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秦兵马俑 精选15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精选15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
★ 学什么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四字词语,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 怎样学
一、读文感悟
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日积月累
有不理解的四字词语快查查词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四、仔细推敲
你最喜欢文中哪一自然段的描写?为什么?
★ 测一测
1、词语广角(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 )世无双 ( )有所思
所向披( ) 跃跃( )试
2、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拱( ) 吏( ) 戈( ) 跪( ) 拟( )
供( ) 史( ) 弋( ) 桅( ) 似( )
3、择优录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来)
擎着(qíng jìng) 模拟(shì nǐ) 战车千乘(chéng shèng)
军吏(shǐ lì) 战靴(xié xuē) 惟妙惟肖(xiào xiāo)
4、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 )平方米,中有( )多个得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 )个,在三个俑坑
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米,南北宽( )米,怎面积有( )平方米。
(2)将军俑( ),头戴金冠( ),手握宝剑,( ),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 )和( )行进。那( )的
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 )的高级将领。
(3)课语文从( )和( )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分别描绘了 、 、 、 、 、 的样子。
5、段落仿写
仿照课文第十自然段的写法写一般话(内容不限)
★ 再提高
课外延伸
读了课文,我想说: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2
【教材简说】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发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课文中的词语说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读好这几个词语。
⑴ 上节课我们随作者去了秦兵马俑,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说说。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⑵ 指导读这些词。
2、目标揭示,走近兵马俑,体会鲜明个性:
⑴ 齐读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幻灯片)
⑵ 明确第三小节是过渡句。
师:这是文中的一句──(生接)过渡句。
⑶ 揭示目标: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已经研究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这节课呢,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具体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跨越时空和他们对话。
二、学习4~8节,感受兵马俑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1、浏览4~8小节,明白俑的类型:
⑴ 请大家快速浏览4~8自然段:
看看文中共写了几种兵马俑。
⑵ 指名答:
一共有几种?
2、过渡:
课文又是怎么具体写它的鲜明个性的呢?
仔细读课文,用心观察一下,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对哪个俑的印象最深呢?他们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⑴ 生自由读4~8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对什么俑印象最深?
3、学习将军俑:
⑴ 看来有好多同学喜欢不同的俑,那么将军俑的鲜明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幻灯片)
(服饰、神态、职责)
⑵ 你们觉得将军俑该是什么样的形象?摆个造型吧。
指一学生上台摆姿势。
⑶ 我们来看,这就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神态自若的将军。同学们,能读出将军的气势来吗?
指名读( 2人)。
(出示幻灯片)
师相机评价:
你看,这真一位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⑷ 过渡:
同学们,将军俑的个性是多么鲜明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
(引读)
4、学习武士俑:
⑴ 这就是武士俑,他是什么模样呢?喜欢武士俑的同学站起来读。
(出示幻灯片)
⑵ 与将军俑相比,他有什么不同?
指名答。
⑶ 对武士俑感兴趣的同学再站起来读。
5、学习其他俑:
⑴ 过渡:
将军俑和武士俑这两种俑作者介绍得很详细,而其他俑则写得比较简略。可是他们的个性也是很鲜明的。谁来读读其他几种俑。
指名几个同学读,请其余同学听好:其他俑鲜明的个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待会儿要请大家来认一认。
⑵ 看着图片大声说。
(出示幻灯片)
⑶ 小结:
你们都能根据课文的描述很快地认出来,可见这些不同的兵俑个性十分鲜明。一个个兵俑,他们的身份不同,职责不同,衣着、神态、动作也各不相同。
6、学习第八小节,充分朗读、体会兵俑的神态各异:
⑴ 过渡:
同学们,他们的个性鲜明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把目光聚集在每一个兵俑的脸上,仔细端详,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出示幻灯片)
⑵ 读一读第8自然段:
自由读。
交流:有新的发现吗?谁来说说。指名答。
师小结:
你发现他们的神态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神态各异。
⑶ 过渡:
作者用这一组排比句,四个分句给我们例举了四种神态,用这个冒号作了提示语。有哪几种神态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
① 小组分工合作读。
② 先小组自由练习,然后指小组分工合作读。
⑷ 听了他们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各异的神态,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
⑸ 指导朗读:
① 你看每一件兵马俑经过工匠们的精心雕刻,他们似乎都有了思想,有了情感,有了呼吸,这沉睡了一千多年的兵俑在我们面前一个一个慢慢地苏醒过来了。所以有了这样一种感受。
(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出示幻灯片)
② 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再读一读这句。
⑹ 这八千多件艺术珍品,文中只例举了这四种神态,就这四种神态吗?怎么看出来的?
