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通用5篇 在太空中理家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通用5篇)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篇1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3、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教学设想:
通过了解太空生活,让学生熟悉太空的有关知识,感受宇航员的冒险精神、无畏精神、乐观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学习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的情况,引起学生的想像。然后由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导入。
二、字词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搓 拽 茬 吮吸 脉络
灼烧 沮丧 着陆 牙龈 脉脉含情
2、解释词语
纯粹 无暇顾及 沮丧 习以为常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
第二部分(2—27)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家各方面的情况。
第三部分(28)写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
四、精读第二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五层。
第一层(2—9),写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
第二层(10—13),写自己在太空中长高了。
第三层(14—18),写自己在太空穿衣。
第三层(19—24),写自己在太空中沐浴。
第四层(25—27),写自己在太空中的睡眠。
五、合作探究
1.第一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最后一段中“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中的“就这样”指的是怎样的生活方式?
3.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呢?并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说有的宇航员在睡觉时为什么会到处漂浮?
4、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
明确:吃食、跑步等在地球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了,在人们眼里显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www.x kb1.co m
5、文章最后说:“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明确:宇航员精神是探索精神,是冒险精神,是无畏精神,是舍己精神。
六、小结
1、中心
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2、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在太空生活中,运动、穿衣、沐浴、睡眠等,无不具有与地面生活不同的特点。作者一方面要叙述情况,一方面要解说事理,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为什么要跑步运动的问题,作者指出“人的身体,在不用花费力气的宇宙中闲置,就会急剧虚弱。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不适应再变成地球人的需要,甚至也不能处置着陆里的紧急情况,于是就需要锻炼。而跑步运动如果不穿上“连接在跑步机两侧固定着的金属板上”的铠甲,不费力气地跑,哪怕几个小时“也没有用”。作者将这些内容穿插在有关的记叙处加以阐释,使读者明白了太空生活另有特点的原因,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兴起;对于壮大未来太空探险者的队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语言准确严谨,表意缜密。
如文中多处运用“尽管……但是……”句式,先让一步承认某种事实,再转折开去指出另一特点,既全面地表达了客观情况或事理,又突出地表达了所要强调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
⑴尽管在太空中漂浮时,进行跑步运动也是可能的,但没有重力的拖拽,跑步不用费力气……对自己也没什么作用。
先让一步承认在太空中漂浮时跑步的可能性,再强调一般的跑步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表明了重力拖拽的必要。
⑵尽管我不太在乎自己到底进行了几次不停的奔跑,我只想说,我曾经绕着这个世界跑了一两次。
先让一步说自己不在乎到底绕地球奔跑了多少次,再强调表明只要能绕地球奔跑一两次就值得自豪。
⑶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倦。
先让一步承认不太方便,再突出表明自己对太空生活并不厌烦,实际上深感愉悦。
七、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太空生活,培养热爱航天事业的感情。
八、板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
适应太空生活。 (总)
如何适应太空生活。 (分)
(叙事明理相结合)(语言严密生动)
乐观、奉献精神。 (总)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培养探究、奉献和牺牲精神。
2、理解太空生活的记叙与科学知识的讲解相结合的写法。
3、掌握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想:
1.课前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推荐书目:
①《太空漂流记》(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XX年版)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
《奔向太空》 科学普及出版社
《飞向人马座》科幻小说 郑文光
《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太阳系历险记》科幻小说 儒勒•凡尔纳
③影视资源:
《太空站实录》
2.课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总体感知课文。
3.学习方法:运用合作方式,多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注重将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太空生活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2、总----分----总的结构。
3、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
4、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许多年前,我们就有关于太空的诸多遐想.美丽动人的嫦娥,凄婉忧伤的织女,勾起了我们对太空的无限向往,而今,宇航员果然一飞冲天,他们就是地球的使者,把人类的美好愿望带入了浩淼太空,驶向更为广阔的灿烂文明。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宇航员杰瑞一同进入太空之旅。板书课题《在太空中理家》作者:杰瑞•m.利宁杰。
二、整体感知
1、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
明确:吃食、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眠 〔写板书〕
2、提问: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并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
3、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觉呢?
