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鸟 通用13篇 第二课时教案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3篇)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继续学习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
教具:投影仪 学生准备剪纸鸟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鸟什么事?
师:大家翻开书自己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联系有关语句说一说。
生: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生:读书
师:从哪些词感觉到快乐?(啁 啾…)你们能把他们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师: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师: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咱们怀着美好的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师:默读5、6段,读到自己感受很深的句子就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地写在句子旁边。交流体会(多找几个学生谈),教师投影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你怎样评价树下的那几个孩子?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爱护鸟类的行为?
师:读了《一只小鸟》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鸟或者孩子说?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剪的小鸟,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美丽的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下课。
板书: 快乐 可爱
6、一只小鸟 让世界更加美丽
受到伤害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2
1、播放一段声音。
林间鸟鸣声。
想象说话,你听到了什么?想象一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过渡:大家听得非常仔细,也很认真,最重要的是大家从声音中想象除了画面,很棒。其实,读书也是一样,要一边读一边想,读出画面来。
2、出示文字1。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阅读这段文字,你读出了什么?想象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自读,交流。
a学生说:一家三口三只鸟在巢里生活,无忧无虑,非常快乐。
你读出的是快乐。请你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b幸福。
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呀。请你读一读。
c 温暖。 指名读。(和谐、宁静、祥和)
家人团聚,静坐闲聊,是何等的惬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快乐、这种幸福、这种温暖。
生齐读。
过渡: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如何?
然而,有一天,这一切被打破了。
3、出示文字2.
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a伤心。小鸟多可怜呀。
b愤怒。那个弹子是谁发出来的?
c敬佩。老鸟那样的奋不顾身,那样的母子情深。
d 沉重。再也听不到那美妙的音乐了。
分别指名读某一部分。
师:当小鸟被击中的那一刻,我们的心就像被刀挖了一下。
骨肉情深,老鸟们在那一刹那,是怎样的伤心。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同时滴落的还有(父母的血)。点点滴滴,洒落在心头。
齐读这一段文字。
现在,你的心情如何?(伤心、难过、愤怒)
师:这样的两段文字,一悲一喜,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品读文字,就是要通过反复阅读语言文字,逐渐把自己的情感调细,最后无限接近作者,并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批注阅读,品悟。
下面,让我们自己走进冰心奶奶的这段文字,默读这段文字,并在书上留下你的发现、思考。(自己拿起课本,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什么,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感觉写在书上。)
交流。
a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 “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从这段话中,我们也读出了“自然”“和谐”之美,指名朗读。
小鸟在赞美什么呢?(父母、美妙的景色)
自然会怎样夸奖小鸟呢?(引导学生说话)
4、关注人。
师:阅读文章,要关注文中的人物。刚才同学们都对凶手表示了愤怒。我们一起来走近那群孩子。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看看——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师: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孩子对小鸟的喜欢)
齐读。
师:他们为什么想捉住它?
生:……
师:课时,树这么高,他们爬不上去,怎么办呢?于是,当他们看到小鸟又出来的时候,(引读——)
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师:于是,(引读——)
生: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师:(引读——)
生: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师:如果孩子们这样做,也许就不是这样的。出示: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看看——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 还给它带来喜欢的食物 。
看,它又出来了!
就这样,每天,都有一只小鸟,不,也许是(一群)小鸟在自然的歌唱。每天,都有 一群孩子在树下仰着头静静的聆听自然的歌唱 。
填空,指名读。
师:然而,遗憾的是,(引读——)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师:孩子们喜欢小鸟,喜欢听鸟的叫声,却再也看不到小鸟了,每天,树上会有一对老鸟在悲哀的鸣叫,呼唤逝去的孩子。每天,树下会有——
生:一个孩子,(一群孩子),默默的站在那里,站着。
师:他们会——
生:愧疚。(后悔、伤心……)
师:他们会说——(请拿起你们的笔,写下这个(群)孩子心里最想说的话。
生:写。
交流。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听一听那美妙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播放声音)
师:让我们记住,(投影出示)
生:爱她,就不要伤害她。
作业:
1、把这个故事回去将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2、拿出你的笔,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并写出你最想说的话。
附文本:
一只小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冰心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 “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看看——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教学后记: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抓住小鸟的动作“跌”,体会当时情况危急,速度快。“血从树隙落到地上”的“落”字,体会到小鸟的伤势很重。我又让学生抓住老鸟的动作“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我让学生反复读,从中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样想呢?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认识8个生字,用积累的方法理解词语。初步体会“觅、倾、弹、跌”四个生字的写法。
(3)体会动词的作用,并初步学习在场面描写中使用动词。
(4)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词语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会读课文抓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动词的用法并学习运用。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悟。
(1)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新课《一只小鸟》(板书课题)
看老师手里的这幅图,你想说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 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其实鸟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经历,它也需要爱,需要亲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冰心奶奶就为我们写出了一只经历不寻常的小鸟。
(听课文录音)
(3) 提问:你听了录音,知道了什么?(谈收获)
想深入研究课文吗?请在小组里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学习字词,了解动词用法。
(1) 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这些字词你是否认识了?
