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精选2篇 祖国的大豆
《祖国的大豆》教学设计(精选2篇)
《祖国的大豆》教学设计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难词;
2.理清思路,正确划分层次。
3.分析第2——4自然段是抓住大豆的哪些具体特点进行说明的。
二、课文预习内容
1.读准“庶、秸、洼、沼、琳、琅、碱、胶、榨等字。
2.理解“琳琅满目、贫瘠、久负盛名、安家落户”等词语。
3.学会运用下列四组同义词:扩展、扩大;辽阔、广阔;形状、形态;采集、收集。
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大豆的?写了哪些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知道了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祖国的大豆》。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可从哪几发面去介绍呢?
生:自由介绍说明,并概括小结。(外型、生长环境、历史、用途等方面介绍)
师: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
2.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字注音。
“庶、秸、洼、沼、琳、琅、碱、胶、榨
(2)等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贫瘠、久负盛名、安家落户(强调“琳琅满目”的比喻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安家落户“的拟人用法。)
(3)完成课后练习五:辨析同义词,并分别口头造句。
3.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祖国的大豆的?
师提示:先归纳每个自然段的纲要。
(1)说明我国是“大豆王国”。
(2)说明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
(3)—(4)介绍我国大豆的种植区域的扩展情况。
(5)说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
(6)说明我国大豆的品种繁多。
(7)列举我国大豆的一些优良品种。
(8)主要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
(9)说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
(10)略说大豆的其它用途。
(11)对8——10节内容归结。
师生讨论明确:课文首段先从总体上说明中国是“大豆王国”,然后从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大豆进行具体说明。第一方面说明我国大豆的栽培史。这个部分又分两层,先说明我国大豆品种的改良过程。第二方面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其它用途。这一部分分三段,依次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其它用途。轻重有序,条理井然。
划分段落层次,形成板书:
第一部分:(第1节)我国是“大豆王国”。
第二部分:(第2-7节)栽培区域不断扩展
我国大豆的栽培史
我国大豆品种的改良过程
第三部分(第8-11节)蛋白质含量高
重要的油料作物
大豆是粮油作物中的一宝其它用途
4.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提问:本段抓住祖国大豆的什么特点来说明?又是怎样说明的?
生回答明确:本段抓住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这个特点来说明。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二是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三是许多古书中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四是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长达四五千年。
5.指名学生朗读第3、4节,并提问:这两节抓住祖国大豆的什么特点来说明?种植地域是怎样不断扩展的?
生回答明确:这两节是抓住祖国大豆种植地域广阔这个特点来说明的,从“我国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几乎各省市自治区都种植大豆这句话中可得到印证。我国大豆的种植区域是这样不断扩展的:西周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一带;汉武帝时,带到东北种植;唐宋以后,又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元代初期,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种植;现在,几乎各省市自治区都种植大豆。
6.布置作业
(1)给下列各组字组词。
蔗()釜()朗()秸()
庶()爷()琅()桔()
(2)课文第二自然段引用了曹子建的《七步诗》,这首诗的本义和比喻义各是什么?课文里的引用是为了说明什么?
(3)预习:课文第5——11自然段是抓住祖国大豆的哪些特点来说明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第5——11自然段是抓住祖国大豆的哪些特点来说明的?
2.领会课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1)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说明祖国的大豆的?
(2)课文第2-4自然段抓住大豆哪些特点来说明?
(3)课文第5-7自然段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祖国大豆的特点呢?
2.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大豆的栽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生:大豆的栽培经历了由“野生大豆——经过培育的大豆——优良品种的大豆”这样一个过程。
(3)野生大豆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说明的目的是什么?
生:野生大豆的特点是茎杆细,果实少,子粒小,粒形扁。经过培育,大豆的茎杆变粗壮,果实变多,籽粒变大,粒形变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也越来越多。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野生大豆和经过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态特点。
(4)第六自然段抓住了大豆什么特点来说明?
生明确:抓住种类繁多这个特点来说明。因为“仅九个省,就采集了三千一百多份大豆样品。
(5)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优良品种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黄金珠——颗颗金黄,粒粒闪光
天鹅蛋——粒大而圆,色泽晶亮
开原大白眉——含蛋白质高达百分之四十
满金仓——含油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三
碱豆——在盐碱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
水里站——在涝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
大肚脐、平顶香——耐干旱,耐贫瘠
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3.学习第8-11节。(1)抽读(2)课文抓住了大豆的哪些特点来说明?
生:营养价值高、用途广
(3)课文怎样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生明确:从大豆所含营养成分,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猪肉、水质牛奶的比较,大豆可以加工成一百多种主、副食品等三个方面说明大豆蛋白质的含量很高,也就是营养价值很高。
(4)课文怎样说明大豆的用途广泛?
生明确:从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饿饲料和肥料,是重要;的重要材,是机械、医药、化工生产的原料等来说明它的广泛用途。
4.以上分析了全文,请归纳一下,课文是抓住了祖国大豆的哪些特点来说明?其作用是什么?
