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 南京大屠杀 语文版八下 教学设计?汇编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精选5篇)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 篇1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军国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课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介绍报告文学的风格,指导阅读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
3.师: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原
4.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但除此之外
板书课题。 1.看影片和图片,为南京大屠杀血淋
2.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所知与认识。
3.生:落后就要挨打,半封建半殖民地
4.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约 分钟)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介绍报告文学的整体风格,将内容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从而指导 1.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来阅读课文,
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学生阅读本文。
2.抽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根据学生的表述,补充,纠正。
2.划分课文层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
3.与教师共同明确文章结构,了解作
三、分析课文l-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阅读1-8自然段。
2.结合报告文学的特点,组织学生讨
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 篇3
16.南京大屠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3.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4.准确认读生难字词,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是:观看影片,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最后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专门设置了一堂讨论课。
情感态度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3.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内容编排设计以及用史料为证表达自己态度的方法。
2.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本文为何从老太太写起是一个疑点,要加以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具体情况。关注当今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
2.准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
◆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日军侵华与抗日战争历史。2.预习课文,标记理解有疑问的地方。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创设情景,导入课 1.观看影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2.介绍报告文学的风格,指导阅读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展示
相关图片。
2.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日军侵华史、
抗日战争的了解和认识。
3.师:大家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原
因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吧,谁跟我们
说说?
4.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但除此之外
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在学习课文
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1.看影片和图片,为南京大屠杀血淋
淋的场面所震撼,心中充满愤慨。
2.纷纷发言,讲述自己的所知与认识。
3.生:落后就要挨打,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旧中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土地上
的人民,导致了南京城内30万居民
的被害。
4.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
二、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介绍报告文学的整体风格,将内容
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从而指导
1.抓住报告文学的特点来阅读课文,
了解文章内容。
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3.研读阅读课文1~8段 3.研读1-8段
学生阅读本文。
2.抽学生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3.根据学生的表述,补充,纠正。
2.划分课文层次,归纳文章的主要内
容,并思考本文作者的意图。 ’
3.与教师共同明确文章结构,了解作
者意图,作好笔记。
三、分析课文l-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阅读1-8自然段。
2.结合报告文学的特点,组织学生讨
论交流本课题目与开头的特色。将
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3.师: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老太太的
经历来开始文章的写作?
4.指导完成随堂练习1。
1.快速阅读。
2.分析讨论本文标题和开头的特色。
3.思考回答。
生:因为她是曾经受到日本侵略者
迫害的中国民众的缩影。
4.完成随堂练习l。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影片,扩充了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这节课对报告文学的特点作了一定的分析,学生针对其特点浏览了全文,理清了文章结构,并重点分析了课文的前半部分。
五、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标题:吸引力和震撼力;概括力和气魄
开头: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制造悬念,引发主题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研读9—33自然段 1.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内容安排及写作特色
2.研读34—38自然段 2.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意图
一、研读9~33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快速浏览9-33段,可以请
几名同学朗读9--15段(提示:这是
唯一一节详细叙述)。
2.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情况。
3.师:这一节一共讲述了哪些内容?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2。
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快速阅读课文,朗读相关段落。
2.倾听,充满情感。
3.根据9—33自然段中的多家新闻媒
体报道,将其分别改为30字以内的
新闻导语。
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二、研读34—38自然段(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34--38自然段。
2.师:前文讲述了历史事实,这一节表
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请问作者的
情感态度是什么呢?
3.抽多名学生回答,小结。
4.结合报告文学的特征说明本节特
色。(见课末板书设计)
1.充满感情的朗读。
2.思考。
3.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与教师共同探讨完成。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按照课文浏览、内容分析、特色探讨的顺序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情感有了深入了解。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中间 结构 多线条发展
事件(或人物) 以线穿珠
效果:鲜明、集中、新颖,表现主题
结尾 鼓舞展望式
哲理思索式
效果:余味无穷
教学步骤
(第3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 1.查字典或通过课文掌握字词
2.组织讨论 2.讨论交流,确立目标
一、掌握字词(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完成随堂练习设计3。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方式完成字词
积累。
二、讨论.明确懵感态度价值观f约 分钟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1.师: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多
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1946年2
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
1.生: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可信度,南京
大屠杀是有据查的,并非当前许多
日本人认为的那样是凭空捏造。
史料,请问引用这些资料有什么作
用?
