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案 精选9篇
张衡传教案(精选9篇)
张衡传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张衡传教案 篇2
《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人物传记,而《张衡传》这篇文章短小精炼,更能突显传记文章的写作特点,所以这节课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二、情感目标:
从张衡成功的原因上认识其人,并体会“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内涵。
教学重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传记的一般写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和重点突破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张衡和地动仪的录像片段导入新课,再展示一张浑天仪图片。
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张衡不但在地震方面、天文学方面有如此杰出的贡献,在文学方面,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地理学、数学等方面广有建树。郭沫若曾为他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今天我们就学习后汉书中的《张衡传》,全面了解张衡其人。
2.作者范晔:
提起后汉书,不得不了解它的作者范晔。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
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元嘉彭城太妃卒,晔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这就是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的成书背景。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二十四史前四史年代和作者。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东汉班固《汉书》
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
3.分析课文
1)第一自然段 :
①用幻灯片显示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
善、属、游、因、观、通、贯
举、辟、奇、召、乃
古今异义词:从容
翻译句子: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问题一:第一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或特点呢?(让同学总结)
生:这一段写了张衡的文学方面的成,和他的性格。
问题二:用文章中的话怎么说?
生:善属文、做二京赋,性格特点是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
明确:这一段写了张衡文学成就和他的一些性格特点。
2)第二自然段
①用幻灯片显示第二自然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
机巧、致思、雅、特征、拜、公车、迁、阴阳、正
由学生翻译以下句子: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并指出其中的特殊句式。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②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呢?找一位同学概述一下:
学生:作浑天仪,写《灵宪》、《算罔论》。
明确:第二段主要写了张衡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第三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显示第三自然段的重点文言知识
转、辄、徙
找位同学翻译这一段话。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下面看第四自然段。
4) 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详细介绍了地动仪。
出示幻灯片,幻灯片上左边是地动仪的外形图片,右边是书中“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几句话。
问题一:“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兔鸟兽之形。”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地动仪是精铜铸成,直径有八尺,外形像酒樽。
明确:这几句话从材料、大小、外形,装饰几方面介绍了地动仪
出示幻灯片,左边是内部构造示意图,包括横部图和竖截面以及右边是文中几句话: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边讲解这几句话,边用幻灯片放映地动仪的内部结构图,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5) 第五、六自然段
①出示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是第五六自然段中的重点文言字词:帷幄、目、下车、视事、乞骸骨。
因为第四五段中涉及到当时的背景,所以由师生共同翻译这两段。
②这两段主要写了张衡哪方面的成就呢?找同学回答。
生:有第六自然段中的“治威严,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理政”可以看出主要写张衡的政治才能。
明确:这两段主要讲了张衡在政治方面的才能。
4、人物传记的特点
我们已经学完了这篇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每段的内容我们也分析完了那下面我们回过头来从头看一看张衡的主要贡献。
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作《二京赋》文学成就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
善机巧,作浑天仪,作地动仪科学成就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治威严,整法度,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治才能
问题一:作者在写张衡成就时,有没有侧重点?
生:有,重点介绍了张衡的科学成就,在科学成就中又重点介绍了候风地动仪。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有所侧重,重点介绍了张衡科学方面的成就,特别是候风地动仪。
问题二:范晔在写张衡的这些成就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生:按时间顺序,文中有永元中顺帝初阳嘉元年永和初永和四年
师: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传记的一般写法:
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5、情感价值态度
张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仅仅是他智力超常吗?
张衡曾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所以张衡之所以取得惊人的成绩,他靠的是勤奋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勤学苦练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的人。
6、课后作业:
翻译课后练习题句子。
张衡传教案 篇3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张衡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张衡传》主要扣住两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语言简炼、形象、具体;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3、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价值观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的剪裁;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讲读课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用图片导入:先用多媒体显示下面的图片,然后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幅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仪器叫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发明这个仪器的是哪朝科学家叫什么?(待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继续)
地动仪 张衡
对,这个仪器叫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张衡发明的。(张衡,就是从小喜欢数星星的那个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文章——《张衡传》,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范晔及《后汉书》:
该文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三、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巩固上述文言知识,并认真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课文特点探究:
1、本课文详细介绍了张衡一生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文章的基本思路清晰。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可先让学生思考品味,然后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人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7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2、写作特点:让学生根据上述分析,自己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具体表现为:
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二、学生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又是怎样写的?