(省略号)
⑺ 请大家来看这一组兵马俑,能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写一段话吗?
(出示幻灯片)
(配乐)
① 仔细地看,用心地去揣摩,因为每一个兵俑当你去观察他的时候,都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拿起笔来写一写。
② 生写,师巡视。
(音乐沉重,肃穆。)
③ 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交流。
④ 师评:
说的时候能带着这种情绪来说就好了;好的,同学们想象力真是丰富……
⑻ 大家不仅观察了他们的神态,还想象了他们的动作、揣摩了他们的内心,同学们用生动的描述又让我们欣赏到了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真是个性鲜明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一件件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出示幻灯片)
师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走近他们的身旁……
三、学习九节,联系文首,回归整体
1、说说总体感受,读出心声:
⑴ 总结过渡:
(出示视频)
作者例举了兵马俑的四种不同的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鲜明的个性,欣赏到了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的视线随着作者从一号坑恢宏的场景到每一个兵俑鲜明的个性。从两个方面感受到了兵马俑鲜明的特点。面对这八千多个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呢?
⑵ 指名说。
2、联系文首,感知文本结构,提升情感:
⑴ 课文最后一小节就是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⑵ 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是这么说的,齐读第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⑶ 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秦兵马俑非凡的价值和影响。文章最后一节不仅写出了同学们的心声,也写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声。我们再来读一读。
齐读最后一节。
(出示幻灯片)
3、配乐朗读,激发民族自豪感:
⑴ 兵马俑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国界,各国首脑前来参观兵马俑,他们感慨万千。
(出示幻灯片)
⑵ 这独一无二的兵马俑在1987年12月被世界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我想,这秦兵马俑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大声地向全世界来宣告,同学们,站起来,我们再来读一读(音乐起),生读最后一小节。
(出示幻灯片)
⑶ 秦兵马俑以他气势恢宏的场景和每个兵俑鲜明的个性深深地震撼了我,成为华夏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也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真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师指黑板引读词语)
四、课后联系
1、出示作业:
同学们,关于秦俑的话题、秦俑的谜还有很多很多。这篇说明文只是介绍了其中几个,课后,我们还可以去继续去实践、探索。
出示幻灯片:
探索与实践 :
仿一仿:用“有的……好像……”的句式些一段话。
写一写:摘录文中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找一找:收集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与伙伴交流一下学习的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学习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学习第一、二段
1、音乐起──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9课──(生齐读):
秦兵马俑。
2、师: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1974年春天,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当西杨村的农民清理那厚厚的沙土层的时候,威武的俑阵破土而出、重见天日。让我们重温一下这宏伟的气势吧!
(视频展示)
3、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一场景的呢?速读课文,找到有关语句。
4、出示第二节。
5、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师:秦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生接“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快速阅读课文的3~8小节,找找你发现了多少种兵马俑。
2、读中感悟:
一读:默读第4~9节,圈出文中都写了哪些类型的俑?
(指名答)
二读: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众多类型的俑的呢?自由读第4~9节,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可以多读几遍,通过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记住各种俑的特点。
3、出示两幅图,通过读课文,你能猜出它们各自是什么俑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4、指名答:
你猜是什么俑?为什么?能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吗?
将军俑:
“神态自若”的意思是什么?大敌当前,将军为何还能如此从容?(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秦朝的军队有这样的核心人物,一定是战无不胜的!