2.组织讨论:作者结尾时说南京大屠
杀“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
怎么走”,为什么?我们以后的路到
底该怎样走?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
应该怎样要求自己?
2.积极参与讨论,表明心志,明确情感
态度价值观。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是堂讨论课,其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历史的惨痛教训,明确方向,树立目标,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四、课末板书设计参考
南京大屠杀
温书林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明确方向,发奋图强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尽管证据确凿,南京大屠杀却仍不被一些人特别是日本人承认,而且中国受害人的理赔之路异常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未来之路我们该如何去走?教师可介绍当今日本政府和社会对日军侵华历史所持的态度,启发学生作深入思考。
惨绝人寰举世闻名
个性练习设计
作者在文中写道:“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应该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教学探讨与反思
1.这是一篇关于日军侵华历史的报告文学作品,所以一要注意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要注意结合报告文学的风格特点来讲述课文。
2.文章比较长,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在培养学生情感的时候,注意创造情景,调动大家的情绪。
补充资料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当时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被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
这场大屠杀,是在日本当局策划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等战犯的指挥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
南京暴行发生之后,引起中国人民和世界正义人士的极大愤怒和谴责。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在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廷谴责日军“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
然而,在日本却有人否定历史事实。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便是其中的一个。此人于1984年6月出版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想把南京大屠杀从历史上一笔勾销。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人证、物证俱在,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 篇4
南京大屠杀
教学目标:
1. 整理归纳出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2. 品味报告文学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激发民族义愤,激励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国热情。
重点:整理归纳作者列举的几大案件,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体会作者隐含于文字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目导入
提问1:课题中有“屠杀”两字,通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给“屠杀”下个定义。
提问2:“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要再加上个“大”字?
二、细读文章,归纳“大屠杀”案件
1.(列表)归纳“大屠杀”案件。
2.明确:“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之多,屠杀的残忍度之烈。日本军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不分对象,尼姑、平民、军人甚至妇女儿童。说明他们以杀人为目的,想要亡我中国。
三、感悟文章议论部分,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1、思考:日本在中国实行屠杀政策并非始于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亡我之心由来已久(东北三省、上海、河北、南昌都在37年前发生过类似的屠杀事件),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呢?
2.、带着这个问题散读课文第三部分。(重点品读“作为历史的回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等句)
明确:国土如此之小的日本野心极大,妄图将中国灭亡,“南京”是中国当时的首都,显然日本军国主义是要“杀一儆百”,其野蛮和残暴程度可见一斑。
3、思考: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野心来吞并中国,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明确:因为当时中国太落后了,综合国力不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增强国力。——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四、感悟作者隐于文字背后的情感
提问:最后一部分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一篇好文章通常作者都会将自己的情感隐藏于文字中,比如“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句,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燕子矶大屠杀”加上这句话呢?
明确:1、美丽的地方却成了屠宰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日军的残暴,中国人民的无辜。
2、如今的燕子矶依然秀丽,但它却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应该忘记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血腥屠杀,亡灵们的哀号,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更不要让这段悲剧再一次重演。
五、回家作业
类似“风景秀丽的燕子矶”这样将作者情感隐于文字中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回家后
找出一两句,说说它们分别隐含了作者什么思想,有什么作用?
