟到什么?
由此引导学生找出书中类似的话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方法的指导,即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体会。
这样的设计,旨在拓展教学时空,增加阅读量,通过这句话的学习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让他们运用刚才理解名言的方法学习名言,巩固学习技能。
第五、感受人物形象
启发学生思考,这本书让吴冕爱不释手的另一个原因是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让他非常喜欢。从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感受。
1.启发思考,看了书之后,吴冕还想象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呢?
2.设疑解疑,尽管鲁滨逊的样子滑稽可笑,但吴冕却很崇拜他,他是怎么说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出示。
这样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喜爱,从而想去阅读原著。
第三环节:引导总结,升华理解
本环节我想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在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内化为自我的素养;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欲读的愿望,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设计的问题有两个:
1.吴冕要把这样的一本书好好珍藏起来值不值?为什么?
2.爷爷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你认为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多媒体出示问题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环节:引导阅读,学习阅读
这一环节可分两步来实施,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提出阅读目标:课后阅读这本男孩子、女孩子都该读的好书。读完之后,你也可以学着吴冕的爷爷和爸爸,在扉页上写上一句自己读后体会最深的话,送给你的朋友,或将来送给你的孩子。第二,指导学生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并设计出推荐的方法?课后, 选择一种方法向别人推荐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这是本课时的最后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并能在理解基础上升华自己的认识。学习推荐书的方法,同时,还激发他们课外阅读其他的书籍。
最后说说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代相传
内容离奇
爱不释手 喜爱名言
喜爱人物
好好珍藏
以上,我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点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由一篇读书笔记而改编的文章,于老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对文章脉络有清晰的把握,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水平,目标设置层次清晰,重难点准确。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大致写作内容:书的来历、主要内容、读后感受这三部分。第一课时于老师主要采用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第一课时的处理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础上,增强体验,拓宽延展。
首先以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主线统领教学,引导学生勾画、感悟、讨论。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披文入境,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体悟,再现文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文本的主旨,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
其次让学生抓住关键,精读故事,圈点批注,潜心会文。在这一环节中于老师组织学生从重点词切入,紧紧围绕“这本书为什么能让‘我’爱不释手?”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既抓住重点,又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学生精读故事、了解了书的内容的前提下,于老师进一步引领学生再读课文7——12 自然段,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这段话进行概括,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主人公吴冕是怎样把书中故事的起因、主人公鲁滨逊怎样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经历了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以及他是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等内容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出来介绍给读者;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此外于教师很好的利用教材和原著的对比,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具体写”与“概括写”,读后再想像说话,围绕“名言”层层深入,由课内到课外,真真正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由课堂生成到方法总结,很好的解决了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训练。
最后课外拓展,整合运用环节,于老师将语文教学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较好的体现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性质。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4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的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3.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学习方法:导学自主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自学提示1:
课下读《鲁滨逊漂流记》思考: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2. 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画出体现鲁滨逊聪明机智又坚强毅力的词句多读几遍。
自学提示2:
在书上做批注,读书过程中大家都解决不了的疑问是:
课中
一 、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回参与、倾听,把握学情)汇报交流,理解鲁滨逊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
二、班级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内容)
体会“我”的感受
1.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吴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有什么感受?
2. 理解“名言”。
3. 品读14自然段
4.吴缅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呢?
三、质疑探究
同学们通过小组学习交流,还有哪些问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四、自悟自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从词语积累、写作方法、个人感悟等方面总结)
五.测评反馈
1、在作者眼里,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你也自创一句名言与我们分享一下吧!
课后反思
学生方面: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认为自己表现怎样?你有哪些收获?今后你应该朝哪方面努力?
教师方面: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案 篇15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怎样才能通过一篇读书笔记打动孩子,走进孩子的心?
一、 联系课文,体味生存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独立生活28年,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同学们,你能想象吗?请仔细阅读课文8—12小节,联系课文内容,想想鲁滨逊在荒岛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习这一段,我没有让学生直接从文中找出他如何在孤岛生存的语句,而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他的生存方式,来想象他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且仔细研究内容,有根据地想象出他曾经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没有衣服穿……再联系课文得知他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样,进出课本变得自然、有效,好象反过来学习课文内容,其实三句不离本行。
二、 积累名言,启发回味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书中的一句名言,我先举了个黑夜一人在家的例子,引起学生共鸣,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再让学生猜测一下当时鲁滨逊的处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理解。学生边积累,边回味,明白读书还要有慧眼。
当然,文章不仅仅是描写《鲁滨逊漂流记》。走出小说,我让孩子们明白了家传的期望,写写缅儿的赠言,讨论女孩子要不要读这本书,如何写一篇读书笔记。但是正因为小说已经深入人心,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才能让文章学得有滋有味。
下一篇:负荆请罪 精选14篇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