(丰满、啁啾、翎毛、倾听、弹子)
(树隙、仰望、景致、柔美、鸟巢)
(2) 这些词中你理解了哪个?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
(3) 老师在黑板上抄了两个句子,请你按要求读一读:
(出示小黑板)
要求:认真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你能换个说法吗?
(1)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
(2) 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3)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讲解:动词在我们的作文中的作用也很大,它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看下面一段话,是什么场面的描写?能用上什么动词?
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只见她( )紧拳头,( )紧牙关,猛( )一脚:“进球了!”大家欢呼起来。
三、同学们对动词的理解很到位,我们来研究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觅、倾、跌、弹)要点:重点笔画在哪?什么结构?注意什么?跟写一个,自己再写一个,同桌评价。
四、扫清了字词障碍,再读课文,你会有更新的发现。
(1) 课文写了发生在一只小鸟身上的一件事,这件事除了鸟还和谁有关?(一群孩子)孩子们一开始对小鸟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试读:一、二自然段 (个别读、自读)
(2)由于喜欢爱它们产生了什么想法?你怎样评价这些孩子的作法? (齐读三、四自然段,感悟)
(3)两只老鸟会是谁?它会是怎样的心情?读出怎样的语气?
(个别读、同桌读五、六自然段)
(4)这件事最后有了怎样的结果?(齐读七、八自然段)
五、谈话拓展:课文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怎样看鸟和人类之间 的这种关系?怎样评价这群孩子?
六、总结归纳:请大家概括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文讲了一只——的小鸟,每天——孩子们因为喜欢用弹子——,两只老鸟——。批评了——赞扬了——。
板书设计:
一 只 小 鸟
喜爱 射伤
孩子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4
谈话:
师:你们第一次到这里来上课吗?
师:这里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紧张吗?为什么?
老师有点紧张,谁来安慰我?
生:只要我们上课认真,您开心就行
您不要紧张,就当作在自己的班上上课一样
(上课前,跟学生谈紧张,并不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可能会让师生更紧张)
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昨天预习时认识的那位朋友吗?
生:一只小鸟
师:一起来把课题整齐地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还要到小树林里去探访那只小鸟。指名让三位小朋友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是怎样的一只小鸟?
1-2,3-4,5-8
板书:倾听 翎毛 斜刺 树隙
指名读词
师:读过了课,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生:悲惨的小鸟
可怜的小鸟
活泼可爱的小鸟
爱唱歌的小鸟
快乐的小鸟
师:一只爱唱歌的小鸟一定是一只———?
生:快乐的
美丽的
爱大自然的
师:读了课文有这么多的感受,真了不起!
师:再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鸟快乐、可爱的句子。注意把句子画完整。画好了再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说
生: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它的羽毛还示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
师:从哪些词语觉得这只小鸟快乐和可爱?
生:啁啾
师:啁啾什么意思?
生:鸟叫
说话
师:小鸟和谁说着话?
生:老鸟
小鸟的爸爸、妈妈
师:它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它们多么幸福快乐啊!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师:除了这句话,还有哪些句子?
生:它的小脑子里……歌声来。
它的声音…… 倾听一般
师:还有哪句?
生:它探出头来一看……一般
出示:它……好景致。
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小鸟第一次探出头来看外面的世界,它是怎么看的。让你们都来看一看。我来读,你们来演。学生蹲下,老师读,学生演
师:起来坐好。
你们真可爱,你们是一群快乐的小鸟。
这个探字,不仅是伸出头,还要伸出半个身子
请一个学生表演,其他学生读或背
师:这次这个探表演非常准确
师:小鸟看到了什么呢?
生:阳光、树木
师:想象一下,它还会看到什么呢?
生:孩子们在嬉戏
湛蓝的天空
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
看到地上的小花小草
看到蝴蝶翩翩起舞
蜜蜂采蜜
刚刚冒出嫩芽的小树苗
师:这大自然太美了,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欣赏吧。播放视频
师:难怪书上说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小鸟看到了会怎样呢?
