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篇 第三册灯下漫笔
第三册灯下漫笔(精选3篇)
第三册灯下漫笔 篇1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小结过渡: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被这20个字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要么做不成奴(板书)隶,要么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什么是奴隶?鲁迅先生在一篇小短文里有这样很形象地描述。
(分发《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3.学生对文章中的“奴才”的概括。
(对生活有抱怨但又不思反抗,胆小怕事)
4.那么文中能相应表达出这一形象的语句语段有哪些呢?并请寻找出这些语句语段中的重点词语并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讨论之一)
5.参考:
A假如有一种暴力……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读)
(〈可包括提问“什么是形成百姓奴性人格的原因之一”〉愤怒地抨击了暴政,也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重点词语:羡慕心悦诚服恭颂)
小结:这段话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人、乱世人、牛马。这三者哪样最便宜?(乱世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牛马平起平坐?(太平盛世)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能把自己卖个牛马的价格便觉得洪福齐天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只求他决定他们怎么跑。
(揭示了老百姓们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奴性心态: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精神。重点词语: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小结:古人说:“下民易虐”,老百姓容易受到欺侮凌辱,受欺侮凌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反抗的心理,这心理像毒蛇,逐日地吞噬了一个人的精神。作者在如此写道时,是怎样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啊!
C假使真有谁能够……“皇恩浩荡”了。
追问:什么是“奴隶规则”?
(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6.我们现在能够回答出作者在概括中国历史两个时代时的心情了吗?
(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为一体,而又以怒——对暴政、怜——对百姓为主。)
小结:中国的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发展,中国的老百姓也在一会儿不如牛马一会儿略如牛马中艰难跋涉。“三千余年古国古”,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样一个小玩艺。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轿夫(老百姓)如果对坐轿的人(统治者)不含笑(作乱的人),中国也早已经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7.那么有“不含笑”的“轿夫”吗?作者又是怎样评论这些作乱的人的呢?
(黄巢张献忠等,“受意外的灾殃”,“将奴隶规矩毁得粉碎”,“给‘主子’清道辟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批判。)
(二)思辩讨论
安心为奴的,作者是哀怜;揭竿作乱的,作者又批判。请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揭竿作乱的人应该有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的胸襟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为了黄袍加身。安心为奴就会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①追问:②③④
(,就会不思反抗,从而。先生的思想核心是“立人”,而“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自由。)
(三)愿望憧憬
1.不是牛马不是奴隶,不是不如牛马和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先生希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人”的价格,做回真正的人,而转奴隶为人,我们应该是什么方式?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争)板书
2.现在已经“争”到了吗?现在是哪个时代?
(尚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先生理想中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第三样时代)
4.谈谈对“第三样时代”的理解。
(走出“一治一乱”的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老百姓成为社会的
主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鲁迅的迷惘与思考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找到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第三样时代是怎样时代?他没说。怎样争?他没说。(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板书划线)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我们能体会这位名满天下的伟人他内心的悲哀吗?他在探索着,他也在激励着我们去探索。
(五)总结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这样回忆:“有一天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在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象感到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板书设计
奴——————(争)——————人
第三册灯下漫笔 篇2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丰富的思想。
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
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阅读课。
教具使用:相关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背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笔试)
二、课文浅析
(1)主旨: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
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
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2)文章结构
按照《教参》的看法,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样说
来,这五段似可看成“赋比兴”的“兴”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
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
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
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
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
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
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这样一种分层方法是否是唯一的呢?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以一种崭新观念
分析、认识文章的结构。
(3)情感基调
在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中,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中,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中充满了鲁
迅先生一种沉痛而炽热的情感,充满了昂扬的战斗激情。
(4)寓含事理
文章中,作者在深刻冷静剖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充满理性、前无古人
的结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
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