提示: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3.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材料的?
提示: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5.本文和《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示:《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三、课堂链接:现代传记文的阅读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1、该文概括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地震学方面
艺术方面
文学方面
地理学方面
数学方面
气象学方面
机械学方面
天文学方面
2、“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和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怎样理解?和上文是什么关系?
科学和文学是对上述多种方面的再概括,“如此全面”又是总概括。这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上文属于分——总关系。
张衡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衡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地震预测与地动仪引出张衡,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2.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3.解题。
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其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有评介与探讨人物思想状况、所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4.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正字。
5.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
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2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3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三、合作探究
1.张衡凭什么名垂青史?
明确: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德才兼备,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张衡取得巨大科学成就、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
2.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体现在科学著作与科学发明两个方面。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明确: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观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2)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证明)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3)因
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4)乃
十年乃成(才)
遂乃研核阴阳(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5)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6)制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4.通假字。
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一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被动句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介词结构后置句
果地震陇西
(5)省略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再转为太史令
(6)状语后置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①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②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问和技能)
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③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④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⑤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⑥史汉:《史记》《汉书》。
⑦《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⑧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⑨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⑩《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张衡。两都、二京:两个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郎中:官名。
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行:去应荐。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就:就职,任职。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应:应职,接受官职。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其他
①年号纪年
永元中 阳嘉元年 永和初 元丰七年 元和十年
②地名
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京师(京城)
③学校
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庠、序(学校)(“俾入邑痒”)
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④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张衡字平子 屈原名平
韩愈字退之 苏轼字子瞻
苏辙字子由 诸葛亮字孔明
刘备字玄德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五、作业
1.熟读课文,熟记相关常识;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张衡传
范晔
品格文才
科学成就 全才
政治才干
张衡传教案 篇6
《张衡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衡一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弄懂一些专指词语,疏理文言否定词。
(三)学习记叙和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难词难句解释。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王逸注:“从容,举动也。”不能作舒缓、不急迫来讲。淡静,淡泊娴静。全句:(他)平时举止淡泊娴静。
(2)衡不慕当世:当世,是当世之人,即当时的掌权者。
(3)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公元1XX年(安帝永初五年)拜郎中,1XX年(安帝元初元年)迁尚书侍郎,1XX年迁太史令,121年(安帝建光元年)迁公车司马令,126年(顺帝永建元年)再复为太史令。文中所指“五载”,即公元121年辞太史令,拜公车司马令,到126年又复为太史令的“五载”。
(4)咸怪其无征:征,是应验、征验、效验的意思,不宜作“证据”讲。
(5)“举孝廉”、“辟公府”、“累召不应”、“公车特征”:举,推荐。辟,征召。召,呼唤,特指上对下的呼唤,引申为招致,征,召,特指君召臣。“举、辟”二字在这里都表被动。
(6)“拜郎中”、“迁为太史令”、“积年不徙”、“再转复为太史令”:拜,授予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才是贬官。徙,表一般的调职,有时也用以表示降职,本文指前者。转,迁调官职。这四字的意思很接近,略有区别。
(7)关于“璇机”的解释:一说是玉饰的测天仪器。一说,“机”即“玑”,“璇机”是两颗星的名字,即“天璇”和“天玑”。从上下文看,似以第二说为宜。用“璇”“玑”二星指代北斗七星,又进而指代天文,“妙尽璇机之正”即精通天文的意思。(把“璇机”指代天文,可参见王力《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第787页)
(二)作为传记,它的一般写法是怎样的?本文是怎样写的?