武士俑:
“神态严峻”是什么样子?联系将军俑的从容自若,那都是因为将军手下有这样威武勇敢、军纪严明的战士!
5、文中还介绍了其他不同类型的俑,请你来读一读,和同桌谈一谈感受。
6、汇报:
骑兵俑:勇猛善战;
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解释)。
7、这么多种类型的兵马俑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真是──
板书:
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引出过渡句──齐读。
8、再走近些,细细端详,你会发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你想怎样读这句话,为什么?
相机理解“艺术珍品”和“精美”。
学生默读、思考后汇报。
师:看着这样的图片,你又想到了哪些神态呢?展开想像,写一写。
9、指名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
1、读最后一节:
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感受?
2、师:不错,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海内外,许多杰出人物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指名读)
3、引导学生变角色倾吐:
⑴ 如果你是一名游客,欣赏了秦兵马俑,会怎么说?
⑵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如何通过你简单地介绍吸引游客?
⑶ 如果你是一名文物工作者,你会用什么样的话来劝大家保护秦兵马俑?
⑷ 现在你是一名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面对秦兵马俑,你会怎么说?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齐读第3节
3、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学习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4、出示填空: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朗读第四段
2、提问:“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学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5
教材简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是一篇文质兼美状物类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书本学习与多媒体、网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
2、利用网络开展拓展阅读,增加对兵马俑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了解。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各种类型秦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1974年陕西潼县东南秦始皇陵的骊山东侧,发现了三个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边多媒体显示一边说)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介绍秦兵马俑的这篇佳作。(出示课题并齐读)
[评注: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开始播放反映秦兵马俑壮观景象的录象让学生观看,当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映入学生眼帘以及那雄浑的音乐回荡学生耳际的时候,便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都将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新课。]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是用哪一句话连接起来的?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研读文本,感受类型众多的兵马俑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1、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三段,用笔圈出有关的词。
(板书: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车兵俑 弓弩手 马俑)
3、这么多兵马俑却个个形象鲜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再在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一组),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介绍给同学听。
[评注:学生在读到这么多类型的兵马俑时,肯定有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俑,以次作为教学的契机,顺其自然,让相同爱好的同学组成一组,在一起自由交流、讨论。学生自己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已经领会到每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又经过分组交流,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集思广益,丰富、加深知识。]
4、出示兵马俑(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再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评注: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学生看到了一个个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激发他们极其想了解,想表达的冲动,学生们会个个跃跃欲试,都抢着回答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俑。]
5、学生代表分别说说每种类型的兵马俑。(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预设1:(介绍将军俑)
生:将军俑身材魁梧……
师:说得真不错!文中通过哪几方面具体描写将军俑的?
生:神态
师: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怎样的高级将领?
生: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气宇轩昂……
预设2:(介绍武士俑)
过渡:秦始皇当年统率的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这样的军队不仅要有出色的将领,更要有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的武士,谁来介绍武士俑。(学生介绍)
出示:“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这段文字描写武士俑是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的?