明确:感到困难而又充满乐趣。
4、提问:作者是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无畏精神。
5、提问:其实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乐观精神。新课 标第 一网
6、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上叙述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思考全文结构特点?
明确:总----分----总。
教师点拔:本文开头总说了在太空中的生活,中间部分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在太空中理家的情况,结尾以“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总结全文,从而明确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链接相关资料,感悟“宇航员精神”。
提问:请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感想。
学生活动:
自由发言:结合“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等内容,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
四、结合课文,拓展科学知识。
提问:同学们,文章不仅将我们带入了崇高的精神世界,也将我们引入到丰富的知识殿堂,结合文章有关的事理解说,谈谈你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明确:如太空无地心引力,无压力,容易失重,吃流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
五、交流讨论,激发热情。
1、提问:读了本文,你一定深有感触。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就某一点谈谈认识。
六、课后探究。
学生活动:
自主完成: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
合作讨论:宇航员是探索科学知识阵地的一面旗帜,其实古今中外,为了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无数科学家克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创造出辉煌,你能列举一些人物,你又得到什么启发?
拓展探究: 收集资料,用100字写出你眼中的科学世界。
七、板书: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2、难点: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
[教学时数]一教时
一、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的情况,引起学生的想像。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总说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太空生活。
第二部分(2—27),分说自己在太空中理这遥各方面情况。
第三部分(28),写自己作为“前线的冒险者”而必须作出的某种牺牲。
三、精读第二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这一部分可分五层。
第一层(2—9),写自己在太空中跑步运动。
第二层(10—13),写自己在太空中长高了。
第三层(14—18),写自己在太空穿衣。
第三层(19—24),写自己在太空中沐浴。
第四层(25—27),写自己在太空中的睡眠。
四、探究
1、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
明确:吃食、跑步等在地球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了,在人们眼里显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2、文章最后说:“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
明确:宇航员精神是探索精神,是冒险精神,是无畏精神,是舍己精神。
五、小结
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六、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篇3
1.选出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脉 搏(mò) 垒 球(něi)b. 沮 丧(jǔ) 瞥 向(piē)c. 灼 烧(zhuó) 凝 成(níng)d. 脊 椎(jǐ) 拖 拽 (zhu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这习惯了太空生活的身体不欢迎锻练。坚持一天两次一小时的训炼需要耗费我能掌握的所有意志与自制。b.对飞行与漂浮,从软管里吮吸经过脱水、净化的食品我都变得习以为常。c.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种种革命性的变化,半点了五彩班斓的世界。d.我们忙得根本无瑕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3.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意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②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了——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③在我的保险箱里有俄罗斯人提供的一种特殊护牙用品——能戴在手指上的套形湿润棉纱垫。④铠甲会用70公斤的力将我猛拉到跑步机上——以此来模仿重力的拉力。a.①解释目的 ②解释原因 ③补充说明 ④解释原因b.①解释原因 ②解释物件 ③解释目的 ④补充说明c.①解释原因 ②解释原因 ③解释物件 ④解释目的d.