分析:按照传记的体例,开头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柳敬亭传》都是。本文也是开头介绍姓名、籍贯,结尾写到他死的年代。所以本文是完全按照一般传记体例的写法来写的。
(三)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本文是怎样处理人物的材料的?列出它的结构提纲。
分析:传记记述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进文章去,而只能记述人物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同时显示出这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结构提纲——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
第二段(第2、3、4自然段):介绍张衡辉煌的科学成就。
(1)张衡的潜心科研
(2)张衡的不慕名利
(3)张衡的重大发明
第三段(第5自然段):介绍张衡杰出的政治才干。
(四)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
分析: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
二是“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德,他才能把全副精力扑在科研工作上,在获得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客观条件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乃至候风地动仪得以相继问世。
(五)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是主要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记事状物的?
分析: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时间——阳嘉元年
名称——候风地动仪
材料——以精铜铸成
外形——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灵巧的:都城洛阳与发生地震的陇西郡相距一千多里,地动仪竟能及时测报,可见其灵敏准确的程度。文章的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因此,候风地动仪虽已失传,根据这段文字却能复制还原。今天读这篇文章,除了把它作为一般的传记作品,更可把这段文字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来学习,让学生读了以后仿照着写一段说明文。
(六)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分析:全文三大段,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有相互联系。比如第1段的“从容淡静”与第2段的“不慕当世”;第1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3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1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2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七)《张衡传》的原文全面地记叙了张衡在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的成就,选作课文时删节较多。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
分析:原文比较多的篇幅收录了张衡的文学创作,节选时都略去了;“永和四年卒”之后还有:“著《周官训诂》,……凡三十二篇。”综合介绍张衡的著作和学术上的成就,节选时也略去了,使第5自然段突出了张衡政治上的表现。而原文中有一些政治经历,因关系较小,也略去了。在写到他的为人时,详写了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了“上书乞骸骨”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节选时又删去了原在第4、5自然段之间,不敢与阉党斗争以及明哲保身等表现的文字。可见,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这样,它就既全面地仍从文学上、政治上、科学上三方面介绍了张衡一生中的重要表现,又重点突出地详写了他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在重点写他的科学成就时,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地动仪时,除了具体记述机构、作用以显示其不平常的科学才能外,还生动描摹了地动仪的形状雕饰,使所写事物更为形象;对地动仪不仅写了它的“静态”,还写了它的“动态”,不仅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一语概述了它的灵验,还用“地震陇西”这一典型事例证明它的神妙。由于剪裁恰当,详略适宜,使人对他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表现和性格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而对他首创的地动仪则印象更为突出鲜明。
(八)本文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写得那么具体细致、清晰扼要,还由于作者是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深入理解这部分的文字,有助于学生记事状物能力的提高。(这一内容,可作为基础好一点的班级进一步探讨之用。)
分析:大体上可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即第一句,点明地动仪制作的时间和名称。
第二层“以精铜铸成……周密无际”,写地动仪的构造。构造写得井然有序:先写材料,再从大小、形状以及外形上部的雕饰综述整体的构造,再以“中有都柱”一句从外过渡到内,分述内部构造,然后又回述整体构造,涉及外形的下部。使读者既看到地动仪完整的形象,又理解内中的机构。这是具体事物说明的关键部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按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决定说明的顺序。这可算是地动仪的“静态”。
第三层“如有地动……未之有也”,写地动仪的功能,或者说是它的“动态”吧。这里用“振”、“吐”、“衔”几个动词准确、连贯,说明都柱、龙首、铜丸、蟾蜍的报震功能的灵敏,却只用了十三个字的一个假设复句,“振声激扬……”是说功能的自动。“虽一龙发机……”一句说明地动仪八道机关的报震功能的准确。唯其功能灵敏、自动、准确,而且从古未有,所以作者予以称赞。功能,是具体事物说明必不可少的内容。
构造,要写得条理清楚、具体精确,功能,要写得恰如其分、切合实际。
第四层“尝一龙机发……所从方起”,写地动仪的验证。这看似设下的波澜,以显示“合契若神”的效果,点出科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实际更可使读者领会张衡发明地动仪的重要意义,即从此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架观察地震的科学仪器。
总之,这段文字除开头的时间与名称之外,是从地动仪的外形、构造、功能和验证几个角度去观察并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值得好好学习。
(九)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句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结合课题注释概述文化常识。
《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乐羊子妻》,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二)指导自读。
1.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读提示”第二小节已作了说明。自读课文时,要对照提示想一想,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刻苦钻研的精神表现在哪里?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自读时要适当圈点勾画。
2.本文叙事按时间顺序写,而且详略得当。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的?写得最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本文语言质朴简练。试举例说明。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自读作业(除翻译外,可直接做在书上):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衡少善属文( ) ②不好交接俗人( )
③累召不应( ) ④五载复还(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b.虽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3.“思考和练习”二。
4.翻译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语法现象。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四)讨论自读疑难问题。
(五)同桌互相批改自读作业。
自读作业参考答案:
1.①sh4o ②h4o ③l7i ④z3i
2.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3.(略)
4.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六)根据自读作业情况,对以上语法现象进行小结。
(七)自读、理解“思考和练习”三至五。
(八)检查自读理解情况。提问:
1.张衡的高尚品德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其“从容淡静”又表现在哪里?