生:快乐、兴奋
师:读读吧。齐读
师:真美!引读:忽然,它的小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读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它的快乐、可爱
生:清脆、柔美
含笑
抖刷抖刷
师:我们来学习做做这个动作
师:刚才抖动的是翅毛,还包括尾巴上长长的羽毛……老师跟你们开了个玩笑,你们没有尾巴,也做不出来的。
师: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柔美,想听听吗?
听师:声音里唱些什么?
生:太美了
我真想去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它像一位仙女
大地上好一片景致啊
有了这个大自然,不要天天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啁啾了
这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真美
师:这歌声里包含了这么多的歌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一点音乐,这是一只多么快乐可爱的小鸟
配乐,学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呼唤它
生:一只小鸟 2遍
师:可是刚才还有同学体会到这还是一只悲惨可怜的小鸟,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一起读5-8自然段
引读:看——
师:小鸟从高高的树枝上怎样?用了哪个动词?
生:跌
师:是怎样往下跌的?
看图是怎样跌的
生:头朝下往下跌
头朝下猛地跌了下去
头朝下重重地跌
师:这个跌怎么写的。师板书
跌,左边是足,右边是失,一失足就跌倒了。小鸟是一失足跌了下去。
师:小鸟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失足跌了下去,虽然两只老鸟把它衔了回去,可是它的血,读——
师:这原来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鸟啊,可现在……读
师:从此那歌声——孩子们想听它的歌声却——
师:孩子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失落
师:你的眼睛湿润了,你的心情怎样?
生:这是一只悲惨的小鸟
伤心
师:到底是谁伤害了这只小鸟呢?
生:孩子们
师:孩子们难道不爱这只小鸟吗?
生:爱
师:你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生:孩子们天天来听它唱歌
师:从哪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天天
师:体会得真好。孩子们天天来仰望小鸟,听它的歌声,为什么要伤害它呢?
生:他们想一个人听
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
师:这是真正的爱吗?
生:不是
师:那什么是真正的爱呢?真正的爱是什么?
生:应该是自由
师:说完整
生:爱他就应该给它自由
爱他就应该给他快乐
爱他就应该给它一个幸福的家
师:老师觉得你们说得都非常好。
爱他就应该给他无穷的幸福
爱他就应该给它属于自己的自由
就应该保护它不应该伤害他
师板书: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用弹弓打伤它的孩子,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不应该打伤你,我们听不到你的歌声了
你和我们都一样是有生命的
你失去了幸福了
请你原谅我
爱他就应该给他——读
师:让我们带着深情再来呼唤它吧
生:一只小鸟
再呼唤
师:小鸟的歌声消失了,小鸟究竟怎么样啊?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回去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板书:
一只小鸟
天天望听 倾听
快乐 可爱 悲惨 翎毛
保护 可怜 斜刺
幸福的家 树隙
快乐
自由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课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小鸟的快乐与不幸,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爱护小动物,同时也感受亲情的伟大。
2、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齐读课题。
2、字词检测(出示)
3、过渡:同学们对本课生词掌握得很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能读通课文,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共同关注一只小鸟的命运。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师相应板书学生的不同感受。
三、品读课文,感受内涵
1、过渡导入:同学们真棒!能从课文中读出不同感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你们这些不同感受再次走进课文,去深入地体会一下小鸟的经历。
2、导学提示(出示):自由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小鸟幸福快乐的语句在句子末尾用标出,找出能表现小鸟不幸可怜的语句在句子末尾用标出。
3、小组合作学习。
学法提示:
第一步:请小组长组织好你的组员,对照一下,看看你们小组找到的句子中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相同的就在下面打“√”,不同的就在下面画一个“?”
第二步:小组长组织组员先读读画“?”的地方,再相互讨论讨论,能解决的就把“?”改成“√”,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我们再集中解决。
4、集体讨论:
① 汇报小组内没解决的地方。
② 让学生再读。
③ 引导学生讨论,达成共识。
5、展示朗读,相机指导、板书。
四、领悟主旨,升华情感
1、过渡:从一只快乐的小鸟变成了一只不幸的小鸟,这是谁造成的?
2、你想对文中的孩子们说点什么?