感悟如下:
每次聆听陈老师的教诲总会有茅塞顿开之感,今天也是如此。当我整理完陈老师口诉的自己上过的《南京大屠杀》的教案后,再对比自己的教案我又有了新的发现与启迪:
1、语文老师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拉回课堂。
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如说的那样轻松。就那我今天上的这堂课来说吧!原本我选择这篇
自读课文就是因为它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民族义愤,能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有些感染力。没想到一节课下来还是因为多种因素而没能实现原定的目标。虽然我试图用老师范读来增加感染力,带动全班的氛围,但是同学们却一如既往地“我自岿然不动”,搞得我挺被动的。
其中当然有客观的因素诸如时间上少了10分钟,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通常都有点没睡醒等等。但究其主观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我的课没有备好:主要是我忽略了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知识同学们是“已知”的这个问题,在“已知”的情况下就应该试图给他们一些“新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而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往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教会学生从“无知”到“有
知”,而语文是母语,是自小就在不断训练不断“明白”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语文学科要把同学们的兴趣停留在课堂,还是要努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习得“新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2、 教师首先要熟悉文本,要经过一番专研琢磨,这样才能备好一堂有“效率”的课。
今天我的这节课无疑是在做一次无效的劳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仅仅关注如何将报告文学的三个特征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他们在体验感悟中获得这三个概念。其二,指导学生圈画有关表现日军残暴,人民无辜的语句过繁、过细。
基于以上两点,我反思我的这节课没有带给学生们新的知识,而只是在做重复劳动。这不符合二期课改“长文短教”的精神。
正如陈老师说的那样,对于初三年级,语文老师应该关注知识的整合而不是将知识机械地重复。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三接下去的复习课是有指导意义的。
再次对比两份教案不难发现,陈老师在多年研读教材,教材已烂熟于心的前提之下依然不断地在求新求变。在陈老师的教案中对课题“南京大屠杀”有了一番新的诠释,并分别以“给‘屠杀’下定义”,“为什么在‘屠杀’前加个‘大’字”,以及“作者为什么要选‘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的这篇报告文学的题材”这三个问题串联起了三大环节,构思巧妙。而最后“感悟作者隐于文字中的情感”这一环节更能培养初三学生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上一个台阶。
3、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规范,要有感染力,更要注意精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能言善辩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说话得体又精炼,而且还能思路明
晰可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就拿我今天的课来说,事后在评课过程中前辈们为我指出了不少不规范的课堂用语,比如在提到日本军国主义时因为紧张的缘故我说成了“日本人”等等。
当然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但是我会牢记教研员李老师的提点:努力先从“每堂课提问不超过六个问题”开始尝试,循序渐进地规范并完善自己教学的语言。
语文版八下《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汇编 篇5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
之所以称“虚录”,因为我的文字无法再现课堂真实的情景。
我一改往日满面笑容的形象,神情庄重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讲台上放着一盒彩色粉笔),对学生说:“这节课老师本来想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的。老师刚才又读了一遍,对不起大家,老师不想讲了,大家自己看吧。”学生纳纳地望着我。“大家默默地读这篇文章,按老师的要求,不必举手,随时上来在黑板上写点什么。”我用红色粉笔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南京大屠杀各个事件的时间、具体位置、相关数据!!!”我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文字要精练些,不写的学生默读课文。
学生长时间默读课文。我神情严肃地凝视着学生,教室异常的安静。学生陆续上来板书:“1937年12月15日。”“燕子矶”“50人到100人”“幕府山”“江心岛”“草鞋峡”“100名”“89人”“78人”“12月10日中午”“上午11点30分”“1937年12月13日”“105人”“106人”“150人”“28案,19万人”“858案,15万人”“34万人”………学生越来越多的上来写,黑板上数据增添着,重复着,叠加着。我依然神情严肃,默默地望着学生写,一言不发。
学生写完,没人再上来写了。我语气平缓地说:“这篇文章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是真实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一一发言:“是真实的”“确实是这样”“这是历史事件”。其间我反复问“为什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总结了一句:“课文中讲到的事情,不少是当事人的口述和资料的记录,不是作者的猜想。”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任何评论,最后在“34万人”数据上画了个人头骷髅,依然神情严肃的望着学生们。