2.张衡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课文重点记叙的内容是什么?
3.课文的语言质朴简练,你是怎样体会的?
4.和《屈原列传》相比,这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研核”,孜孜不倦,贡献卓越;(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禽奸党。
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善属文”,作《二京赋》;二、“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四、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张衡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伟大学者。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研制成功史无前例的候风地动仪。课文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因而对候风地动仪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语言质朴简练。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短短二十三字,就写出了张衡的学历、水平和特长。“……不行,……不就,……不应。”充分表现了张衡不慕名利的品德。“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节奏感很强的语言,表现了张衡的态度果断,措施得力。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揭示屈原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而《张衡传》为了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发明候风地动仪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九)翻译课文第4自然段。
(十)小结。
〖小资料〗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科学家。17岁离家,先后到长安、洛阳,拒绝官僚贵族召请,在太学日夜攻读,博览群书。28岁任南阳太守鲍德主簿。29岁写成《东京赋》、《西京赋》。《二京赋》是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写成的。34岁为郎中,后又作过尚书郎。太史令、侍中、河间相一类的官。作太史令最久,前后几次,历时数年,掌管天象观测。写有著名天文著作《灵宪》和《算罔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他用肉眼观测星星,制成星图。当时他观察到星星有2500多颗(现代天文学用肉眼能看到3000颗左右)。汉阳嘉元年(132年),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任侍中期间,遭受宦官谗毁,遂作《思玄赋》以宣情述志。59岁离京任河间相,在职之年,“郡中大治,称为政理”。以后又征召为尚书,不久即去世,终年62岁。有《张河间集》存世。
张衡勤敏朴实。崔瑗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体性温良,仁爱笃密,与世无伤”。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说他是“约己博艺,无坚不钻”,“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东京赋》、《西京赋》描写洛阳,长安的繁华,讽刺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描述了一些民情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危机四伏的深刻忧虑。他的诗歌以《四愁诗》成就最高。诗分四章,写他的“所思”在“泰山”、“桂林”,“汉阳”,“雁门”等“远道”,但都有障碍,而不能致。以一种情诗的形式寄托了政治的怀抱。它是一首七言诗。在它以前,《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有一些七言句。汉代韵文七言句逐渐增多,但通篇都是七言而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以这首诗为最早。他也研究过地理学,绘出一幅地形图,流传好几百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图记》卷四里又把他列为后汉时期六大名画家之一,在数学方面,他对圆周率也很有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教案 篇7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文章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文章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张衡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诵读法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初步了解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第二课时在深入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1、“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3、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诗》《书》《礼》《义》《乐》《春秋》(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三、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2、范读
正音:善属文(zhǔ) 连辟公府(bì) 邓骘(zhì) 璇玑(xuán) 算罔论(wǎng)
傍行(páng) 河间相(jiān) 乞骸骨(hái)
四、问题设置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讨论明确:(1)品格(2)文学(3)科学(4)政治
2、理清提纲:
明确:
第一部分(1节):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
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
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
3、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句(第一段)
4、质疑、点拨
实词: 属、贯、辟、奇、就
虚词 : 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句式 :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5、分析评价
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那些品格和才能?