3、师小结明理。
五、拓展延伸,写作练笔
1、过渡导入:孩子们这种不考虑后果的爱给小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小鸟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那事情后来又怎样了呢?请同学们插上你想象的翅膀,为课文续写一个结尾吧。
2、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相互启发。
3、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4、选读。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含义。
2、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课文的情感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屏幕展示课题、背景为课文插图——左下角为三个小朋友们、右上角为树与鸟)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只小鸟》(生齐读课题)
2、知道是谁写的吗?(板书:冰心)我们以前读过冰心的哪首儿歌?(指名答)冰心奶奶可是很有名气的儿童文学家,最喜欢给我们孩子们写故事了,将来你一定可以读到很多她写的故事。《一只小鸟》这个故事就是她带给我们的。
二、检查预习,学生质疑:(15分钟)
1、读过故事了吗?看来大家都有了预习的好习惯。自己再读一读故事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读完的孩子请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都会读了吗?下面我们给每组孩子一次机会,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每组读一段,每人读一句。其余的孩子仔细听,看看字音是否都读对了。
3、故事里的生词大家读得真好,不过是每个孩子都会了吗?我们来读一读词卡,如果读对了,就跟着他读两次,如果读错了,请举手纠正。再次齐读词卡,看看有没有不知道意思的词语。
4、有没有不理解意思的词? “觅食”请孩子当场解决。“抖刷”放在课文中做动作理解。“翎毛”请孩子看图片理解。“衔上”随文理解,不单独提出。“树隙”请生当场解释,师结合图画补充讲解:“树隙就是树干之间的缝隙。”“倾听”请生当场解释。“斜刺”看图画(注意图上的斜线)理解。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6、看来收获不少。对故事的内容你还有问题吗?(写副板书:为什么捉?后来?)
三、细读悟情(21分钟)
1、从这些问题中,老师看出大家都很关心小鸟,都想知道为什么那群孩子要去捉它。那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我们来读一读1、2段。
2、指名答,板书快乐或幸福。你从那些地方读到了幸福和快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读。
师:看,小鸟把它看到的景象也给我们带来了。(放图片)引读:“他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能让我们的阳光再灿烂点吗?)
师:这时小鸟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边做动作边引读)
师:听,小鸟唱起来了。(放鸟叫)“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让我们和小鸟的歌声一起,用清脆柔美的声音来回味一下那些快乐的日子吧。(配乐齐读第一、二段。)?????随文识字词
3、多快乐的小鸟呀!可是有一天,不幸发生了。
师范读5、6段。
孩子们,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呢?
生1:读到这一部分我觉得很小鸟悲惨。(板书:悲惨)第一张图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给我们读一读第5、6段吗?
生读书。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吧!
生齐读5、6段。
师:除了悲惨,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生1:读到这一部分我还觉得很令人心痛。(板书:心痛)
师:那一句话最能够体现出这种心痛,你给大家读一读吧!
生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师:(放音乐)我仿佛听到了小鸟的血地落到地面发出的沉重的声音,那仅仅是血在流吗?那是小鸟的快乐在流逝,那是小鸟的生命在流逝!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一首泣血的诗:(师生共读)
斜刺里
两只老鸟
箭也似的飞来,
接住了它,
衔上巢去。
它的血
从树隙里
一滴
一滴
落到地上来。
4、这时的小鸟,不再是快乐的天使,而成为了一只令人心痛的小鸟,为什么会这样呢?默读3、4段。
指名答。(捉它)
1)因为孩子们想要捉住它,想让它天天唱歌给他听。视答板书——捉
师相机总结——原来是因为爱小鸟,才造成了这样悲惨的结局呀!
当我们看见小鸟的血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时,我们这群伤害它的孩子会想些什么呢?
师总结:可见,光有爱还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怎么去爱。
师引读:“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让我们带着对小鸟的喜爱,读出小鸟的快乐,读出小鸟的痛苦,共同关注小鸟的命运吧!
齐读全文。
如有时间就拓展升华:
1、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怎样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板书:保护)
2、小鸟后来怎样了?
板书:
一只小鸟
冰 心
捉
快乐 悲惨
学会爱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仿编诗歌。
3、 学习词汇“飞飞,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活动准备:
字卡、小动物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着活泼快乐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进入教室。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动物。v教师把小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上,供幼儿观察w
一、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图片有哪些小动物?v根据幼儿回答,教师翻字卡,认识字宝宝w
识字游戏:请幼儿给小动物们找到的正确的名字,将字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上。
2、 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3、 小动物们还有一首儿歌,让我们听一听v听的过程中,教师指图提示
4、 你听到了谁?在做什么?都学谁?
5、 一起跟录音表演儿歌。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2、你们可以跟它学什么?
3、你能用和诗里一样的话说出来吗?