①补充说明 ②解释物件 ③解释原因 ④解释原因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90多岁的季羡林先生,仍然 孜孜不倦 地进行着吐火罗文研究。b.带助学生“砍断自卑的枷锁”,是教师 义不容辞 的职责。c.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入改革开放, 择善而从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d.全校各班涌现出五个先进集体,二十多个先进个人, 可歌可泣 的事迹不胜枚举。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①我需要运动。人的身体,在不用花费力气的宇宙中闲置,就会急剧虚弱。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如果五个月后,我不用再变成地球人,那么身体机能退化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不久以后,我必须抱着我25磅重的儿子散步。此外,如果在着陆时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我得依*自己的力量从航天器里出去。锻炼是克服失重造成的体能衰退的一种方法。②我的躯体终于变得灵活了。我的脉搏从静态时的每分钟35至40下变成150下。尽管不太舒适,锻炼仍给予了我一种休息——一种放松方式。一旦处于舒适的跑步节奏,我会闭上眼睛,想像着慢跑在自己最喜欢的回家路线上——公园,孩子们玩耍的垒球场,摇摆的树林。这样做会使时间过得更快。③有时候跑步是一种纯粹的欢乐。我觉得自己在跳跃欢唱。尽管我在地球上是从没有遇到过人们常说的跑步者的兴奋点,但在太空中跑步时,我真的达到了陶醉的程度。在“和平”号的跑步机上,我发觉自己既感受到了跑步的 沮丧 ,又体会到了跑步的 兴奋 。我也喜欢上了非官方的记录书籍。在我的第一次飞行中,当我们飞到美国上空时,我定下了秒表。接下来的90分钟,我开始不停地跑。飞船以每小时17500英里的速度在地球轨道上运行一周,需要90分钟的时间。我环绕了地球。1.用 自己的话 概括“我需要锻炼”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认为在太空中锻炼是一种休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是宇航员,在“和平”号上工作,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的同学说些什么?(不少于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粗词“沮丧”与“兴奋”是否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章内容,选出下列阐述正确的一项( )a.地球周长为17500英里b.地球周长为26250英里c.飞船运行轨道周长为17500英里d.飞船运行轨道周长为26250英里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黑洞果真是“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由一颗或多颗天体坍缩形成,引力极强,甚至可以吞噬附近一切物质。然而对于黑洞的真实模样,科学家一直没有定论。英国科学家通过宇宙x射线光谱分析,证实黑洞确实是没有表面的“洞”。按照现有天体物理理论,黑洞并无有形的表层,只有一个“事件水平面”,这个水平面如同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在它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逃逸。正因为如此,人类迄今不可能直接观测到黑洞,也无法证实 上述理论 。据德国最近一期《明镜》杂志报道,英国达勒姆大学的克里斯蒂娜·多恩与马雷克·吉尔林斯基等人,通过比较黑洞的与中子星在吸收物质时释放出的x射线,证明黑洞确实没有表面。科学家解释说,中子星这一宇宙中的另一种“异类”天体是大质量星体爆炸产生的,它最终坍缩成一个只有几公里大小,但却极为稠密的“团子”;它与黑洞相似之处是都可以大量吞噬物质。科学家进一步介绍说,中子星与黑洞都以如下方式吞噬物质:首先将物质吸引到附近围绕它们高速旋转,与此同时释放出x射线;当这些炙热的等离子最终接近中子星或者黑洞时,就会被它们吞噬。但由于中子星是个大致的球体,因此物质只能“坠落”在其表面,并同时释放出能量;而如果黑洞真是个没有表面的洞,物质就将连同能量一起被“吞没”。如果以前的理论正确,则两者在吞噬物质时不仅方式将有上述不同,并且释放的x射线能量也应有所不同。科学家统计分析了美国宇航局“罗希x射线时变探测器”近6年采集的数据,对大量x射线光谱进行定量比较,以确定能量高低。最终科学家验证,物质在被中子星或黑洞分别吞噬时,确实有着上述的“坠落”与“跌入”的显著不同。两位科学家总结说:“我们所认识到的并且可以通过观测解释的显著不同是,中子星具有一个表面,而黑洞则没有。”科学家指出,这一成果对天文学研究非常有用,因为借助上述显著特征,就可以对那些属性不明的x射线源进行判别。这一成果还将在近期《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发表。(星辰 编译)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黑洞是由一颗或数颗天体坍缩而形成的引力极强的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b.一旦进入黑洞的“事件水平面”,任何事物都无法逃逸,所以人类至今还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c.中子星吞噬物质时,物质坠落其表面后放出能量;黑洞吞噬物质时,物质即跌入其中d.黑洞与中子星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无表面而后者有表面2.科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来区分黑洞与中子星的?对此,你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2段中加粗词“上述理论”指的是什么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那些属性不明的x射线源进行 判别 ”一句中“判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a项“练”、“炼”换位,c项“班”应为“斑”,d项“瑕”应为“暇”。)