明确: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五、深入探讨
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这对你有哪些启示?
(1)、广泛学习
(2)、不要骄傲自满
(3)、从容淡静
(答案多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这篇传记,对文章内容做了整体感知,初步认识到张衡的“全面发展”,重点研读了第一段,充分认识张衡的品格和才能,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
七、作业
以“人性与才华”为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八、板书设计
张衡传
一、品格、文学(1节)
二、科学成就(2-4节)
三、政治才干(5、6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认识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和杰出的政治才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结构,了解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和政治才干。
二、问题设置
1、张衡在科学上有哪些成就?
讨论明确:
(1)作浑天仪。
(2)著《灵宪》《算罔论》。
(3)铸造地动仪。
2、默读课文3-5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
(1)质疑、点拨:
实词: 雅、征、再、迁、员、尊、发、制、方面、怪、征
虚词 : 以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2)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
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默读课文6、7段,疏通文句,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
(1)质疑、点拨
实词: 损、疾、目、出、不轨、下车、乞骸骨
虚词: 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句式: 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2)明确:
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
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4、选择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
明确:(板书)
(可贵的)品格 (辉煌的)科学成就 (卓越的)文学才能 (杰出的)政治才干
三、深入探讨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1、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 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
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
2、从全面发展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用锤炼的语言,从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了张衡,重点突出他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层次清晰,从中让我们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张衡传教案,希望大家能多加的复习一下,相信大家对张衡传这篇文言文会理解的更加透彻。
张衡传教案 篇9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 1800 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 1959 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 . 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 《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诗集传》
(传记) (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 1700 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 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 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 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游三辅、观太学 通五经、贯六艺
因── ── ── ── ──→果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然 然而 (转折复句)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从容淡静、不交俗人 举孝廉不行、辟公府不就
(概括叙述) (列举事例)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关心国事)
精思博会(文才出众)
⑥小结:才能奇特,品质高尚。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如不应
(侧写其才之奇) (正写其品之高)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 分析结构。
采用明段意分段法:先逐段概括段意,然后用合并同类项法把相关联紧缩密的自然段合在一起。
全文五个自然段中,二、三、四自然段讲的都是张衡取得的科学成就,自然应合为一大段。这样,就理清了的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①
(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 )
第二部分是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一是仕途情况,以及制作浑天仪和著《灵宪》、《算图论》的情况;一是专门介绍候风地支仪。显然,后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作者这样处理的详略安排。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张衡一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而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最为突出,理应成为本文记叙的重点。
四、小结
1. 了解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明段意分段法。
2. 了解的详略安排。
五、作业
1. 书题二、三、四
张衡传
课型: 新授
授课时数: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 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 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 查讲评作业
从书题三、四、五可见,课文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既有文言词句方面的知识,也有文史、文化方面的常识。只有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扫清阅读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从而理解的内涵。对课文中涉及地这些文化、语言方面的知识,必须经常地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并迁移动用,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二、 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②五经十《乐》。(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 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11) 行:去应荐。
(12)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13) 就:就职,任职。
(14) 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15) 应:应职,接受官职。
(16) 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9) 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 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21)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22)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23) 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 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3 . 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 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 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 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 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 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 班固字孟坚
4 . 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1) 时人为人语日:“《五经》无双许叔重。”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三、语言知识
1 .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2 . 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 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3 . 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 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 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 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附录】
板书设计
无骄尚之情
举──不行
一、品格文才 不慕名利 辟──不就
召──不应
敢于讽谏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
张衡传 才高于世,奇其才 世所罕见
善机巧──作浑天仪
善术算──著《灵宪》、《算罔论》 略
二、科学成就 时间、名称
造候风地动仪 构造、功能 详
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为何河间相
称为政理
上一篇:通用2篇 九下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下一篇:张衡传教案 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