稍后,我在黑板上“大屠杀”一词上划了一个粗大的圈和一个叉,说:“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找出与这个词有相关意义的词,也不用举手,随时上黑板来写。”学生默读,陆续上黑板写:“蹂躏”“惨遭”“悲嚎”“恐怖”“凶神恶煞”“黑洞洞的枪口”“狞笑”“层层叠叠的尸体”“枪声震耳欲聋”“刺戳”“垂死呼号”“猛烈开火”“各举战刀”“狰狞而笑”“焚尸”“活埋”“骨灰残骸”……上台的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着,文字叠加在数字上,黑板上写得满满当当,狼藉一片。我依然神情严肃地注视着学生们写,依然一言不发,没有评论,其它学生在默读,教室里非常安静。我默默地在学生写出的词语上缓缓的划上圈,打上大大的问号?(我想用神情和动作来传递我的心情和感情)然后,让几位学生站起来反复读这些词语,我提示他们读词的语调。(我并不要求学生解释词语,让他们自读自悟)。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为悲惨的场面来朗诵相关文句文段,有几位女孩子读着读着,泣不成声,没有读完,我让她们坐下,我接着读:“少妇中弹倒下……”“敌人的机枪猛向我们扫来……”“可……天哪!……”“人群像炸了窝……”,我泪眼婆娑,一些学生在低声哭泣,教学里安静极了。(这是本堂课的高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依然没有任何评论。
稍后,我让学生再默读,再随时上台写表达作者心情和感情的词句。学生默读,不断有学生上来写:“极大的震动”“徘徊”“提起沉重的笔”“悲愤的心”“战栗”“难以表达”“令人发指”,然后,我让学生朗诵相关的段落,提示他们注意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和感情。
然后我点明“报告文学也重在文学性,有大量细节描写,如大家读的场面描写,有抒情的语言,如大家读的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一教学环节结束。
最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几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评价说学生读得很好,我又读了一遍:“……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读最后几句,我异常激动。在我读的过程中,下课铃响,学生却一反往常的依然静静地坐着听我读。
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练习后的“字词积累”中的所有的词写一段文字,来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面;让学生根据课文后提供的网站去查阅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发到我的邮箱。
东方雪评:
情境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其中也包含相当深刻的德育指标。唐老师的课真正是带着学生走进了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向学生。课堂上寂静实际上可以看出情感的潜流在汹涌,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学生自己体悟,让学生自己打开历史,这比老师介绍强一万倍。
由此,我又想起当初我设计《虞美人》的想法,本来我也想一袭长袍,跪拜天地,幽怨地唱着那醉不成欢的曲调,但因为是公开课,后来还是放弃了,留给自己的是遗憾。——我们现在教学生得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让学生教育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若曦评:
我看到了老师肃穆的神情,看到了学生默默读书被深深感染的样子,看到学生默然有序的走上讲台,书写下那些让人泪下的词语,我也忍不住像唐老师一样\"泪眼婆娑\"了^^^^这课上成这样,当然是极大的成功.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标要求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老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在课上,唐老师和学生虽然对话不多,但是有充分的情绪交流,师生之间互相感染,共同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沉痛悲哀的情绪。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这样描述:“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交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2。这里我还想说说朗读时机的问题。
日前讨论李镇西课的朗读时,我曾说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要上来就让学生大声朗读。毓君老师持不同看法,说不出声读书不是好的学习方法。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就想:如果开课老师就让学生朗读,效果会怎么样?恐怕不一定有现在这样好吧。看来,对于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不同文章的文体风格,可以选择朗读和默读的不同形式,而且,对初次接触这样包含沉痛悲愤情感的作品,还是默读好些。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后,在学生被深深的打动之后,学生读书,凄然泪下,老师读书,情绪悲痛。师生之间都被深深的感染了。
3。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说,这节课让学生注意到了最能表现南京大屠杀时间的数字和细节,最能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让学生在词语揣摩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绪。相当成功。
想必大家上这节课的时候都觉得痛苦:学生怎么这么没心啊?这样打动人心的文章怎么就打动不了这些学生呢?
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不是学生难以打动,而是我们没有创设打动学生的情境。
向唐老师致敬~!
受益匪浅。
铁皮鼓评:
确实是神来之笔。
但现在用这种词仿佛不恰当。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课。
当老师进入了情境,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表达,学生便理解了。
为唐老师叫好!为唐老师而感动!
这是给初中学生上的。(我猜测)如果是高中,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相关的影像资料。我还会出示近来年的索赔风波,齐齐哈尔毒气风波,会与他们重新理性地探讨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
烟鬼猫评:
平时上课,总觉着和学生隔着一座山。你费力地登上山,在山上一通狂喊:“看到了吗?这有一朵漂亮的花。”“大家看呀,立于山顶,一览众山小。”“看,我抓到了白云。”学生呢依然在山下,遥望着不知在哪的老师,有气无力地回答:“哦。”
所以,怎样让学生和老师一块登山,一同欣赏山中绝色,就是最主要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山上有什么。唐老师此课,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较好的范例。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