3.c 4.d一、1.应付航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返回地球后抱儿子散步,这些都需要人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而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锻炼就显得更为重要。2.因为它是使作者一种放松的方式。3.言之成理即可4.不矛盾。“沮丧”是因为跑步时遇到了在地球上没有遇到的困难,“兴奋”是因为自己在克服困难后的收获。5.d二、1.a(是“最神秘的天体”之一。)2.通过对宇宙大量x射线光普进行定量比较,以确定能量高低,并由此分辨出黑洞与中子星。启发:言之成理即可。3.黑洞并无有形的表层,只有一个“事件水平面”,这个水平面如同一个泾渭分明的界限,在它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逃逸。4.是黑洞发出的射线还是中子星发出的射线。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篇4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漂浮(piāo) 排泄(xiè) 沮丧(jǔ) 滤过器(lǜ)
b.呻吟(yíng) 模仿(mú) t恤(xù) 萎缩(wěi)
c.瞥(piē) 给予(yǔ) 灼烧(sháo) 铠甲(kǎi)
d.拖曳(zhuài) 吮吸(yǔn) 疏松(sū) 腋下(yè)
二、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纯粹 报怨 臀部 急据 b.书籍 渲哗 倒置 篮箍
c.脉膊 故障 陶醉 脊椎 d.垒球 退役 胡茬 蓬乱
三、理解下列加粗词的准确性
1.俄罗斯产的棉布真的太薄了,衣服几乎是透明的。
2.如果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者是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四、下面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在地球上,我是如此喜欢户外活动,________什么都不能阻止我跑步、骑车、游泳——或所有三项——每天的练习。(a.以至 b.以致)
五、下面横线上依次填上的词是
我需要运动。人的身体,在不用花费力气的宇宙中闲置,就会急剧________。骨质________,肌肉________。……锻炼是克服失重造成的体能________的一种方法。
a.虚弱 松散 萎缩 衰弱 b.虚脱 松散 萎靡 衰退
c.虚弱 疏松 萎缩 衰退 d.虚脱 疏松 萎靡 衰弱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在太空中,刮胡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十分浪费时间。我会往脸上挤少量的水。表面张力与我的胡茬使水附着在脸上。我会在水上加一点美国宇航局制造的叫做“太空剃刀”的刮胡膏。每刮一下,刮胡膏与胡子的混合物就会暂时粘在刀片上,直到我将它放到使用了一星期的脏毛巾上。每放一次,我就会滚动毛巾来抓住丢弃物。
因为花费时间太多,我选择每周刮一次胡子,即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不留大胡子是因为,如果在突发事件中我需要带上防毒面具,胡子可能会阻碍全脸面具的密封。一周刮一次胡子变成了一种计时的方法。如果我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孔,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我的床是光谱太空舱后面的一堵墙,对面的地板上有一台通气窗。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睡在一个不够通风的地方,你很可能会像是在一个氧气不足与二氧化碳过剩的罩子里呼吸。结果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人醒过来时会感到剧烈的头疼,且会拼命吸气。
出于这个原因,我头脚倒置睡在墙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我用一根bungee绳或是一条尼龙褡裢防止在夜里漂走。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通常撞上滤过器的吸入一侧时才会醒来。
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记得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晚上洗澡常常呻吟抱怨,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空间站是小孩子的天堂。另外,蓬乱,不刮胡子,甚至有点乱糟糟的,似乎很适合太空探险的景象。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1.选文前五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一句中“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3.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呢?
4.运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说说有的宇航员在睡觉时为什么会到处漂浮?
5.最后一段与上文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你想成为一个太空探险家吗?如果想,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
①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既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
②人类的航行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航时代!20世纪70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二三十年,跋涉60亿千米,已飞跃了最远的冥王星轨迹,但它是否飞出了太阳系呢?