三、集体把自己编的儿歌表演一遍。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鸟自由的飞向大自然。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并从中感悟亲情的伟大。
3、理解“啁啾”“新意”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试着续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保护它们,并从中感悟亲情的伟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爱心卡片,大树、小鸟的简笔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只小鸟》。(板书:一只小鸟)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放出声音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把小鸟的图片贴到课题旁,并板书:这是一只——的小鸟)
2、师总结:大家看课文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受也不同。你们说的都很正确,那老师把你们说的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只幸福、快乐的小鸟,同时还是一只不幸或者是可怜的小鸟(相机补充板书:幸福不幸)
3、这个小鸟的命运在文章中发生了变化,请你看一看,在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它很幸福、快乐,从哪开始写它命运开始转变?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体会小鸟的幸福
1、既然1、2自然段写了小鸟的幸福、快乐。现在请你们默读1、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表现小鸟幸福、快乐的语句。
2、谁找到了?说的时候希望你们可以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说。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1)“ 啁啾”什么意思?你们听……(播放鸟叫声)
(2)小鸟用稚嫩的鸣声和爸爸、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呀?
(3)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可以感受到小鸟一家三口真是其乐融融。多么和谐的一幅亲情图呀!你们愿意来把小鸟一家的幸福读出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自由试读)
(4)谁愿意用你的读把它们一家三口的快乐表现出来?(指名读)
启发:读的时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妈妈玩耍、聊天时的情景,小鸟的一家跟你们也是一样的。谁再来试试?
(5)这只小鸟天天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多么幸福啊!让我们一起把小鸟一家幸福、快乐的生活情景通过读表现出来吧!(齐读)
*“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1)它看见了什么?一片(好景致)。
“景致”什么意思? (景色)你把这句话中的“景致” 换成“景色”读一读。我们用换一个说法的方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2)什么样的好景致?(“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
那我们想一想小鸟还可能看见什么了?你们说说看?
(3)它看到了这么多的景致,难怪它很快乐。谁来读读这句话?
(4)“探”还可以换成什么字?(伸)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致,这会儿你有什么想法?想做什么?
4、是呀!这只小鸟就是这么想的。看!爱唱歌的小鸟出来了!(师读: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心意……)
(1)它的歌声怎么样?(清脆、柔美)从哪看出来?(提示:谁也在倾听?)
(2)人是在快乐的时候唱歌很动听,还是在伤心的时候?
从歌声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小鸟的快乐。谁来把小鸟的快乐给大家读出来?
(3)还有谁想读?那好,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鸟一样,唱响那赞美自然的歌声吧!(生齐读)
5、你想来分享小鸟的快乐吗?老师愿意第一个把他的快乐带给你们,你们看老师是怎么把小鸟的快乐读出来的。(师范读)
6、你们感受到小鸟的快乐了吗?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把小鸟的快乐带给我,自己试着读一读。(自由读)
7、谁愿意第一个把小鸟的快乐带给我们?谁还想做一个传达快乐的使者吗?(指名读、评读)
(二)学习3-6自然段,体会小鸟的不幸
1、过渡:多么美好的歌声啊!同学们在含笑着朗读,大自然也在含笑倾听。大自然这么喜欢听小鸟唱歌,那孩子们呢?
2、轻声读一读文章的3、4自然段,想一想:从哪最能体现出来孩子们对小鸟的喜爱?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抬起头来望着”
重点词是什么?从这两个“天天”中体会到了什么?
4、过渡: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孩子们非常喜爱小鸟,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让我们对这种喜爱的行为画上一个问号。谁来读读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读第5自然段)
5、读到这,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引板书:不幸)
6、是啊,小鸟受了重伤,那小小的柔弱的身体从高高的树上重重的坠落下去了,在危机关头,谁出现了,他们做了什么?请你们读一读第6自然段,画一画表现老鸟动作的词语。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1)“飞、接、衔”这三个动作发生的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箭也似的”说明了什么?(速度快、迅猛、毫不犹豫)想想老鸟的内心(焦急),同时反映了他们对小鸟深深的(爱)。
(2)“斜刺”一词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一起看课文插图。你发现这几道斜线了吗?来,一起用手表示一下老鸟怎样飞过来的。这就叫“斜刺里飞来”。有时候,我们结合插图也可以理解词义。
(3)那种焦急的心情怎么读?(应该加重你的语气,加快你的语速)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它们心急如焚。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的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同学们试试。(自由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1)那么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鸟呢?它怎么样了?你觉得这只小鸟怎么样?(太可怜了)
(2)我们看了心也会碎的!你能试着读读这一句吗?(指名读)
7、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一对悲伤焦急的父母含着眼泪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着血。后来怎么样了?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同学们,请你想一想,小鸟的歌声为什么消失了?