生:穿着、动作、神态。
出示词语“握着、擎着、拿着”及相关画面(多媒体显示它们握着铜戈,擎着利剑,拿着盾牌的情形),让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都有拿的意思)可是作者却用不同的词来表示拿的意思,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多么丰富。
师引读:“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由此作者想到了“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朗读(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武士俑的威武凝重。)
过渡:恢弘的秦兵马俑除了形象鲜明的将军俑、武士俑外,还有……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其它的秦兵马俑介绍给别人,使别人听了你的介绍也会向你一样兴奋并喜欢他。(学生朗读)
[评注:一个人的发言难免有不周全之处,让其他同学做必要的补充,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着去读、悟课文的语言,使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的同时历练能力,熏陶情感,积淀语感。]
三、续写文本,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教师引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象在暗下决心……”(多媒体边播放边读)
[评注:一边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读,一边欣赏着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学生神游在兵马俑中,陶醉其中,与文本共舞。]
1、这一段第一句话是本段的( )句?(过渡句:既对上文作了小结,又引出了下文。)
2、本段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3、提示: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让我们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用想象的翅膀去触摸兵马俑的神韵,也来描绘一番。有的( ),好像( )。让学生写一写,再交流,评价。
[评注:让学生走进文本,成为文本中的一员,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放飞思维,展开想象,接受艺术的熏陶,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四、感悟文本,感受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1、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从这些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章的语言是那么俊美,描绘是那么生动。让我们再一次品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把这些优美的词句装进自己的“语言仓库”吧!(多媒体放映惟妙惟肖的兵马俑)
[生动画面的再现,一个个兵马俑会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会激起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学生的朗读也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五、扩展延伸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评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快捷、丰富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无限的阅读资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纵向阅读数量的不断递增,还可以实现横向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展,从而充分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言材料,提升认知情感。
2、请你谈谈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板书: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6
作者:王凤英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4
《秦兵马俑》课外拓展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
常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如何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呢?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教学目标中说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肯定是不够的。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得对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引导学生收集了大量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用兵马俑殉葬的原因,从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到它与汉兵马俑的区别……甚至有学生兴奋地告诉我:“昨天晚上《探索与发现》介绍兵马俑了。”他们有的带来了介绍兵马俑的碟片,有的带来了兵马俑的仿制品,有的带来了百科全书……看来,学习《秦兵马俑》让他们情绪高涨!记得那天上完课,学生急切地询问我推荐的两个网站,我感到非常欣慰。他们已经把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变成了主动向课外延伸。充分利用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转载
王凤英 发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7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
. 《秦兵马俑》
19 秦兵马俑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习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8
此课教学时,把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及价值,再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学习了。但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图文细细评味,通过深入体会到两大特点。让学生来明白兵马俑之伟大,中华民族之伟大。所以一下转入学习后面内容,学生只是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感悟,这是一大缺点。为此我感到: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评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难点.重点解决。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念,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才默切配合,淋漓一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9
这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阅读时在了解秦兵马俑的基础上感受其宏伟气势。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我能找出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在括号里打“√”
a、举世无双 规摸宏大 个性鲜明 ( )
b、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体格健壮 ( )
c、跃跃欲试 腾空而起 若有所恩 ( )
d、凝视远方 绝无仅有 南征北站 ( )
二、我会缩写句子
1、雪白的浪花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沙滩。
三、我会修改病句
1、数学对我很感兴趣。
2、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3、看了这部电影,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我能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 )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放射出了万道光芒。
( )老师带着同学作在海滩上等候日出。
(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 )接着,东方越来越亮。天边的云慢慢地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
五、我的阅读天地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___普通的半圆形,___像一张弓,___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①远望这座桥就像②初月出云③长虹饮涧④‖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⑤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知识和力量⑥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⑦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⑧
1、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入适当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不是 而是 因而 b、不是 就是 所以
c、既是 又 而且 d、不仅是 而且 但是
2、赵州桥比其他石拱桥结构坚固的原因是( )
a、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b、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像一张弓,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c、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大拱的28道拱圈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3、给文中①~⑧处依次标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4、这段文字已分成3层,它们的结构形式是( )
a、第1层总说,第2、3层分说。
b、第1、2层分说,第3层总说。
c、第1层总说,第2层分说,第3层总说。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
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交流生词的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全班一起朗读词语,要求边读边想生词的意思。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5、引出过渡段:
并说说这句话哪一部分是承上,哪一部分是启下。
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二小节
1、过度:
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生自己读。
3、指名交流。
4、引出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带着问题再浏览第二小节:
为了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小节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呢?
5、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词。
2、摘抄文中你认为精彩的短语及语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绝无仅有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同桌互改,订正。
2、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师过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思考交流:
“类型众多”是什么意思?“个性鲜明”是什么意思?
3、接下来课文描写了那几类兵马俑?
4、学习第5小节:
⑴ 过渡:
哪一种类型的兵马俑描写的最详细?