③其实,太阳系的边际非常广泛,如果以太阳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135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15亿千米,约1.5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足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④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展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和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的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几十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
⑤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们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1.上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
2.根据人们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大难关。
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再介绍航天阶段的________。
4.末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中的“也许”为什么不能删去?
5.根据本文内容及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你认为百年内人类飞出太阳系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太空“行走”
①1984年2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离地球285公里的空间轨道飞行。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他们以每秒10厘米的速度离开航天飞机,先后进入黑洞洞的宇宙空间,自由自在地在空中漂浮。他们飞离航天飞机的最远距离达90多米,在宇宙空间“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返回航天飞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系安全带在宇宙空间“行走”。
②美国宇航员的太空“行走”,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时速28000公里的速度,更令人“叹为观止”。那么,这里的奥秘是什么呢?时速28 000公里,相当于超音速喷气飞机速度的20多倍。对于站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可谓是风驰电掣的“神行太保”了。尤其这正是离地球285公里高空轨道上的航天飞机赖以不坠所必须具备的环绕速度。因此,只要乘坐在航天飞机上,就可以“坐享其成”地获得这样的太空速度。美国的两名宇航员离开“挑战者”号进入茫茫太空后,便是*了这个惯性速度,成为继续绕地球运动的人体地球卫星。这个速度听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地球作为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时速高达十万零八千公里,几乎为这两名宇航员绕地球旋转速度的四倍!地球上的人都身处如此高速,尚能毫无感觉,难怪宇航员以时速二三万公里在太空轨道上“行走”,也能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了。
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在本文中起________作用。
2.文中为了使读者对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有个具体的认识,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你概括说明作者把宇航员太空行走的速度与哪些速度作了比较?
3.文章的主要说明方法除作比较外,还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请举一列。
4.在原文中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5.第一段中“漂浮”一词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
6.宇航员在太空轨道上“行走”却“若无其事”“胜似闲庭信步”,其原因是什么?
7.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一、a。b项中“吟”音为“yín”,“模”音应为“mó”;c项中“灼”音应为“zhuó”,字不一定读半边音;d项中“吮”音应为“shǔn”。
二、d。 a项中“报怨”应为“抱怨”,“急据”应为“急剧”;b项中“渲哗”应为“喧哗”;c项中“脉膊”应为“脉搏”。
三、答案见“重点词语的分析4、5”。
四、a。“以至”引起一般结果,而“以致”引起不良后果。
五、c。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区别及词语的搭配的掌握情况。“身体”与“虚弱”搭配比较好,“骨质”与“疏松”搭配比较好,“肌肉”与“萎缩”搭配比较好,“体能”与“衰退”搭配比较好。
六、(一)1.在太空舱内刮胡子和睡觉的情况。2.不能。因为“惟一”强调了风扇的作用,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个意思了。3.“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如果不对着风扇,“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4.由于太空是个重力十分微小的地方,宇航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他们睡觉如果不用绳子之类的东西固定住身体,便有可能在舱内“到处漂浮”。5.是总分关系,即先分说后总说。6.可以从以下几点作答:一是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二是扎实的科学知识;三是健康的体魄等。(言之有理即可。)
(二)1.列数字;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泛(或“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2.动力能源;飞行速度。3.状况(或“成果”);设想。4.“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5.答案略。(提示:可根据你所掌握的航天航空知识,提出设想。)
(三)1.记叙。摆出现象,为下文说明作铺垫。2.与超音速喷气飞机的速度相比,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相比,与地球上人的感觉相比。3.列数字。如:28000公里,四倍等。4.第一段: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布鲁斯和罗伯特开始了这次航天飞行中最精彩的一幕;第二段:尤其是时速28000公里,更令人叹为观止。5.恰当,因为他们完全凭借获得的高速度在太空中自由自在地前进。6.地球上的人随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速度是宇航员太空行走速度的四倍左右,人们什么感觉都没有,宇航员对行走速度能够承受。7.逻辑顺序,由现象说到本质。8.略。答题必须有“准确”的字样,在这个基础上再分析语言特点:如简明平实、生动活泼等。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篇5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如火如荼( ) 编撰( ) 吮吸( ) 铠甲( ) 令人作呕( )