2、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了,他们会是什么的心情?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表情,他们会怎样想?(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
3、孩子们本不想伤害小鸟,他们是喜欢小鸟的,希望听见它的歌声,只是他们选错了方式。那事情后来会怎么样呢?请你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红心”,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4、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相机把学生的心愿贴在大树上)
5、你们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心中有爱的好孩子!要知道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就让我们怀着一颗颗友善的心,为小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还给他们自由,让小鸟在大自然里快乐的生活,老师相信到那时我们还会听见小鸟那美妙、动听的歌声。(相机把小鸟的图片贴到大树上)
板书设计:
一只小鸟
幸福
这是一只————的小鸟 (图:一棵大树 一只小鸟)
不幸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能力训练,进行能听会说、能读会写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所以不能单纯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地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教师就要充分依据教材特点,抓住课文重点,用“牵一发以动全身”之功进行动脑、动口、动手的综合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的探究,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去感悟,以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之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继续学习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扣题训练
1.出示课题,填词训练
师:同学们注意看,现在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了![板书:一小鸟] 咱们读一读,(生读) 感觉怎样呀?(生谈感觉)那中间要填个什么字才行呢?(一只小鸟)
2.拓展练习,替换词语训练
师:对了!如果我把小鸟换成鱼,一什么鱼?你们会说吗?[接着依次换马、 蛇、 牛……进行训练]
3.师:你们发现了吗?在说的时候不同的动物前面搭配的词都不一样的,咱们要特别注意。小鸟的前面还得用――[板贴只]。一起读读。(生读题)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的题目,请同学们翻开书58页。
(二)延伸课题,读懂内容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只小鸟 。”作开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吗?咱们说话得有依据,所以你还要告诉大家,你是根据课文中哪些内容想到说这句话的?
2.自读思考,准备汇报。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教师根据学情指导朗读。
▲快乐(生:一只小鸟,它很快乐)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学生读段)
师:听了读,你们觉得这只小鸟它快乐吗?这只羽毛没长满不能远飞的小鸟呆在巢里和老鸟说话,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呀?(生:自由发言)
师:对呀!小鸟飞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天,这就叫“ 啁 啾”[示卡]咱们读读,它们多快乐呀!你们能把他们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自己练习一下,读的时候想一想你和爸爸妈妈玩耍,聊天时的情景,小鸟的一家跟你们也是一样的。[自由读][个别读]
▲唱歌(生:一只小鸟,它很爱唱歌)
师:读了课文哪些内容说出这句话的,能给大家读读吗?
师:[课件示]“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小鸟还看见什么了?你们说说看?(……)(师相机评价)
师:是呀!真是一片好景致[示字卡“好景致”,读]
如果你是这只小鸟,这会儿你有什么想法?(生答)
师:看!爱唱歌的小鸟出来了![课件示]
师: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咱们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受伤
师:咱们前面说了两句话了,你们还能说出第三句吗?
师:哟!真可怜,你从哪儿发现的?(个别读)
师:[课件示]这幅图不能动,可是通过你的朗读能让别人感觉到这幅图动起来了,那才叫本事呢!能行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互相帮助帮助[指名读]
▲消失
师:看,我们已经说三句话,还能说出第四句来吗?
师:[课件]你看!这茂密的树林。听――[鸟叫]
感觉怎么样?[停]这么好听的鸟叫没了,多可惜呀!那咱们读读最后两段[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师:你们刚才用“一只小鸟”开头说了四句话,真是好!现在老师再提高难度,你们敢挑战吗?我把一只小鸟_____。的句号去掉变成逗号再加一横线[教师边说边板书] 要求还用一只小鸟开头,说几句话。用上这几个词语,咱们小组讨论讨论,说一说。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
3.汇报讨论结果。
4.师:听了――说的这段话,你现在想说什么?(生自由说,师相机评价)树就是小鸟的家呀!小鸟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家呢?
5.哪只小鸟后来来怎样了?[板书]你们想知道吗?课文没写。看这几个孩子,[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你们能把他们这时的动作,心情说进去就好了。
(四)小结学情,鼓励写出感受 (略)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初步学会自主质疑,带着问题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小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段。
适用年级:四年级
教学设计:(本设计为2课时整体设计)
一、初读课文,概说感受。
二、自主质疑,探究学文。
(学生质疑时视学情需要,可直接答疑,也可存疑,创设问题情境,带问学文。)
三、研读课文,自由感悟。
1、故事由幸福快乐变成难过悲伤的原因是什么?
2、引导确立研读主题。
3、提出研读专题研读①:小孩子为什么想要“捉”小鸟?
⑴、交流研读成果:
★ 因为这只小鸟的歌声很动听。
你从课文哪儿读懂了小鸟的歌声很动听?
――赏析品读“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品读“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4、提出研读专题②:小孩子们捉了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从课文哪儿读懂的?