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沉浮。
三、鉴赏示例
要我们借教参中的一段分析鉴赏文字,体会一下鉴赏的基础。
(1)原文: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
的。在这篇随笔中,他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
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
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
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
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
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简析:作者从背景出发,在对鲁迅先生的总体创作风格的某一方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
这篇文章的特征所涉及的情、理因素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而提出鉴赏点。)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
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
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
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
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
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
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
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生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
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
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
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
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
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教参·鉴赏要点》
(浅析:作者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及内容所依附的形式基础上,就表现的内容及内容表现的
内在原因做了透彻地分析,以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其中不乏妙论,如:“似盐溶于
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生动、形象。)
体会:散文鉴赏的基础很重要,它应包括对背景的了解,对作家总体风格的把握,尤其重要
的是深入细致地理解作品。
(2)思考题:能就《灯下漫笔》的结构特点做简单的鉴析吗?(提示:注意换钱一部分的
作用)
作业:深刻理解本文的基础上完成质监、3+X中本课内容。
第三册灯下漫笔 篇3
◆设计意图
课堂上读散文,多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读,从文章内容到表现手法,从“形散”到“神不散”。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能否从“读懂鲁迅”的角度去读,去认识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更多地发挥文章在人文方面的影响力,正是本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学生对鲁迅、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为基础,发挥教师激疑、助学、点拨的作用,培养学生归纳、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也是本教学设计意图之一。
◆设计提要
本设计分三步走:1、鲁迅对社会问题的审视力度。(从兑银换钞这一生活事件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鲁迅的历史观。(鲁迅对人类历史的看法与历代史料编纂者有何重大分歧?)3、鲁迅所关心的是什么?(联系有关材料对比阅读,悟出主题)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安排。主要方式是讨论式和笔记式相结合。
◆设计实施
1、鲁迅对社会问题的审视力度。
讨论:《灯下漫笔》一文是从一件什么事起笔的?用二三百字简要概括。
明确:文中开篇所写的是一件不大不小的日常生活事件。老百姓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又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而不得,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赶去兑现,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
点拨:本文以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作为思考的起点,并以此作导火索,引爆一番激烈的议论说理。
讨论:为什么这件事能成为导火索?怎么会从这件事“忽然想到”中国的老百姓“极易变成奴隶”?
点拨:可以从文章的第一部分中去找答案。从这一生活现象中鲁迅观察到国民性的弱点,(细读第3段)文中对老百姓的经济生活遭到的折腾作了速写。
明确:老百姓在时局的变化中,在得失的更迭中寻求一份自我安慰,这种心态与阿Q如出一辙。鲁迅入木三分的目光扫视过生活的层面,透视民众的病态心理,进而触及产生这种病态人生的社会背景──“极易变成奴隶”的时代。正是因为鲁迅对民众、对社会极其热切的关注,所以,并不引起平常人太多注意的生活现象,却能触动鲁迅的敏感神经,引起他的切肤之痛与振臂疾呼。
板书:鲁迅的眼力——生活事件——人性 社会 时代
(注:这一步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全文内容结构,又有助于了解鲁迅。)
2、鲁迅的历史观
讨论:鲁迅对历史的看法持什么态度?与历代史料编纂者和封建知识分子有哪些重大分歧?讨论时注意抓信以下词语:第6段:恭读、审察......高超、所谓......一流、咱们向来就很好。
第10段:发祥、发达、中兴、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
明确:鲁迅主张把人类历史定位于两种定义:(板书)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激疑:(1)这两种时代中老百姓的命运如何?
想做奴隶而不得 等于牛马的价格
暂时做稳了奴隶 奴隶(是人而非人)
(2)这两种时代的共同点是什么?
老百姓失去了做人的权利和自由。
3、比较阅读
(材料一)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材料三)为了有更多的抨击黑暗的阵地,鲁迅于1925年4月创办了《莽原》周刊,作为《京报》的副刊发行。鲁迅深深感到文坛上“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想由此引起新的一种批评者来,虽在割去敝舌之后,也还有人说话,继续撕去旧社会的假面”。(《两地书•一七》)鲁迅自己起了带头作用,他发表在《莽原》上的杂文,就都有着很深刻的见解,可以说是“社会批评”的杰作。
鲁迅还控诉和鞭挞了“中国的精神文明”。“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就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繁琐的条款,因此它“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 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在鲁迅这愤怒的呼号中,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思想得到了更为猛烈的发挥。他在写《灯下漫笔》之前的1925年4月,曾写过一篇《〈苏俄文艺论战〉前记》,显示出他已经开始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了,正是吸收了这种新的思想,他的战斗精神才变得更高昂起来。
(摘自林非、刘再复著《鲁迅传》)
思考与讨论:鲁迅的小说、散文我们已学过不少,综观他的作品,尤其注意将这篇《灯下漫笔》和上述材料作综合分析,看鲁迅始终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什么。同时可将鲁迅对国民悲苦命运的同情与古代志士仁人对老百姓的同情作比较,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刻画他们饱受贫困折磨的形象,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深刨造成这种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唤起人们关注。与历代志士仁人的同情心相比,鲁迅的同情心更显得深刻、彻底,他不是停留在一般同情的层面上,而是寄希望于青年人的奋斗“扫荡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彻底改变奴隶的命运。鲁迅的同情心出自对人民和整个民族命运的关心,同时蕴藏着对黑暗社会的强烈反抗精神。这正是一个革命家、思想家深沉、独到、彻底之处。
上一篇:精选14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