(武士俑)
⑵ 指名读第5小节,其余同学思考:这一小节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武士俑?
第一句:外貌
第二句:动作
第三句:神态
⑶ 你觉得哪一句描写的最生动?读出来,并说说理由。
⑷ 这三句话能随意调换吗?为什么?
(由整体到局部,这是外貌描写常用的方法。)
⑸ 齐读第5小节。
三、用刚才的方法自学4、6、7、8小节,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四、总结3到8小节用了详略结合的描写方法
五、学习第9节
1、学生自读。
2、说说这段话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读读这句句排比:
想想它有什么特点。
(先描写再想象)
4、你最喜欢哪个分句,说说为什么,并读一读。
5、续写。
6、齐读这一小节。
六、再读全文
1、师生接读: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2、再读全文。
七、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5到8小节的写法(有详有略,详写的部分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课间活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要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自由的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自由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
(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自由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习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
(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能抓住老师提问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
(星级评价)
⑴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⑵ 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 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
(设计意图:生字的学习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星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提问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习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习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习空间。 )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习,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最高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发情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平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独立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四幅插图,两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3
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秦兵马俑》这篇文章的教学反思,讲解课文可以举一反三哦。
篇一:
《秦兵马俑》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课前,我在班上作了了解,谁也没去过西安(包括我),为了多一点感性认识,我上网去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了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内容。我觉得都很好,都想把他告诉学生。我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浏览网站,课外还布置了学生去看一看相关连接上的内容。学生还真学得兴致勃勃。
冷静下来看,我不由地发现这种热闹背后似乎缺少了些什么。我发现追求了信息的量,却不能保证信息的质。课堂上我较大容量地增加了编外材料,却因此忽略了手中教材。由于时间仓促,在学习教材内容时,教师来不及引导学生对课本中规范严谨的语句作细细品味欣赏,只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浅层理解上,兼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却在不经意中冷落了其“工具性”。于是乎,课文中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来不及去领会了,那些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也没时间去欣赏了,文中颇值得推敲的、很有文言色彩的词句也不去琢磨了,语文课上得不再具有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儿,而变成了“走马观花”、“信息博览”。这与我“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美好愿望”有些背道而驰了。
篇二: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演绎了自己的一堂公开课《秦兵马俑》。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所以我紧紧抓住了秦兵马俑的特点,也就是过渡段来诠释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使整堂课思路清晰,能够抓住主干,梳理枝叶。在教学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在学习生字词中,提醒学生注意分类别积累理解的字词,又教给学生学习字词的方法。我想这堂课学生应该汲取了不少新鲜的雨露。
但总的反思下,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一、教师课堂语言还应精练
教师应把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也应让给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前提是教师少说甚至不说。必要时,教师语言应通俗精练,学生一听就懂,节约时间。记得上午试教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来导入,激发好奇,再看视频,了解秦兵马俑的概况。足足讲了十分钟,还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同事建议,赶紧修改,我就用了四句话来导入:知道今天要上的课文是什么吗?知道秦兵马俑吗?想看兵马俑吗?心里想说什么?连续提问,学生互动,效果甚好。我只是改进了一点,却没把整堂课的语言精练起来。督促自己以后努力改进。
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应加强
虽然我用奖图片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但当学生意外回答时,我还是生搬硬套地用自己的理论来牵制学生的“出轨”。不过,我也抓住了课堂生成的一点尾巴:当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兵马俑朗读时,第一个学生读将军佣,第二个学生就读骑兵佣,接着都乱套了,东读一个西读一个,学习没重点了,我本来的设计是先重点讲一个佣,再用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另外的佣。学生却把我拉到了小道,我只能骑虎难下,尊重学生的个性,读他们自己的吧!还有一个生成点是学生已经找到了总起句,我只是肯定了这点,马上又把他拉回到了过渡句。后来经教研组长的提醒,发现其实我那时就可以来说说全文结构了:总分总。“好像”可以去掉吗?学生说可以。我其实就可以将错就错,举例引导学生发现。哎,教学机智不够呀!得实践锤炼。
三、课文讲解还应有详有略
我觉得重点是做到自读自悟,学生感兴趣的详读,学生不感兴趣的略读,每一遍读,都有体会,都有感悟,这样学生就会读书,越读越有兴趣。这一点做到实在不好,应深挖掘。
四、语言基础知识还应扎实
“宏大”可以用数据来解释词语,“所向披靡”的解释“所向无敌”不是一样吗?找近义词也是解释啊,没想到。“乘”的读音与解释应提醒。反复读中也可以循环认识字词。
五、时间安排还应合理控制
拖堂,这是我的老毛病了,在平时就要狠狠地改,警记!