⑴、交流:
★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地落到地上来。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⑵、诵读体会。
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
1、欣赏公益广告。
2、写写自己想说的话,后真情交流。
五、直接结课,课停意存。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一只小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打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了小鸟并把它带回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文章以爱为主旋律,歌颂了亲情的伟大;批评了不成熟的儿童爱因爱的方式不对,给鸟儿带来了伤害;告诉我们生命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之间应该是和谐的,我们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应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本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倾诉作者自己的真情,蕴涵着温柔,微带着感伤。所谓自己的真情即是爱的哲学——自然爱与母爱。感情上的强烈对比是本文的第二大特点。文章一二自然段作者用浓郁的笔墨描绘了这只小鸟的快乐与幸福,凸显了生命的平等,自然界的和谐。五六自然段用细腻并且凄凉的笔触描写了小鸟被子弹打中的惨状。作者在感情上这一强烈对比效果加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最后作者以“歌声”的消失作为全文的结尾,力求通过这种透着感伤、无奈与失望的情绪告戒我们要学会爱,要懂得爱,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从而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7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的情感,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设计理念: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语言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冰心的《一只小鸟》这篇文章,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作为教师,就是要把这凝聚着作家灵感、激qing和思想的文字,通过生发情感、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课堂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在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人生得以启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彰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都知道哪些和“鸟”有关的成语呢?(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一箭双雕、鹦鹉学舌、惊弓之鸟、笨鸟先飞等)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鸟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发生在一只小鸟身上的故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轻轻打开课本58页,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开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2、我发现同学们读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有的查字典,有的同桌帮助解决,这些都是识字的好方法。
3、小组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现在来体验合作的乐趣。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再读课文,可以齐读,也可以轮流读,听的人要认真找出他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给予纠正,读得好的给他竖竖大拇指。这次的要求是:把课文读流利。
4、现在谁来说说在这只小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歌唱,孩子们非常喜欢它,就用弹弓打伤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了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
三、品读感悟
1、此时刻,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受,请看大屏幕。[出示:原来的小鸟是一只( )的小鸟,后来,小鸟成了一只( )的小鸟。]
2、请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让我们走进小鸟的世界,用心去体会吧,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画出有关句子,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
同学们都在书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在小组里与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吧。
4、全班交流。
我们先来填第一个空。(师板书:快乐、幼小、可爱、幸福)
抓住第一自然段体会,“小鸟每天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啁啾”是什么意思?小鸟们,快乐地啁啾吧。学生模仿小鸟鸣叫。
教师随机走到学生跟前问:快乐的小鸟,你和爸爸、妈妈在说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自身实际会说:我还小,不能飞,爸爸妈妈在给我讲外面的世界呢,外面的世界好精彩。爸爸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快快长大吧,等你长大了,我们带你飞遍全世界。妈妈抚摸着我的羽毛说:我的宝贝越来越漂亮了。我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
师小结: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多么温馨的画面呀,小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它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鸟儿们,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吧。学生面带微笑朗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第二自然段体会,从“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一片好景致”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从“探出、抖刷抖刷、飞到、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含笑倾听”体会鸟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它快乐的心情;
哪只小鸟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呢?指名上台表演朗读第二自然段,老师和其他同学现在就是大自然中的一棵树或一朵花,让我们含笑倾听她美妙动听的歌声吧。
抓住朗读者的语气、表情、动作,以及倾听者的表情、动作给以及时评价。
教师总结: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清脆的歌声,多么和谐的画面啊,我也不由得羡慕这只快乐的小鸟了。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吧。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关于第一个空,谁还有不同感受?
这是一只幼小的鸟。“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理解“丰满”的意思。
如果学生谈到这只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小鸟很幸福,有很多孩子都喜欢它的歌声。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能够被别人欣赏、喜爱,的确是一种幸福。
4、后来小鸟变成了一只( )的小鸟
小鸟一直这样快乐吗?后来它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板书:可怜)
“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跌了下去。”那些小朋友用弹子打它,小鸟伤势很重。
老师看得出你很气愤,你把这让人气愤的一段再来读读。
从“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看出小鸟生命垂危,很可怜。老师听出你很心痛,请你把这段让人心痛的话再读一读。
多么悲惨的画面啊,老师心里的血也在一滴一滴往下掉。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非常难过。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对小鸟的同情,好吗?生齐读这两句话。
5、小鸟伤得这么重,血都落到地上来了,小鸟也落到地上了吗?
学生读第六自然段,从“箭也似的”,体会小鸟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了。
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他们心急如焚、肝肠寸断。分组朗读5、6自然段,体会小鸟的可怜与老鸟急切、悲伤的心情。
6、情感升华。
多么感人的画面,爸爸妈妈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不顾生命安危,亲情是多么伟大啊,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父母的辛苦,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7、想象。
“从此那歌声便消失了。”同学们猜猜小鸟后来怎么样了?