生明确:课文抓住了祖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种类繁多、品种优良、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等特点,从而具体地说明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其它用途。
5.为了把大豆的特点说得更明白,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出例子,并说说其作用。
(1)引用说明:引用《诗经》里的诗句,说明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引用《汜胜之书》里的话和《七步诗》,说明汗魏时期,我国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种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饭的事实;引用《物类相感志》里的话说明我国人民早就食用豆油了。
(2)举例子:列举东北地区八种大豆品种,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3)作比较:如把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同牛肉、猪肉、水质牛奶的比较,并运用数据具体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7.课文中的许多语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前两个先示范,后三个学生辨析)
(1)在许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如果省去“许多”“残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这与事实不符。)
(2)从西周到秦汗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民重要的粮食之一。(如果省去“主要”一词,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从西周的秦汗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大不相同。如果没有“之一”这个词语,那就过分突出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言过其实。)
(3)大约在元初期,大豆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已经普遍种植。(这是根据某些资料作出的推测。如果句中没有“大约”一词,在时间上作绝对肯定,反而显得不科学。)
(4)特别是东北三省,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以上。(“35%以上”是强调“不少于”35%,这是概数,如果没有“以上”这个词语,就成确数。这里用概数更合理。)
(5)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0.5公斤大豆相当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猪肉,或6公斤水质牛奶。(如果没有“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这个短语,那么大豆与牛肉、猪肉、水质牛奶就无从比较了。
四、回顾小结说明文的学习要点。
五、巩固练习。(课后练习六)
《祖国的大豆》教学设计 篇2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难词;辨析、运用同义词。
2.理清课文思路,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3.分析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怎样推广大豆的,抓住哪些具体特点进行说明的。
二.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大豆是我国的名产,你可能知道。但我国栽培大,豆的悠久历史,以及大豆的品种之多,营养价值之高等等,你未必都知道。课文说古道今,旁征博引,非常具体介绍了我国的大豆,读后你将增长许多有关大豆的知识。
【新课导读】
一、正音、词解
1.给下列字注音。
庶(shù)秸(jiē)洼(wā)沼(zhăo)
琳(lín)琅(láng)碱(jiăn)胶(jiāo)榨(zhà)
2.解释下列词语。
琳琅满目贫瘠久负盛名安家落户
(强调“琳琅满目”的比喻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安家落户”的拟人用法)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本文是按怎样的思路说明祖国的大豆的?先在每段前做好序号,并归纳大致要点。
①说明我国是“大豆王国”。--第一部分
②说明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
③④介绍我国大豆种植区域的扩展情况。
⑥说明大豆是由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第二部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
⑥说明我国大豆的品种繁多。
⑦列举我国大豆的一些优良品种。
⑧主要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⑨略说大豆的其他用途。第三部分:大豆是粮油作物中的一宝。
⑩对⑧一⑨的内容归纳。
三、把②、③段作为一个整体看,思考:
1.这两节文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2.两节文字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3.文章引用《诗经》、《汜胜之书》《七步诗》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诗经》说明我国种植大豆历史悠久;
引用《汜胜之书》说明汉代大豆的种植面积已很广;
引用《七步诗》说明汉魏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已大量种植大豆,普遍煮食豆饭。
4.体会加点词的作用,说说加点词能否删去。
①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之一。
②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o.5公斤大豆相当于……牛奶。
明确:①不能。去掉,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有较大出入。
②不能。去掉,大豆与牛肉等就失去了比较的标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抓住大豆的哪些具体特
点进行说明的。
2.领会课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科学。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讲读第五至七自然段
1.大豆的栽培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明确:大豆的栽培经历了由“野生大豆——经过培育的大豆——优良品种的大豆”这样一个过程。
2.野生大豆的特点是什么?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是什么?这样说明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野生大豆特点:茎杆细,果实少,籽粒小,粒形扁。
经过培育的大豆的特点:茎杆变粗壮,果实变多,籽粒变大,粒形变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也越来越多。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野生大豆和经过培育的大豆的不同的形态特点。
3.第六自然段抓住大豆的什么特点来说明?
明确:抓住品种繁多这个特点来说明。因为“仅在几个省,就采集了3l00多份大豆样品”,可见种类之多。同时也说明了选育新品种的条件非常优越。
4.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优良品种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黄金珠”,颗颗金黄,粒粒闪光;“天鹅蛋”,粒大而圆,色泽晶亮;“开原大白眉”,合蛋白质高达40%;“满仓金”,含油量达23%;“碱豆”,在盐碱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水里站”,在涝洼地里也能很好地生长;“大白脐”、“平顶香”,耐干旱耐贫瘠。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二、讲读第八至十一自然段
1.抓住了大豆哪些特点来说明?
明确:课文抓住了大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两个特点来说明。
2.怎样说明大豆的营养价值高?
①所含营养成分多,②蛋白质含量高,③可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
3.说明大豆的用途广泛,表现在哪里?
明确: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上好的饲料和肥料,是重要的中药材,在油漆、机械、医药、化工等工业生产方面也有很广泛的用途。
4.引用《物类相感志》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说明我国人民很早就合用豆油了。
三、为了把大豆的特点说明得更明白,课文主要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并说说其作用。
①引用说明:(略)。
②举例子:列举东北地区八种大豆品种,说明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劳动人民培育出琳琅满目的优良品种。
③作比较:如把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同牛肉、猪肉、水质牛奶作比较,并运用数据具体说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
四、具体来体会语言的准确、科学
1.在许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如果去掉“许多”、“残留”,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所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印痕,这与事实不符。)
2.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之一。(如果去掉“主要”一词,那么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只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与原意大不相同。如果去掉“之一”,那就过分突出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言过其实。)
上一篇:《祖国的大豆》教案2
上一篇:精选12篇 清平乐·村居
下一篇:教学设计 石榴 通用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