六、略读课文还应把握特点
七、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明显
八、学生情感培养不到位
不再一一累赘!希望在下次的公开课上有长足的进步!
篇三:
孩子们在习作的时候,往往是有话写不出,总是用概而括之的词语和句子来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如“太好了!”“真美啊!”等等,可是到底多么好,多么美,缺少更多的词句来描写。
当我们读到《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之后,是不是从中有所启发呢?
这篇文章是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以及其艺术性所在。作者采用了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以及由所见到所感的顺序介绍所见所闻的。这种写法我们见过不少。《长城》《颐和园》都能找到这种写法的影子。
此课教学时,把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及价值,再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学习了。但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没有让学生通过图文细细评味,通过深入体会到两大特点。让学生来明白兵马俑之伟大,中华民族之伟大。所以一下转入学习后面内容,学生只是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感悟,这是一大缺点。为此我感到: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评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难点.重点解决。
再有是通过更合理手段,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生活经念,使他们有话说,有感觉有欲望说,这么课堂气氛才活跃,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才默切配合,淋漓一片。
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类型的时候,先用一个过渡句,概括写“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然后具体写各类兵马俑个性鲜明的具体表现。文中有身材描写,着装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无论用词,还是造句都让人神往——想真的到那里去看看。尤其是文章的第八自然段作者对这些兵马俑的神态展开的联想,很值得一学:
每一件兵马佣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兵马俑神态后面的内心,当然,这也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透着对兵马俑这一祖国瑰宝的赞美,对古代那些雕塑兵马俑的劳动人民由衷的敬佩。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前呼后应,使得文章浑然一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文章,对我们写好习作有这样一些启发:
第一,要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抓住各种兵马俑的特点去写。
第二,要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写联想都是为了让眼前的静物动起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还要学会巧妙地构思。对所写内容的布局也是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原因。
第四,要积累丰富的词汇。这篇课文中,四字词语的运用让文章充满了气势。
篇四:
秦兵马俑, 主要讲的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教学目标有两个,1、我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能说出秦兵马俑的特点。通过学习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特点。
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如有认识的字,可以同桌商量,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画出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熟练的读课文)
出示后,学生很快按自学指导要求进行学习,检查时,先检查了生词认读情况,学生掌握的还算可以,而检查课文时,学生课文还有点很生,按正常情况,我会让学生反复的地读,直到把课文读熟,再进行下个环节,可今天因为有听课的老师,我没有这样,这是对学生课前了解得不够,只是草草的走了过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4
《秦兵马俑》教后反思1
这篇课文是一个让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的很典型的教材,文章从教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其中,想象尤为突出。如第10自然段围绕“神态各异”作者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进行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考虑到学生对战争的场面不太熟悉,学习第10自然段时,我出示6张典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句型“有的……好象……”进行说话训练,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台阶,又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蕴涵着浓厚民族自豪感的文章,所以,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应该是饱含深情的、充满激情的、奋发向上的。当然,要能让学生以读悟情、以读悟语,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本篇文章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伟大中华民族巨大的财富、这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其次,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还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学生精彩的瞬间,并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3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研究好三维目标,落实好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注重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其二过程与方法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注重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则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高尚的人格的形成,崇高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养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三维目标设定和落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秦兵马俑》练习题 篇15
作者:秦怡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53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怡.4)
一、 揭题解题:
1、写“兵马俑”?(古代陪葬的偶像)我国古代其它朝代也有兵马俑,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秦兵马俑,写“秦”
2、对秦兵马俑有了解吗?想为大家介绍吗?(生扼要交流)
3、有一个人这样评价:【投影】(指名读)从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就成了秦兵马俑的代名词,知道是谁说的吗?【投影动态】
4、法国总统都如此评价,这更让我们自豪。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什么,是怎样介绍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二、 检查字词
1、 字词预习了吗?【投影】
生字:指名读(2人-齐读)
吏 :在文中组成什么词?(军吏)“吏”是在词典上有两个意思?1、官员的统称;2、特指小官或差役。军吏的“吏”应选?在文中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做选择,(指名)你为什么选2? 理解的确应当联系语境。意思1可以组成什么词?