它害怕人类再伤害它,所以全家搬到大森林里去了。再也不出来唱歌了。
它可能是死了,看它流了那么多血。
这些孩子原本是不是想伤害它呢?从3、4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孩子们很喜欢它,想捉住它。
捉住它干什么呢?
一对悲伤焦急的父母含着眼泪望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着血……喜欢它却伤害了它,面对这样的结果,喜爱小鸟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孩子们以后会怎样做,才算是真的喜欢呢?通过交流,唤起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鸟儿的意识。
8、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因爱而生的,小鸟热爱生活用歌声赞美大自然,同样是爱,两只老鸟的爱给小鸟带来了快乐和幸福,而孩子们因为对小鸟的喜爱而伤害了它,从这不同的爱中,你明白了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爱不是占有,否则会成为一种伤害,爱应该是欣赏、呵护和奉献。
同学们,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切莫因为自己的利益上海了它们,让我们与动物朋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谐相处、快乐成长。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白居易的诗《鸟》我们一起读一读。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五、小练笔。
事情后来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小鸟受伤以后》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一只小鸟
快乐、幼小、可爱、幸福
可怜
爱护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12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2、 可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学习了《翠鸟》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小鸟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喜爱之情,如果你发现树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妈妈正好出去觅食了,你会怎样做呢?
揭示《一只小鸟》
二、 感知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鸟、老鸟、小朋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学习字词
1、 同桌合作,读通课文。主要把生字和生僻字读准。
2、 抽学生分别读课文8个自然段,并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
(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 认读生字词,读准:
zhī mǎn mì qīng dàn diē yǎng
树枝丰满觅食倾听掸子跌了下来仰望
cháo ling xián xì zhōu jiū
鸟巢翎毛衔着缝隙啁啾
多音字:弹dàn(子弹)tán弹琴
4、 注意字形:“觅”字的爪字头的写法
“仰”字没有一撇
5、 学生记住字形,当场听写。
6、 给生字组词。
四、 练习巩固:
抄写生字词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 你认为这是一直怎样的小鸟?为什么?
1、 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学生讨论
2、 交流反馈:
一只幼小的小鸟:“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
一只快乐的有父母保护的小鸟:“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她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脑袋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树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3、 练习朗读读出小鸟的可爱和快乐,读出画面的和谐美。
三、 鸟妈妈、鸟爸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读课文3-6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抓住重点句理解:“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四、 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
体会孩子们喜爱小鸟但又伤害了小鸟的行为。
读课文7、8自然段,想象:小鸟消失后,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么想?
(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过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变化?
五、 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想。
六、 想象练说
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同桌互相练说,然后抽学生上台说。
板书设计: 一只
快乐 可爱——唱歌
跌下来——流血
歌声永远消失……
教学后记:
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为线索指导全文的教学。学生能回答出“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这是一只幸福的小鸟”,抓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的?”让学生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一只小鸟》 第二课时教案 篇13
之一
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小 刘 春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使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3、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感受亲情的伟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情的伟大,树立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具准备:
1、课件
2、小鸟、两只老鸟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件演示,激趣揭题。
1、课件演示,学生背诵有关课前搜集的有关鸟类的古诗。
2、简介冰心,激趣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四人小组进行读词竞赛,出示词语,让生认读。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划出有关句词。
三、直奔重点段落,读文感悟。
1、出示三至八自然段,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地读。
2、老师巡视;交流感受。
3、出示句子比较,品析。
斜刺里两只老鸟飞来,接住它,衔上巢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它,衔上巢去。
(1)比较句子的不同之处。
(2)朗读,想象,感悟亲情的伟大。
4、有谁也喜欢这只可爱的小鸟?朗读三至六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从"天天"等词中感悟。
(1)思考:老鸟的爱和小孩的爱有什么不同?
(2)再次朗读三至六自然段。
(3)出示联系,小组学习。
小鸟的歌声消失了,小鸟可能,小鸟可能。
5、学习有关小鸟快乐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6、讨论:如果你是那个孩子,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你有什么感想?
7、带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可发挥想象。
四、想象,拓展延伸。
小鸟后来怎样了?续写一段话。
五、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爱护鸟类手抄报。
2、读相关冰心奶奶的作品。
教学设计意图
本文讲述的故事和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可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材料,本课没有难理解的词,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三至八自然段,通过反复的朗读,表演课文,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兴趣,从而懂得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精选12篇 教学设计 一只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