2.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词语:(3分)
⑴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如火如荼:
⑵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种接代。( )
⑶看见别人的某种长处、好处或有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
3.填空:(4分)
(1)“和平号”空间站是 国的第三座空间站,它于2001年3月23日完成了它的使命,坠人在南太平洋无人区。
(2)中国宇宙飞船用“ ”号命名。
(3)写出你所知道的宇航员的姓名:
⑷本文作者苏步青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我国著名数学家:
(至少3个)
4.破折号常常用来作必要的解释,可以有这样几种用法:(4分)
a.用于解释一个物件 b.用于解释原因。
c.用于解释目的 d.用于补充说明。
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对于句意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在句末括号中写上相应的字母。
(1)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
(2)铠甲会用70公斤的力将我猛拉到跑步机上——以此来模仿重力的拉力。( )
(3)“和平号”上没有淋浴或盆浴设备。太空中的洗澡过程等同于在地球上用海绵搓澡——还得外加因失重与缺水造成的困难。( )
(4)理智上,我知道我的头发不比使用香波前干净多少——尘土能到哪里去呢?——但心理上觉得干净一些。( )
第二部分:
(一)
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我国研制的“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由乘员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和应急装置等部分组成。返回座舱是飞船的核心部位,它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宇航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不仅要求和其他舱段一样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而且还要求能经受再入大气层和返回地面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服务舱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源等设备,对飞船起服务保障作用。应急救生装置保障能在应急情况下使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
此外,栽人宇宙飞船还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声意外。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这除了设置可*的防热保护层保证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四是高可*性措施,主要是力争万无一失。为此,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飞船各系统和设备均要进行可*设计,关键部件采取双备份或三备份,飞船须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并进行模拟飞行试验。
5.通读这三段文字,它告诉了我们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一些相关事项。请概括。(5分)
6.从第二段看,对载人宇宙飞船各舱段的共同要求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5分)
7.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文中介绍了哪些措施?(5分)
8、从文中看,宇宙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之前要完成哪三方面工作?目的是什么?(5分)
9、读了这两篇文章,你认为人类到太空去有什么意义?(4分)
(二)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讨论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4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
“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1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工程学教育,也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也许会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10.写出本文所叙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11.画横线的语句表现了学生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12.除“学无止境”外,再用一个短语恰当地概括本文所揭示的道理。(4分)
13.简要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也许会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的含义。(4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学无止境”的认识(或谈谈自己的感受)。(5分)
15、片断写作练习:(40分)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我在太空做作业”为内容写一个片断。
1.略 2.⑴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⑵繁殖⑶羡慕 3.(1)和平号(2)神舟(3)加加林、阿姆斯特朗、麦考利夫、杨利传等⑷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等 4.依次是:bcdb 5.主要用途、组成部分、解决飞船一些特殊问题的措施。 6.能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阶段的各种应力和环境条件。 7.设置可*的防热保护层。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提高落点精度。 8.工作:⑴对飞船各系统和设备进行可*统计。(2)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地面测试。(3)进行模拟飞行试验。目的:保证高可*性,力争万无一失。 9.谈出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即可。 10.起因:学生将参加毕业前最后一次考试。经过:考试时没人能答出考卷中的任何问题。结果:教授给学生们讲授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11、画线的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学生由考前的充满信心到考试时面对回答不出的试题的尴尬。 12、学海无涯(或“活到老学到老”等) 13、随着时间的消逝,学生们也许会忘记教授的名字,然而他所讲的“学无止境”的道理,学生们将永记心中。 14、略 15.略
上一篇:教学设计 通用9篇 色彩
下一篇:多一些宽容 精选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