二类字:开火车读-齐读
乘 :义?(古代用于四匹马拉的兵车,相当于“辆”)
“战车千乘”,是一千辆?还有个词叫“千乘之国”,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交流)秦国就是这样的国家。读出气势。(指名读-齐读)。
弩 ?见过吗?(看图)古代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投影】
易误读的词:【投影】
这些字虽然都是熟字,但容易读错,谁来为大家提个醒。靡”
三、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书上勾画勾画【交流:投影、随机链接】
第2段句子:
第3段:这样的段我们不陌生。在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阅读时能帮助我们?(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甚至中心思想)
对比两句话: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提示:两句之间的关系)
宏大的规模展现了恢弘的气势,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反映制作工艺的高超。
气势恢弘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制作工艺高超
形象鲜明
这就是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现在,你最迫切想了解的是什么?
四、 了解类型、体会个性:
1、浏览课文4-10节,介绍了哪些兵马俑?
2、这些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有哪些鲜明的个性呢。自己再读读书,你对哪种类型的印象最深?仔细读读。
3、你对哪个类型印象深?
【武士俑】
a生读这一段
b你对武士俑的什么印象深?(威风凛凛、坚定自若、临危不惧、立志为秦王朝一统天下拼杀)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身高、体格/服饰/动作/神情)
“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想象让眼前这尊武士俑有了神韵,更显英勇。
师渲染:兵临城下,战鼓擂动,武士们毫不畏惧,只待一声令下,就会冲上去与敌兵殊死拼杀。英勇无畏、斗志昂扬。
c、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武士?
【将军俑】
a生读这一段
b你对将军俑的什么印象深?(说-读)
c【投影】(比对两俑图片、文字)
将军俑和武士俑相同的是“英武、威风”,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其他俑]还有对其它类型的俑感兴趣的吗?(和同座交流、自读)(略)
有关注马俑的吗?【马俑】
“膘肥而不臃肿,腿瘦而不单薄。”
连战马都是这样机警敏锐、强壮善驰,足见秦王朝的强盛。
这些俑虽然身分服饰不同,动作神态各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你发现了吗?(骁勇神武,忠贞为国,民族魂相通,中华民族英雄的民族气概。)
五、 体悟写法:
1、再默读这几段文字,发现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细腻描写中恰当的想象)
2、真会读书,想象赋予了兵马俑神韵和精神,更让未能亲眼见到的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知道这些俑为什么神态各异吗?每一个俑都是按真人雕塑的,如果有5000个武士俑,就是5000个真的武士。近8000兵马俑,作者不可能把他们的样子一一描绘,但把他们最传神之处做了描写,同样注意在描写中融入了恰当而丰富的想象。【投影】(课件逐条上)齐读——
师接读:“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佣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这不正是我国古代制作工艺的高超和魅力所在吗?
3、写话:
……每一尊俑都是当年将士出征前的心灵写照,选择一尊,像作者这样,先描述它的神情,再进行适当想象。
正是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组成了壮观宏大的军阵,让我们一睹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军阵的雄姿吧。
【录像】
下节课我们将通过语言文字进一步领略兵马俑宏大的规模,感受它恢弘的气势。